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141)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张牛角闻言道:“都听贤弟的。”

总归有褚燕的支持,这夺粮到手的可能性便要高得多了。

见张牛角兴致高昂地前去通知手下行动,孙轻、王当二人也去做准备去了,褚燕独自坐在营帐之中,依然觉得有些心神不定。

他极力说服自己,那乔琰到底是来到乐平也不过是一月而已,与当地的县民之间想来还不到合作无间的地步。

这种难以让对方为自己效全力的状态,也必定会影响到她缉拿贼寇的行动。

这样说来,他也未必就要对她这般戒备。

可他并不知道的是,乔琰在教唆田氏和薛氏替她往长社送信的时候,都知道要画个青史留名的馅饼来让对方效死,在此时这等对付黑山贼的紧要关头,又如何会忘记此事。

何况这县城中现在人人都知道她手握这样一笔数目可观的米粮,在饥荒一度过境的情况下,很难不让人生出什么仇富的想法。

这也无疑会让她此前做出的减税和分发良种的举措带来的积极效应被削减。

她才不做这等亏本买卖!

所以在这三万石粮食被送入库房的第三日,乔琰就于县衙前搭了个台子,以示自己有话要说。

站在台上的女童腰间悬系着县侯印信,昭示着她在这乐平县中独一无二的身份。

但也或许,并不需这印信也足以让人从她与众不同的气度,看出她这君侯之象来。

有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这县衙门前很快便聚集了为数不少的县民。

待人到得差不多了,乔琰方才说道:“诸位一定奇怪我为何要在今日寻你等前来此地。”

底下响起了一些彼此交谈的零碎声响。

她仿佛并未听到底下那些个议论之中对她此举的意外和满不在乎,继续朗声说道:“自乔琰抵乐平以来,核验人口户籍,校查田地,减免亩税,暂免口税,分发良种,皆因曾有人与我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诸位皆为勤恳劳作之人,有此条件足以安居乐业。”

“然近年来旱情连连,冬有大寒,蝗灾迭起,大疫横行,乐平之地未必乐平,为求这一县之地有生机转圜余地,我于晋阳城中购置了一批粮食存放于此,若有灾年到来,这便是乐平县中续命之本。乔琰今日于县衙前应诺就,便绝不会有违此言。”

“若这三万石不足以维系县中生计,我必另图他法。”

她这话一出,台下当即沸腾了起来。

将三万石作为县中面对大灾的储备粮,也就意味着——这粮食不是乔琰的私产,而等同于是这乐平县的公有存粮。

他们一个个都将乔琰的话听得清楚,那也自然没有她后悔的余地。

这位县侯当真是个仁善之人!

但还没等他们喜悦多久,又听乔琰说道:“只如今太行山中贼寇横行,此物必遭觊觎,然县衙官吏与北军士卒有限,只怕难以守御。”

“故而乔琰恳请诸位,助我一并除贼!以保乐平!”

这到场的人旋即便见那县衙前贴出了一张布告,正是盖上了县侯与乐平相官印的,对这三万石粮食所属权的承诺。

第46章 罗网将收

县民之中不识字的占了多数,但总有那么三两个认识些许常用字的,再加上这几日给他们发放良种的秦夫人和小蔡姑娘给他们讲解,这张宣贴于外的告示上写的是何物也就清楚明白了。

这等同于是个凭证!

这位县侯当真是铁了心要确保,乐平纵然遇上灾年也有缓冲的余地。

如此一来,那太行山上的匪寇要染指此物,就当真是跟他们整个乐平县对着干。

底下众人相互看了看,都看到了对方眼中对私有财产的维护。

“乔侯放心,若有贼寇前来,我等必定将其抓获!”

有这个态度,乔琰要想从县民之中遴选出一些身强体壮的开展防卫工作就要容易得多了。

甚至要不是乔琰按住了这些群情激奋的乐平县民,只怕他们之中还有人打算直接抄起家伙打到山里去。

这实在是很对得起并州剽悍的民风。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琰还得感谢这些黑山贼。

若不是因为他们恰好来袭,她还没法快速让这些县民的想法从“新来的县侯习惯性付出给予”朝着“有付出才有收获”转变。

而这些流窜于太行山中的贼寇……

倘若用得好的话未尝不是一笔绝佳的人口资源。

但这前提是,她能将他们给吞下去!

这并非是一场无准备之仗。

此前的一月之中,她并不只是在将这乐平县与周遭的地形用泥土一点点堆垒出来而已,更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剿匪地点。

在并未系统学习过兵法,只凭着巧劲的情况下,她要填补出这部分的缺漏,只能用一些笨办法。

以这三万石粮食作为一个诱饵之余,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

其中的一件“器”,被乔琰交托给了陆苑。

她在这一月之内始终存在感不高,但做的却是一件要紧之事。

除却乔琰有意于将谒者这个位置交托给她之外,在抵达乐平县的第二日她便带着乔琰给她的一部分钱财,在乐平县中寻找了几位需要补贴家用的妇人,在山中收集落叶,晾晒后以绳线等物串联在一处,制成了一件件叶片披挂。

此物所花费的钱财并不多——山中落叶不过是现成的东西,线绳又是常有之物,负责制作此物的妇人所需支付的薪酬也并不多,但这些妇人在手艺活上的细心,让乔琰拿到的成品与她的预期相差无几。

此刻,乔琰便将这完工的披挂拿在手中,对着一名县吏招了招手。

跟她上山的县吏茫然地套上了这层特殊的外衣,而后被乔琰指派卧倒在了一棵树下。

因陆苑专门找的都是有些制作衣衫功底的妇人,这叶片披挂穿着在身上,少有未能遮蔽到的位置,此刻这一打眼看去,那县吏伏倒在地,俨然像是和地面融为了一体。

若以现代的说法,这便等同于是一件另类的迷彩服。

“仲德先生觉得如何?”乔琰转头朝着程立看去。

“若用来监查山中动静甚妙。”程立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喜。

旁人未必能看出乔琰此举的深意,他却必然不会看不出。

既要引敌入套,自然就要做出虽设防却不多的样子,起码不能在这贴邻的山上设有巡防。

可这样一来,对方抵达的时候,派出踩点的探子,便难免疏于察觉。

程立此前就在想,乔琰除却将那粮仓的位置设置得尤其独特之外,是否还该当在山中让人藏匿监探,且必得是格外老辣,擅于在山中捕捉猎物的那一种人。

现在这件衣物一出,便无疑省却了很多麻烦。

只需要让县吏之中的一部分穿着此衣,在合适的位置卧倒藏匿便好。

谁让从那太行山上往粮仓方向行去的路,若不经由县城而过,只走山道,那就只有两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