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255)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对卢植此时虽在尚书令位置上却并无实权的情况,曹操也算是知道些,只是现如今这情况,他一来无甚可做,甚至阻拦不住他那老父亲想买个三公过把瘾头的盘算,也难以言论上及天听,将卢植从如今的处境中解脱出来。

他便只如闲谈一般问道:“我听闻烨舒正跟卢公学尚书,不知学到何处了?”

这消息往来以及曹操动身赶赴洛阳的时间里,乔琰既然还要上交读书报告,自然也不能瞎糊弄着来,此时又往后学了几篇。

“昨日所学正是周书之中的酒诰。”

乔琰话音刚落便看到面前的曹操呛咳了一声。

既是于宅邸之中招待,招待的又不是伏寿这等孩童,自然是酒肉齐备,但乔琰如今在学尚书,曹操也是学过的,那周书·酒诰之中有言,非祭祀不可饮酒,如有群聚而饮者,当将其送抵镐京,杀之为戒。

虽如今不是这律令施行,但曹操还是不由觉得脖子有些发凉。

但他又旋即坦然回道:“酒诰?酒诰中有言,不可湎于酒,我如今借酒抒怀,以酒咏志而已,算不得祸事。”

乔琰摇头,“孟德这就说错了,卢公让我学酒诰,所学的可不是那一句予其杀,而是那句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这话吧,跟唐太宗那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得很像。

此言自周书之中已是先人所言,从水中所见不过面容而已,从民中所见却为社会实情,卢植于酒诰之中最喜此二句,也便成为了他教导乔琰之中所说。

曹操显然深谙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话中精髓,坦然回道:“此为高屋建瓴之言,不过我这人俗气,只瞧得见那个酒字。不提此事,还是说回这度辽将军吧。”

曹操决定先了解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便问道:“以烨舒在京中所见,何人堪配此位?”

乔琰没打算将刘宏有意于将曹操安排进西园八校的事情透露给他,只举樽回道:“我先时同陛下提议了皇甫将军与孙文台,可惜陛下言及此二人另有安排。至于孟德——”

“议郎之位孟德不屑为之,但人有不争之时,也有必争之事,这度辽将军位,想来孟德是有一争之心的,何用我来说。”

曹操闻言笑道:“烨舒此话合我心意,方今之时,这边塞将领何物都可没有,唯独不能少了胆魄,以考校竞争之法定夺度辽将军,实为大善,若有人于众人中独占魁首,对峙匈奴鲜卑也必扬眉横扫,不落下风。”

曹操显然并不知道刘宏的安排,他此时也诚然是以大汉忠良为己任,故而此言说出,要乔琰看来,还着实配得上肺腑之言四字。

大约是因酒气助兴,他想了想又道:“不过说来,若我当真能从此遴选之中获胜,便与烨舒算是邻居了,并州非汝颍之地,有群贤集会,却也有蔡伯喈、崔威考等人在此,又有烨舒于乐平建那学院,我也正好可将昂儿送来就学,请你这位做长辈的关照一二。”

这下轮到乔琰差点被酒水呛住了。

她觉得曹操可能不止跟卢植很有共同话题,跟郭缊也会很有共同话题。

不过,他的这些想法也注定只会是想法而已。

如若乔琰此番真能如她所预料的那样达成愿望,那么并州境内绝不可能再有其他人涉足。

而就算她此番失手,刘宏也绝不可能在此时将曹操安排在度辽将军位置上,以防她这位从不走寻常路的乐平侯,与一个同样可称进取之心昌盛的同盟一道,打出了什么不可遏制的结果。

所以乔琰毫无后顾之忧地说道:“若真如此,还可让子脩与彦材一同学文习武,我必不辜负孟德所托。”

“彦材?”骤然闻听这名字,曹操还愣了一愣,但在意识到乔琰所说乃是何人后,他又反应过来,这是故人之后!

乔琰在来往信中并未提及过傅干也来到了乐平,此时忽然说起此事,曹操原本还对傅干去向的担忧在此时终于放了下来,但提到傅干便也不免想到战死的傅燮。

他想到此又不觉发出了一声叹息。

“可恨贼党乱国,庸臣误国,忠良死国。”

贼党即为马腾韩遂等人,庸臣便是那贸然出战的凉州刺史耿鄙,忠良正是傅燮。

也不知是因为曹操和傅燮之间曾有并肩作战的经历,还是因为他以征西为志向,从傅燮的身上看出了几分他也可能遭遇的将来,又忽然对乔琰说道:“若我有朝一日从傅南容旧事,我便让昂儿也同彦材一般投奔你来。”

“孟德何出此等交托之言,”乔琰回道,“如今酒在杯中,前途在望,我该祝的是孟德于遴选之中名列前茅,而非是什么为将者必经马革裹尸。”

曹操这人,感叹英雄生不逢时的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同样快,一听乔琰这话他便笑道:“是极!我等先满饮此杯再说!”

在旁围观的曹昂不由无声地叹了口气。

他算是看出来这二人到底为何平辈论交了,这把酒对饮的言谈之间分明是同一番豁达,更有那英雄惜英雄的意味。

可好像不管是哪种结果,他都要往乐平学院就读的样子?

也不知道那地方是何种样子……

他心中思忖之间,将目光短暂地从乔琰和曹操二人身上挪开,正见那屋外的院子里,乔琰身边那位壮硕勇武的护卫正在仰头朝着院墙上说些什么,他仔细一看才发觉那上头还挂着个身影。

这种奇怪且对比悬殊的交谈景象不知为何,放在了这位就乔侯的地盘上便让人觉得并无什么不妥之处。

他收回目光重落到眼前,便意识到他好像错过了一句话,还是问他的话。

曹操对他这走神颇为无奈,又重新说道:“烨舒问你,你如今读了哪些书?”

曹昂回道:“方读了那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想到时人多以长辈对晚辈有所希冀评判,乔琰想了想说道:“子脩有意效贾长沙执政之才,乃是宏愿,却莫效他生不逢时。”

但到底是适逢其会还是生不逢时,即便是如今已经尝试执棋而行的乔琰自己都得不出一个结论,更何况是曹昂。

中平四年十一月,大司农曹嵩买官,就任太尉。

也同样是这十一月中旬,自请前来参与度辽将军选拔的众多在职或赋闲官员,都抵达了洛阳西郊军营之中。

刘宏此前自无那么多闲情逸致去将这些前来的官员一一校对名录,但他既要借着度辽将军的选拔,给自己选出个私军来,到了这会儿人员齐备的时候,总归是要来看一看的。

洛阳北军开赴这西郊大营,于营盘空地之处更是支起了一座校验点兵高台。

只是台下兵卒陈列,列队于最前的乃是那些候选之人,而身在台上的正是当今天子与其身边重臣。

曹操朝着台上看去,见到乔琰也身在其中。

大约是因为她有北击匈奴的战绩,被抓来做了个裁判,也或许是因为这重设度辽将军之事是她跟刘宏提出的,便也有了此番殊荣,但也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