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222)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这认不出来才有鬼。

但卫觊此人坐在这里,瞧着像是个异常漂亮的摆设,乔琰却不敢真将他当个花瓶来看。

北方稍定之时,董卓乱政时期逃难的百姓回返关中,卫觊写信给荀彧建议增派司隶校尉,将这些流亡后回返的百姓正常管辖,在司隶校尉的官职人选决定之前,他于关中坐镇治理,直到关中各地平定。

待到民众不再被轻易招纳成为私兵将领后,他方才回返,而后升官为尚书一职。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治理之才。

被这样一个人找上门来,显然也不会是因为她先前进击白波贼的时候踏足过河东地界,现在屯扎所在的平周县距离河东郡同样只有一步之遥,于是迎来了这位邻居的问候。

他必有要事相商。

这种要事并不会因为他的年纪尚轻而有所改变,毕竟他年已及冠,只要站在这里也就代表着河东卫氏的立场。

果然乔琰随即就听到他说道:“卫觊是来跟君侯借兵的。”

卫觊赶在这种时候来,确实不是来问好的。

乔琰面上未曾展露出任何的情绪,只回道:“伯觎来得如此之快,想来也将借兵的理由想好了,不若也一并说来听听。”

卫觊确实是来得太快了。

从乔琰将三方白波贼驱赶到杨奉的地盘上,到如今也不过才只有一天多的时间而已。

这点时间,只够让她这个驻兵的消息,往南传递到那些白波贼的耳中,往北传递到西河郡太守那里。

可不够先抵达河东卫氏的地盘后,经由这世家大族的协商后,再派出族中的长公子前来协商。

乔琰甚至觉得,在她达成这一战果的消息抵达卫氏之前,卫觊就已经出发了。

这意味着他们做出这个借兵的决定可能还要早于乔琰出兵。

卫觊端详着上首少女的神情,眼见对方虽无怒色却依然让人不觉心惊的表情,他不由在心中感慨了一句“盛名无虚士”,语气中不乏恭敬地回道:“卫氏借兵怀诚意而来,不敢有瞒乔侯,有此想法源于乔侯数日前在谷中救援一战。”

河谷一战?

乔琰抬了抬眉头。

彼时那一战,对白波贼来说是没有活口的。因此他们只知道己方的人是死于乐平兵马的手下,却不知道领军之人不是赵云而是乔琰。

但有一些人知道此事。

卫觊随即说道:“这商队之中有我河东卫氏往来于司隶和并州之间的人手。”

“乔侯莫要说什么以卫氏的本事为何要托庇在他人商队之下,若真要这么问,倒不如问问东海麋氏的想法。”

“总之此人将乔侯表现写于信中,送来了卫氏。卫觊不敢妄加揣测乔侯的想法,只知乔侯不是困于规矩之人,既然如今得以解除禁足,必定有解决白波贼的想法,那么所说的想要铲除贼寇的话,也绝不只是为了保商道太平的权宜之计而已。”

在看到乔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的目光后,他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才继续说道:

“然而白波贼流转山中,不似乐平县可张罗圈套,极有可能令人脱逃。以乔侯威名,届时这贼寇必定不敢前来进犯并州,只会选择我河东富户动手。卫氏为求自保,只能前来寻求乔侯相助。”

卫觊苦笑了声,“乔侯或许想说,以卫氏之力,豢养门客在侧,为何要怕区区贼寇,然卫氏以书法起家,且无朝中高官,如今天灾频频,门人众多,着实供应不起,也恐其中有居心叵测之人,倒不如早早将门客解散了部分,只留下了忠心于卫氏的,以防不测。”

“若是寻常贼寇倒还不怵,可这白波贼若真为乔侯所败,便为末路之穷寇,此等虎狼之凶,以卫氏坞堡还当真防不住。”

他说到这里,重新从坐着的状态起身,朝着乔琰行了一礼,“卫觊斗胆而来,正为此事。白波贼之患,州府无力管辖,方成今日之害,更不会因为卫氏的猜测而劳师兴兵,唯有乔侯敢冒犯刺史以保民生,料来也有借兵之可能。”

从他此时郑重的表情来看,卫氏难以抵挡住白波贼的进攻,大概着实是他们一番分析后的结果。

卫氏也确实是不像同样出自河东的另一个卫一样,能出封狼居胥的人才。

他们的天赋都在治理和文采墨书之上。

那么在格外有前瞻性地判断出可能会遭逢危险之后,快速给自己判断出个靠山,便实属寻常了。

“可卫氏并不能代表一郡之民。”

若是换个人在这里,以卫觊这等言辞气度,足以面露动容,偏偏乔琰冷酷地打断了他的话。

骤然闻听此言,卫觊那张秀致的面容上出现什么沮丧情绪,只是继续说道:“在我前来此地之前,或许是如此的。但现在却未必。”

他抬眸朝着乔琰看来,语气中不乏笃定意味,“敢问乔侯,您当真是无力追击才造成两位白波帅的逃脱吗?”

乔琰笑了笑,并没否认他的说法。

不过这年头的聪明人太多果然是有些麻烦的。

要不是因为此番战局之中我方优势不止一点,也要不是因为以卫觊的身份,绝无可能会选择投靠白波贼,进而泄露出她的秘密,乔琰现在就应该将他拿下才对。

她回问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卫觊可以确认,在自己抵达平周之时通过探听到的消息做出的那个判断,确实没有什么出错之处了。

他当即坦然回道:“乔侯要坐山观虎斗,让自己在对方的内耗争斗后,从外患成为对方投靠的选择,那么如今支援卫氏,未尝不是一条速成之法。”

“四方齐聚,食粮必定不足,唯有劫掠河东之法,可劫掠县城需得攻城,着实不易,而劫掠村庄所得远不如劫掠豪族坞堡。河东卫氏在守备上不如范氏,无疑是上上之选。”

“若乔侯肯借兵,于卫氏坞堡之外击败此番劫掠之贼,加重其困境,或许还能早日启程返回乐平。”

话说到此,卫觊再度躬身行了个礼,“在下不才,祈请乔侯慎重考量。”

乔琰忍不住合掌轻拍了两下。

漂亮!

卫觊的这一番发言既表现了对她来说的行事必要性,又不失卫氏的体面,着实是一出相当漂亮的演说。

事实上他说的也确实不错,乔琰是必定要阻拦一部分白波贼往河东方向的夺粮之举的。

可是——

“伯觎有一句话说的稍有偏颇。”乔琰慢条斯理地说道,“若要引发白波贼的矛盾,好像并不是让他们在河东一无所获最好,若真如此,还有猛虎盘踞在侧,他们依然会是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

她抬眸之间,在稚气未脱的面容上流露出了一派惊人的锐气。

“要我来看,最合适的情况无外乎就是在他们劫掠河东之时,让一支队伍大有所获,而其余人等无功而返。那么我又为何不能让这个得手的人,不是从卫氏身上咬下这一块肉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