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232)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在对方占据了优势,从后方包抄而来进攻的情况下,杨达的死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总之是不能怪随行之人护卫不利的。

可理智上知道是一回事,情感上不能接受自己相依为命的胞弟殒命在此,是另一回事。

也正因为这份心绪波澜,在李乐话中暗示他们之中或许有人行告密之事的时候,他也没能如此前一样,起码在表面上说出替人辩解的话来,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先退下去。

而后,他又单独将徐晃给召了过来。

徐晃对杨奉此时的状态有些担心,在李乐和韩暹等人退下去的时候,杨奉似也并不需要掩饰自己的颓丧情绪,只是强打着精神朝着徐晃说道:“公明不必理会他们二人,此番是他们运气不好遇上了乐平侯的队伍,二弟之死也是他命数如此而已。”

徐晃刚想安慰他两句,又听他问道:“以公明看来,我方此番损兵折将,是否会让那乐平侯趁机攻上山来?”

是否会趁机进攻?

这实在是个不太好评判的问题。

但可以确定的是,若是继续按照这种方式让乔琰蚕食下去,他们这一群人迟早要出大问题。

徐晃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跟杨奉说的。

杨奉颔了颔首,让他退了下去。

他将这番意外的情况在心中估量了一番,做出了个决定。

徐晃这个人,本事在他之上,但杨奉到底是跟他配合了这么久了,怎么也不会觉得他会在这种时候做出投敌的事情。

反倒是李乐和韩暹这两个没本事的家伙,处处拿出了推卸责任的说辞,在他看来反而更有一派欲盖弥彰的意思。

这两个人留在他的营寨之中,除了拖后腿之外,在目前看来没有任何一点用处,甚至害死了杨达。

现在徐晃都判断,若是让他们继续如此发展下去,只有可能给那乐平侯可乘之机,倒不如趁着对方正好人手不足的情况,将他们给一口气吞了算了。

至于徐晃……

杨奉闭着眼睛又沉思了片刻。

在乐平侯正于平周屯兵的时候,他不能对这位得力干将做出什么事来。

最起码,不能在现在。

还是先解决李乐和韩暹二人要紧。

但这二人所说也不全然是毫无作用,起码还给了他一个日后寻徐晃发难的机会。

可杨奉并不知道,他所想要的日后大概是见不到了。

他寻了徐晃来,表达出对徐晃的信赖后,因徐晃负责营寨中的布防,必定会在其中来回走动,也自然将这种平静的情绪传递到了那二人的耳中。

“你说那杨奉真能对徐晃就这般毫无芥蒂,继续委以重任?”因卫氏坞堡之外的意外,李乐和韩暹二人越发觉得两人可谓是同病相怜,如今正合适抱团取暖,现在也重新凑到了一处商量道。

韩暹想了想说道:“这恐怕是有个先后顺序了。”

“此话何解?”

“徐晃对杨奉尊敬有加,现在又在被人怀疑跟杨达之死有关的情况下,反而得到了杨奉的信任,只会对他更加死心塌地而已。杨奉显然也觉得,比起问责于这左膀右臂,倒不如先将我们给拿下。”

甩锅行动没能起到作用,让这两人多少有些心慌意乱,即便他们随后得到了那平周县驻扎的乐平侯势力继续往后撤出了一段的消息,也没能让他们在此时感觉到任何的安慰。

不过在夜半时分,他们暂住之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在对方并未惊动任何人来到他们的营帐跟前,又揭开了斗篷坦露身份后,这二人都不由一惊。

“郭帅?”这还真是个意外的来客。

“是我。”郭太抬手示意两人进去说话。

在眼见两人颇有草木皆兵状态表现的时候,郭太的脸上隐晦露出了几分喜色,在抬头的时候又收敛了起来。

他原本就存着收拢胡才部从为己用,进而联合李乐韩暹二人从杨奉手中夺权的想法,但因他的势力最弱,此前着实有些没有把握。

现在可好了,李乐二人前去劫掠粮草损失了一部分手下,那么三方之间几乎可说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来谈论合作,对他来说要有利太多。

何况,杨达一死,杨奉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要么用来压制徐晃,要么用来对付李乐二人。

现在眼见徐晃还在一如往常地执行他的巡防之事,那杨奉的目标只怕是后者。

有了危机感也就更有了谈合作的可能。

郭太貌似忧心忡忡地说道:“今夜冒昧来访,只是因为两位置身于危险之中,故而前来提醒一二。”

“郭帅此话何意?”韩暹皱眉问道。

“我与杨帅相隔不远地住了这两年,对他了解得自然要比你们多,如今他已起杀心,两位还是早做打算得好。”

李乐和韩暹互相看了对方一样,继续由韩暹说道:“郭帅为何突然前来说此挑拨离间之言?”

“这是挑拨离间还是事实,以两位的头脑应当不会看不出来,至于我为何要前来说此事,”郭太苦笑道:“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还需要别人教我吗?”

郭太苦杨奉久矣,在说出这句话时候的苦闷情绪便毫无作伪的意思。

这两人刚经历了损兵折将,现在也着实跟他很有共同语言。

虽然没酒没菜,但这几人越聊越是“投机”。

尤其是在面前空空的情况下,也更是能让他们想到——

此番杨奉从徐晃这里接收到了好一笔粮食,却以定额分派的理由,并不打算直接将其分出去,只跟他们说什么每日发放。

这其中着实是好一番无形的施舍语气。

以至于在这种商谈到了最后,这三人别管心里是怎么想的,总归最后达成了格外和谐且统一的想法——

先除掉杨奉,再瓜分这白波谷的势力。

只是他们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如何去动这个手。

杨奉对徐晃的信任不管其中到底有没有掺假的成分,总之都是让他身边的防护得以继续维持在了一个不低的水准上。

“此事由我来办吧。”郭太拍板说道。

他依然凭借着对周遭地形的熟知,在并未惊动徐晃和其部从的情况下回返了自己的营地。

而后在第二日,他借着听闻杨达死讯上门安慰的理由,对着杨奉提议,杨达到底也是杨奉这支部从中的二把手,起码也得给对方立一个衣冠冢,开个象征性的追悼之会。

而既然杨达死于乐平侯之手,倒不如借着给他和死难弟兄立起衣冠冢之事,进一步宣扬己方和乐平侯之间势不两立的局面,以让这山上诸人都越发清楚官与贼不两立的立场,继而全力守备乐平兵马来袭。

杨奉对李乐韩暹二人尚且自觉可以轻易吞并,更何况是这位被他们选出来当个无用标杆的郭太。

他不疑其中有诈,更或者说,他并不觉得郭太有这个给他下套的本事,当即同意了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