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258)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且乔侯自身武艺不差,在统帅人数不过区区五百人之时,不必严格按照统帅坐镇中军后方的方式发号施令,有身先士卒之效,此为优势之四。”

这四条劣势四条优势的列出,竟无端让乔琰想到了曹操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前的那十胜十败之说。

不过在说完这第四条后,郭嘉又道:“但君侯的优势并不只如此,此番为减免遴选作战中的伤亡,我在来时已去看过,并不只是那刀兵武器被换成了木棍,就连弓箭手所用的箭矢也换成了木制无头的弓箭,除却其尖端颜色命中咽喉与头颅,均不算是将人淘汰,这也意味着——”

“射声营所属士卒在此战中的作用被削弱了不少,而骑兵营的作用毋庸置疑,偏偏乔侯除却箭术之外尤擅的便是骑术,岂不正是优势所在。”

“此为优势之五。”

乔琰笑道:“奉孝还少说了样。”

“其一,旁人素知我智谋决断分明,却不知我还携一智囊而来,若我将这五百人之中的半数交托给你调配,允你临战之中随机应变,此番旁的队伍对上的就是两位指挥,你我一正一副协同而战,更难有破绽。”

“其二,这营中士气必得调动,既不可凭功劳财货诱惑,那就只能剑走偏锋。”

乔琰将在郭嘉前来之前已经写就的书信朝着他递了过去。

郭嘉展信便见,这是一封写给营中另一方将领的书信,而此人不巧,也是乔琰的一位老熟人。

年前随同护送乔玄棺椁前往乐平的校尉鲍鸿,因往来乐平的传信,才在刘宏这里挂上了个号,更是随后参与到了凉州之战中,运气不错地赶上了一场得胜的战绩,进而得到了此番竞争度辽将军位置的机会。

非要说起来的话,他以原本的校尉之职,所得的俸禄也不在少数,但说是说的北军五校校尉,实际上这送葬队伍不可能直接让一位在职的营校尉离开洛阳这许久,所以他当时是从下面提拔上来的,这个校尉的虚名也远大于实权。

此外,鲍鸿自认自己是个有理想的校尉,比起校尉,也显然是将军这名号要更风光得多。

更加之他对并州的印象甚好,尤其是——

别人觉得有位随时可能胁迫箭指的乐平侯是个麻烦,鲍鸿亲眼见过她是如何给乐平争取来最开始的那一批米粮,也见过她是如何以少胜多降服黑山贼的,却不会这么觉得。

他甚至觉得有乐平侯在侧实在很有安全感。

在这种想法之下,他也越发觉得那度辽将军是个美差,参与了此番选拔。

不过,乔琰不是来跟他叙旧的。

郭嘉将这封书信大略看了过去,觉得这应当算是一封用来兑换人情债的书函。

“乔侯此计甚妙,不知何为其?”

“其……暂时还不能说,再过上一日你便知道了。”

在郭嘉退出了营帐后,乔琰呼出了自己的技能面板。

在她所拥有的个人技能列表上,自从她对着营中将士正式宣布实行首功制后,在那一列技能之中多出了一项,叫做煽动。

或许是因为彼时士卒的规模终于达到了系统判定的标准,也或许是存在着什么隐藏判定条件比如认可度之类的东西,总之在她怂恿薛、田二氏为那长社之战效死的时候这个技能没有出现,在她以万石米粮煽动乐平县民一道前来擒拿黑山贼的时候这个技能没有出现,却在那个时候姗姗来迟。

好在它来得也不算晚,乔琰更不算是对其毫无准备。

她还留了点并未点出的可分配技能点,此时便将这个煽动的技能给点了上去。

而在将其点数加上后乔琰便意识到了辩才和煽动的区别。

辩才要更接近于语言艺术的加工后将旁人给说服,而煽动则更倾向于对情绪的调动驾驭。

情绪啊……

这就是她的最后一条优势。

一支与她少有经历磨合的队伍,绝不可能在短短十日之内做到令行禁止,尤其是这些人在先前已经有了一套成体系的训练模式。

十天也绝不够她通过食补或者是体能训练之类的法子,让这些士卒的身体素质和其他队伍区分开来。

能让她动手脚的只有士气而已。

可谁说,要调动士气只能通过请将士在战前吃肉喝酒,战后奖励财帛呢?

次日早晨乔琰便将这五百人士卒召集到了一处。

北军五校大多数情况下各不干扰,以至于当此时被聚集起来的时候,乔琰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些人好像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五个部分。

好在此时的情况要比乔琰预想的好了太多。

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少了几分斗志,却总算还知道,她如今固然没有实权职务在手,但这一个乐平侯的分量无疑不轻,若要让他们吃瓜落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故而这些人一个个稳稳当当地站着,虽比不得乐平的兵卒有奋勇一战之力,却也对得起这北军五校的名头。

乔琰的目光朝着前排的众人扫去,在这些兵卒看来,眼前这位乐平侯的表现倒是一点也不像玩票性质,反而在这打量之中很有一派犀利洞彻的意味。

只是还没等乔琰开口问询他们的情况,或者是对他们做出什么安排,便先有一个声音从营盘之外传来,也正是冲着他们而来的。

那人身着校尉铠甲,在朝着此地而来之时口中喊着“乔侯且慢”。

因他此前也出自北军,隶属于屯骑营,故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

那是鲍鸿鲍校尉。

屯骑营的百人隐晦地朝着彼此看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之色。

鲍鸿他参与到这度辽将军位的争夺,是北军五校中人尽皆知之事,他此时该当在他所统辖的部从面前发号施令,而不应该出现在此地。

当然,鲍鸿自己也对自己出现在这里有几分无奈,何况……

何况他还是来做恶人的。

得亏他在出现于此地之前就已经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绝不能在面容上表现出什么露出破绽的地方。

想想乔琰在信中说的吧。

他确实是亏欠了对方一点人情债,那么在现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偿还,总归是要好过在日后用什么还不起的方式。

再者说,乔琰也提到了,这番交换,算起来还是鲍鸿吃亏了些。

因此,作为回报,只要他表现出自己正常发挥,在凉州之战的历练中所打磨出的本事,她必定会让他升职之事如愿以偿。

比起其他竞争者,乔琰说的话在鲍鸿这里要有可信度得多了。

别管乔琰到底要通过他这举动做什么,总归他先照做就是。

于是这些被他那句“乔侯且慢”吸引过去的人,看到的就是他依然一副傲慢嘴脸,说道:“乔侯可否借一步说话。”

乔琰当即拧了拧眉头,“鲍校尉既然敢在此时擅离职守,又如何不敢将话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话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