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1039)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我们不可能放任这份平定兖州的功劳全部交在曹孟德手中,否则兖州黎民到底是认我这位陛下还是认曹孟德那位兖州牧,就着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该讲权柄的时候,便不必去讨论什么交情,跟曹操这种能人更是如此。

“出于民众生计的考虑,我们同样不可能让兖州地界上的动乱持续太久。”

再耽误下去,今年好不容易在天时上比起前两年好上不少,也要被浪费了。

程昱接道:“那么袁本初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他势必会是一枚足够有分量的鱼饵。”

袁绍亲自来到兖州,会否被乔琰的下属擒获,成为正面击破邺城朝廷的契机,倒是未必能下一个定论。

毕竟,袁绍此人若是当真一点没给自己留有逃遁后路地就来到兖州地界上,那乔琰真是要怀疑一下他的智商问题了。

但袁绍的出现,却无疑能将有些迟疑于是否入局的世家拉拽下场。

陈宫的分量不够的话,汝南袁氏够了吗?

就算不完全足够的话,当袁绍亲眼看到这兖州境内的风起云涌,眼见曹操、张邈以及乔琰麾下的势力在陈留地界上混战成一锅粥,他怎么可能坐得住,不在其中试图分一杯羹?

当他也朝着此地伸出手的时候,总是该当拿出一点筹码来的。

袁绍的出现,让那条“负隅顽抗者死”的诏令,越发有了实现的机会!

“让我们静观其变吧,”乔琰笑了笑,“当然,我说的只是我们。”

她伸手指了指自己和程昱,“就像你说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奉孝身在兖州总得履行好他这个兖州刺史的职位,可不能做出什么静观其变的举动来。”

“将袁本初身在兖州的消息送给他吧,我想他会知道该当如何做的。”

远在兖州的袁绍忽然打了个喷嚏。

他抬头看了眼后方,确定不是方才途径的夏侯渊部从将他给辨认了出来,只当是这冬春交际之时稍有些不适而已。

“曹阿瞒真是就差没将反心写在脸上了!”等到周遭已彻底没有旁人在,袁绍这才开口愤愤不平地说道,“你看看他这是做出了何种安排,将夏侯妙才调度到了东武阳驻扎,还摆出了一副提防我冀州兵马南下的样子,这算什么意思?”

许攸无声地望了望天。

他很想说袁绍自己本人都来兖州了,显然是有对此地图谋意思的,那么按照曹操对袁绍的了解,提前做出这等驻防准备,其实也不算是什么有问题的举动。

袁绍也不必这等他可负人,人不可负我的状态。

但当他开口的时候还是说道:“所幸明公并未真以兵马南下,而是先以这等冒险的方式深入兖州境内。总归我等已在此地了,抓那曹孟德的错处也好,亲自与之商谈以显示我等的诚意也罢,都已是令那夏侯妙才的北望冀州举措无用。”

袁绍的脸色稍霁,又听许攸接着说道:“何况以曹孟德在兖州地界上的兵马数量,又多分出一支在东武阳,可以说是越发分散了,倘若真到了两军对垒之时,我等甚至可以不必自冀州出兵,那河内郡的王公节手里还有一批人马,青州军也可自泰山郡直抵兖州,都可越过东武阳防线。”

这便是此番深入兖州、早一点知道局势的好处了。

许攸又伸手指了指前方,“此外,动兵于外,何如兴兵在内呢?”

“不错,正是如此!”袁绍脸上先前还有的几分不虞,已在此时彻底消失殆尽。

去年十月那赤气贯紫宫的流言在长安兴起之时,他还一度让人在那里推波助澜,意图让长安朝廷在内部生乱,可惜王允和刘扬这几个废物,除了让乔琰越发明确地得到民众的拥趸,甚至是直接登上了天子之位外,简直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但他无法通过干涉内部事务的情况让乔琰所掌握的政权崩塌,用来对付曹操,总是可以的吧?

当年兖州世家联名写成的那封状告曹操的书信,可还在他的手里放着呢!

也果然如袁绍所猜测的那样,当他抵达寿张王氏自报家门的那一刻,这个迎接他的年轻人眼中爆发出了近乎狂热的光。

对方更是忙不迭地将袁绍给迎了进去,请他坐在了上首的位置。

袁绍起先还因踏足兖州后便见夏侯渊布防的不快心情,都在此刻暂时搁置了。

不过他很快就留意到,在寿张王氏的宅邸之外隐约传来了人员的聚集之声。

他的眉头刚一皱起,就听对方解释道:“请大将军切莫见怪,实是那兖州牧曹孟德欺人太甚,竟有投敌于长安朝廷的想法,这次就连他麾下的谋主陈公台都看不下去了,意图趁着他尚在陈留地界上,联手陈留的张太守将其拿下。”

“为防我方军队人手不足,在面对曹氏和夏侯氏散布各地的军队之时吃亏,这才将我等所能动用的私兵势力也给动用起来。”

袁绍闻言大惊,可这大惊之中又分明是大喜。

去岁他寻上曹操意图和对方联盟的时候,还曾经被曹操以要赴乔琰发起的虎牢关之约给推迟了,他本想留曹昂在邺城为官,甚至是将袁氏女嫁给曹昂的计划也没能成功,当时前来言说这个推迟之事的就是陈宫。

在袁绍看来,陈宫不会背叛曹操,就跟许攸不会背叛他袁绍是一样的。

所以饶是他在前来兖州之前有想过,这兖州地界上的局势他还是可以做出一二干涉的,却怎么也没想到,今日能听到这等意料之外的喜事!

陈宫叛曹,甚至是和张邈一起背叛曹操!

这些在兖州地界上并无多少实权在手的世家到底能够征调起多少兵卒,在此刻完全是一件不太要紧的事情。

只因有陈宫和张邈这两个重要人物在此时拿出这等决绝的态度,兖州内乱已经是一件板上钉钉之事。

“眼下陈留那边的情形如何了?”袁绍连忙发问道。

但当他发出此问的时候,眼见这寿张王氏的年轻人在脸上流露出了几分局促的神情,他又陡然意识到,这问题实在不应该用来问他。

既然此事是由陈宫和张邈主导,这些兖州世家只能算是被拉上战车的存在,那么整个局势的主动权便不可能会在寿张王氏的手里。

他们至多就是听从陈宫的指令行事罢了。

问他们也问不出什么答案来。

说不定还是他亲自前往陈留所能得到的消息更为详实一些。

可当袁绍听着寿张王氏的致歉之时,他又陡然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陈宫和张邈联手对曹操的背刺,固然有可能在猝不及防之间让曹操面临莫大的损失,甚至是直接丢掉性命,但……

陈宫才气纵横,张邈麾下的臧洪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倘若让这几人在得手之后重新抱团,执掌住了兖州地界上的权柄,那和先前由曹操掌控兖州的时候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或许充其量也就是,他们不会朝着乔琰投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