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313)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四月播种,还为时不晚!

若是按照历史沿革,这座新城距离如今所处时代最近的名字应该叫做东受降城,但乔琰都要考虑草原上韭菜的想法了,怎么都不该叫做这个名字才对。

所以要么便是按照武要、武皋、武泉这一片的取名方式,将其命名为武川,要么就是如她此时这样,出于对自己所属领地的掌控,她最终决定将其命名为——

绥远城。

这也是个在后世出现过的对此地的称呼。

算来这名字与那受降城一般,也有着绥靖抚远的意思,却到底要收敛不少。

吕布虽觉得这城名稍微有些谦虚,但在被乔琰以新城将建的名义,从雁门先调度到此地的时候,脸上也丝毫不掩饰跃跃欲试之态。

他上一次前来这并州州府的时候,分明还只是四个月前,当时辞去了县吏官职的他可以算是一介白身,想不到这才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又是亲自往塞外去杀敌,又是得到云中郡都尉的官职了。

“在绥远城建立期间,我希望你暂时留在乐平。”乔琰示意他入座后说道。

不等吕布发问为何要去乐平,她已经接着说了下去,“我对绥远城报以极高期待,也已先让底下老农前去丈量白道川中可用以耕作的田地,绥远城城墙我也打算按照固阳道城墙的情况,以水泥配合青砖建造,你作为其中的负责人,若是对此一无所知,又升迁得如此之快,说出去难以服众。”

吕布思前想后,觉得乔琰这话说得确实不错。

他若是只有勇武之力,确实当不得高位,否则也不会被张辽击败,也不会按照乔琰所说,虽然领了那都尉一职,目前情况下若需出兵,还是节制于张辽的麾下。

统领一城更该有对应的本事才对!

乔琰说了下去,“你往乐平书院住上两月,我请专人为你授课,以保在两月之后你继续督建绥远城之时对各部项目都心知肚明。你看可好?”

这云中郡都尉的官职委任书还在他的手里握着,吕布又哪里会觉得不好。

不过他又听乔琰说道:“我听闻你有一女,今年八岁,算来也是该当开蒙的时候,不如也送去书院中就读。前几日郭太守与我提起,想将郭淮送过去,正好也能一并入学。”

吕布想都不想地答应了下来。

郭缊是什么人?他可是出自阳曲郭氏!

在家中有这等背景的条件下,他还选择将儿子送去乐平书院,可见他对乔侯教导子弟的信任。

他女儿若能早早接受这样的教导,便是没有希望如乔琰一般,拥有这等十一封侯,十四为州牧,十五为将军的传奇经历,往后也如蔡昭姬一般在乔侯麾下当个女官总是无妨的吧?

不过等他走出了州府大门后,他又想到了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这不对啊?

那岂不是他们父女二人上了同一处学堂?

听闻这乐平书院的门口还会将成绩张贴在外,虽说他跟女儿应当不是一套课程,但万一其中有同一门课程,然后放在了一处登记成绩,而他又刚好在女儿下面这可怎么是好?

这会儿他倒是想起了早先听闻的消息,说是乔琰将贾诩和贾穆一并放在了假佐的位置上,让这父子二人比试业绩。

他当时听来还觉得有些好笑,可如今其中的主角竟要换成他了!

当然他并不知道的是,乔琰还在此时盘算着,让贾诩去当这绥远城中的属官是否可行。

吕布这个人不好管,乔琰也没打算让贾诩去管。

让他去担任这个位置更主要的想法还是——

这绥远城初建,从农事到军事所要处理的大小事务不少。权衡来看,这个人既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又要有跟吕布交流的稳定情绪,最好还要在同时对那阴山以北的胡人有一定的认知和应变能力。

在乔琰麾下能有这等本事的人并不多,其中最为空闲的,便是贾诩。

有吕布这等武力冠绝的勇将驻扎在此,鲜卑又才被乔琰给打了个满头包,想来最近也没有这个寇边的胆子,这绥远城的安全性还是能得到保证的。再将这城墙修建得坚实些,正是个给乌龟量身打造的龟壳。

好得很!理由都充分了。

在将吕布安排去了乐平后,乔琰想了想,除了对贾诩的安排,她又写了另外一封委任之书。

这份委任是给蔡贞姬的。

先前蔡邕以自己在并州内有了典学从事一职的理由,请蔡贞姬与其夫婿羊衜一道前来乐平小住。

因冬日行动不便的缘故,加上要照顾冬日生了病的婆母,他们在今年开春方才动身前来。

抵达并州的时候,也正是乔琰已经出征塞外的三月。

在乔琰回返后,因还未得空闲往乐平去,故而不曾跟这二人有过正式的会面。但她如今若想知道并州何处发生了何事,自然有人将其汇报到她的面前来。

比如说蔡昭姬便与她提起过,泰山羊氏近年来越发是只有名无有财,姐姐比起她当年随父亲一道往洛阳为乔玄奔丧、与之分别时候,看着又憔悴了几分。

中原的蝗灾与大疫,对身处贫贱之中的人来说更是一番折磨。

乔琰便也顺势问起了,在昭姬看来,贞姬与羊衜二人的学识评估。

昭姬并未在此事上说谎,她说的是“羊衜擅治政,阿姊擅治人。”

有这句话,那她心中就有数了。

他们二人既都是以蔡邕思念长女的理由来到此地的,乔琰也没打算这样快就给他们委派职务。

不过现在,先有了个给蔡贞姬安排事务的机会。

吕布之女与郭缊之子入学,因陆苑如今为她手下的主簿,忙于联络并州境内的世家,不适合再在书院内任职,倒不如请蔡贞姬任职教导。

郭淮有名将之才,想来蔡贞姬教得出羊祜,教郭淮应当也无妨,而吕布之女——

乔琰对她的了解不多,只从吕布这里听闻她颇有乃父之风,年少尚武,也难保能教出个武将来。

“要不将你儿子也一并送去入学?”乔琰想了想又朝着典韦问道。

典韦在报恩于田氏的时候,便有妻子在陈留,这按照今时之人的想法并无问题,要乔琰所说却有些不太负责,尤其是乔琰在后来才知晓,他的夫人彼时有身孕在身,只是未曾显怀,连典韦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好在自典韦追随她前来乐平后,典韦也将妻子接来了此地,不必再担心什么安全问题,平安生下了典满。

如今既然要降低入学年龄的门槛,那么如今按虚岁是五岁年纪的典满,也正好一并送去得了。

这一来可算是兑现了当年她对典韦的承诺。乐平书院算是她的产业,典满入学其中,也是另类的拜她为师。

二来,这一批入学的孩童,因学生是这样的情况,不妨集中按照武将的方式来培养。

为此,她又盯上了现任朔方郡从事的令狐邵的长子。

典韦自然是无有不可的,一口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