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206)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姓名:乔琰】

【阵营:汉(初始阵营)】

【职业:谋士(系统设置)】

【年龄:13】

【体质:74(100),武力:61(100),智力:80(100),气运:65(?)】

【剩余可分配点数:0】

【技能:历史学lv7,辩才lv7,文物鉴定lv4,箭术lv7,骑马lv6,画lv3,书lv4,田野考古lv5,古钱币学lv3……】

【剩余可分配技能点:3】

【谋士点:140】(每获得10点谋士点,自动获得3点属性可分配点数,获得1点技能分配点数)

算起来在乐平的两年,不,应该三年之内,她的谋士点获取和黄巾之乱阶段相比少了太多。

若不是因为先前治理蝗灾一事可算得上是给刘宏这位大汉君主解决了麻烦,也给了刘宏对朝堂插手发难的机会,触发了【协助主公完成一次内部权力平衡】的成就,她甚至没有办法得到这多余的40点。

要知道在禁足状态下,她虽然对崔烈提出了不少稳定并州的建议,但在系统查询之下判定,她如今算是关小黑屋状态,除却刘宏本身认可的决策之外,并不能给她做出什么谋士点结算。

好在她如今放出来,正赶在休屠各胡与河东白波贼蠢蠢欲动之时,正是个大捞一笔的好时候。

更好在她的体质数值在系统的协助下提升到如此地步,对她掌握那残山剩水夺命枪和操纵骑射之术大为有利,武力值纵不需要消耗加点也能到今日的状态。

在有下属协同作战的情形下,她力量上的短板也正如众人所见的那样,并没有那么明显。

算起来还可以说是个低配版的多边形战士呢!

但为这长进得意是一回事,现在还是得忽悠过系统的。

她状似朝着清扫战场的自家骑兵看去,实则是对着系统在心中回道:“此为不得已之举。”

“中平五年开始的胡人内侵并州,致使曹魏时期并州的范围已经缩水到了此前的一半,若非梁习到任后实行分化之策,彼时满目疮痍的并州甚至还要更为惨淡,但即便如此,到了这个地步,有些疆土也已经守不住了。”

随后的刘渊入侵,战败司马腾,更是彻底将并州交到了外族人的手中。

“对日后的问鼎之人而言,这并州疆土丢失后收复,必定还需要如梁习这般的文臣谋士定策,与其如此,还不如我现在就先达成这件事。”

“所谓天下顶尖之谋士,必得目光长远,看到远虑,你说是不是?”

【好像是这么回事。】系统盘算了一番后觉得按照她这么说倒也没错。

维系领土完整,提前筹谋和胡人之间的战线拉扯,也确实是一个合格的谋士应当做的。

想想它的宿主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居然还费心习武,被那两把短枪的拆分不知道打到了多少次,想起来还挺……挺励志的!

想通了这一点,系统便不打算再问她接下来的计划了,十之八九都是看起来颇有武将风格的。

如今距离刘宏病逝也还有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也确实可以不必着急选定主公。

它刚想到这里,忽然留意到有人朝着乔琰的方向走了过来,便提醒了她一声。

乔琰回头看去,见朝着她走来的,正是她先前所见那寻觅破贼之策的青年。

大约是因为他此时的年纪正处在少年和青年的交界线上,看起来还颇为无害,只这神容之间的从容洒脱,显示出几分特别来。

而能在此等惊变以及交锋面前保持住这样镇定的神情,甚至寻觅脱身之法,就算他不上前来,乔琰一会儿也是想问问他的身份的。

只是当他开口的时候,说出的这个名字却让乔琰着实意外。

这是个跟麋竺一样,她此前并未料到会出现在并州境内的人物。

他说的是:“颍川郭奉孝,见过君侯。”

第73章 乐平……

听到这个名字,乔琰下意识地摩挲了两下拇指上的玉韘。

方才郭嘉见到她领军破阵之时,颜色最为鲜明的也正是此物。

这是用于扣住弓弦的工具。

自两年多前开始学习羿射之术后,她便习惯于配戴此物在手,因马上作战的远距离射箭和近距离的长枪作战衔接,在习练枪法之时也将其佩戴着,久而久之也养出了个毛病——

但凡是在思考的时候她便习惯于拨弄此物。

郭嘉郭奉孝……

要将面前还未及冠的青年和曹魏阵营未来的鬼才谋士联系在一处,大约是因为少了点固有印象的东西,稍微有那么点艰难,但许是因为她所见过的少年青年状态的风云人物多了,此时也算是习惯了。

故而在听到这个名字的微微一怔后她也只是颔了颔首回道:“我自戏先生那里听过这个名字,阁下是访友而来?”

她说话之时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从郭嘉的角度看来,这位先前有若卷挟风雷而来的县侯,在此时方才看起来有些十三四岁的样子,也因仿若闲谈的口吻而多了几分亲和感。

唯独让她显得有些特殊的,是她玄色劲装之上也依然清晰可见的血痕,昭示着先前郭嘉所见的交战并非是个错觉。

但当她的下属恰好在此时跑来,朝着她汇报战况的时候,她稍稍肃然起的几分面色又让她看起来还是那副雷厉风行之态。

只在听到山贼尽数剿灭,而己方不过是有四五人不慎受伤后,她脸上才又浮现出一缕笑容。

访友?

郭嘉思忖着这理由倒也不错。

因为这场意外,乔琰确实猛刷了一波在他这里的印象分。

但能文能武,还是这等统领骑兵队伍的状态,并不意味着她真就能担得起戏志才对她的赞誉。

在那家伙悠闲生活的记录之余,还在信中写道——

朝廷重启州牧,绝不只刘焉、刘虞二人,若增设并州,此位非乔烨舒莫属。

他戏志才没什么平步青云、入朝中任职的本事,但为州牧门下客,争一个谋主的位置,却未尝不可以一试。

这话说得就有点重。

当然郭嘉不至于将戏志才这种话拿出去对外宣扬,但在对乔琰有所评估的事情上,他多少也要跟着拉高一点标准。

故而在乔琰重新朝他看过来的时候,除却如麋竺一般再次谢过她的救命之恩,他也当即接着乔琰的话茬说道:“嘉此来的确是为访友。志才于信中屡次提及乐平有好酒,乔侯不会拒绝我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上乐平去吧?”

乔琰笑道,“访友之事何必问我,此前乐平确有一道屏障,不过是让我不得外出罢了,又不是不让人进来,如今连这道屏障也没了,又正是秋收之后的闲暇,不趁着此时往来访友,难道还等着大雪封山时节吗?”

“不过……”乔琰指了指那边的河东白波贼,又道:“奉孝下次想来,还是挑个贼寇被铲除的时候来吧。”

郭嘉听她语气笃定,颇有几分胜券在握,竟像是要将河东地界上、自麋竺说来就有些不简单的白波贼给铲除,不由生出了几分好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