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1000)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您为何非要有这等想法啊?”

黄琬也很清楚,刘协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错,要是没有乔琰做出的一步步变革,他们这些老臣绝无办法安坐朝堂之中,看到刘协所说的这些数目变化,将其去与东面朝廷的种种表现相比,得出一个他们能赢的答案。

但让乔琰成为这天下之主,和让她作为天子之下第一人,“守节乘谊,以安社稷”的大司马,完全不是一回事。

“玉玺?”刘协看了看手中的这方印章,实在不难理解黄琬为何会觉得这是大汉中兴的吉兆。

四百年的岁月都好像镂刻在印章的边边角角之间,此刻迎回,便是对于长安朝堂来说的大喜事。

可刘协很清楚,他若能看到这样的一条路,完全可以将此物托付给旁人送到此地,而不是由他亲自护持,从这长安的街头一步一步走入这王权集中之地。

在黄琬惊惧不已的目光中,刘协忽然一把将手中的玉玺连带着外头的盒子高举过了头顶。

就算他在这数年间都协助着养父砍柴捕鱼,在臂膀上生出了结实的肌肉,在他做出这等举动的一瞬间,所有人还是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刘协在此刻因为一时的激动又或者是失手,便将这个玉玺给砸在地上了。

刘协环顾着四方没有一道从他身上,或者是从他手中之物错开的视线,又重新落回到了黄琬的脸上,“谁跟你说这玉玺带回便可以任由你们处置,将其重归大汉王座之上的?”

“昔年我读太史公所撰史记,为蔺相如一句头今与璧俱碎于柱而折服,今日诸君若敢拦阻于我,我也未尝不敢手捧这传国玉玺一撞柱上,以效仿其当年义烈。”

“长安百姓人人皆知,我在天子侍从的护持之下将这传国玉玺护送到了此地,若玉玺在今日碰碎,罪过绝不在我这从洛阳赶来之人,而在诸位!”

不错……的确如刘协所说,在玉玺还在他手中的时候,这个如何处置的权柄还没有移交到汉室的手里。

而这玉玺若是始终没有被找回来还好,若是在才经历了一番风雨的长安城中忽然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旧日天子撞柱,玉玺得而复失,所造成的影响力绝不会逊色于先前刘扬王允所策划的那一出。

可他这是何苦啊!

黄琬心知自己此刻不能再对刘协有所激怒,便只是看着他这仿佛下一刻就会有所举动的样子,语气沉痛地问道:“董侯,您是吃准了我们会接受这样的威胁不成?”

更让黄琬发觉这局势好像已经在朝着完全无法阻拦方向行进的,绝不只是刘协此刻这个意图效仿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之事的举动,还有当他看向了刘虞,希望他能出于天子和宗族长辈的角度对刘协做出几句劝说,却只看了他脸上流露出的几分意动之色。

但还没等黄琬真正看明白刘虞的态度,他就已经听到刘协重新开了口。

“不,我不是在威胁。”这少年人手捧着传国玉玺,明明下一刻就好像要带着此物玉石俱焚,却在语气中始终存有一份让常人难以企及的冷静。

这样的人物若是成为天子,未尝不能挽救社稷于狂澜惊涛之中。

可偏偏,正如刘协所说,他已经没有再将自己放在上位者的位置上,而是将自己当做了这世间万千黔首之中的一员。

他是那楚人卞和,宁可忍受短足之苦也要将美玉奉上,而不是携带着玉玺兵符朝着刘邦投降的子婴。

刚抵达此地的卢植听到的便是刘协给出的答案,“我只是想请诸位随我一道,去听听这长安百姓的想法!”

第387章 众望所归

刘协说要让他们听一听长安百姓的想法,还当真不是一句虚言。

只因在他撂下这句话的下一刻,他便已当即手捧那玉玺朝外而去,没有任何一点犹豫。

“拦住……”

“拦不住的。”刚有人开口,便陡然听到一旁的皇甫嵩接话道。

“你不怕他将这玉玺当真朝着地上摔过去,让这传国玉玺的得而复失变成长安城里的笑话吗?”皇甫嵩问道。

“……”怕,当然怕。

刘协话中那番意图效仿蔺相如的意思,和他做出这等举动也毫无一点犹豫的姿态,让人一点也不怀疑,他会否真将此事做出来!

那好像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可不对,让他将玉玺摔碎的影响,哪里有让他将这样的话在长安城里说出来更大!”这人忽然灵光一现,陡然意识到其中的谬误后接着说道。

但他话刚出口,又已听到皇甫嵩问道:“那你是胆敢对董侯做出什么冒犯举动了?”

“……”当然也不敢。

就连今日坐在这皇位上的天子,都尚且要因为刘协的出现做出相迎的举动,他又如何会忘记,刘协曾经也是个名正言顺的皇帝,是从孝灵皇帝的手中接过天子宝座的存在。

若非他的失踪,刘虞也不可能在乔琰的抉择下继位。

倘若刘协没有在方才说出那样一出石破天惊之语,他已合该接下了刘虞将皇位重新还给他的交托,重新成为这大汉天子。

他但凡还将自己视为大汉臣子,就绝不能对刘协做出何种举动。

也只能眼看着刘协带着那枚传国玉玺,在迈步而出大殿后,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中。

他忍不住朝着皇甫嵩问道:“太尉,您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

别看皇甫嵩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说个事实,刘协这足够特殊的身份也的确不能被人擅动。

可在任凭刘协冲出殿门所带来的后果之中,受益的分明是和皇甫嵩私交颇深的乔琰!

皇甫嵩此举里,当真没有一点包藏私心吗?

然而当他看向皇甫嵩的时候,却见对方的神情里也有几分迷茫困扰之色,正在以一种让人无法看清情绪的目光看向了乔琰的方向,但眼见乔琰已朝着刘协所在的方向追了出去,他这目光又成了转向卢植。

这两位都该当算是乔琰的前辈,却一个都没想到,昔日他们还是在那黄巾之乱中作为主帅,见证了乔琰的崛起,今日却是见证着这样不知该当如何形容的一幕。

刘虞意图还政于刘协,刘协却打算将天子的位置让给乔琰?

这是何等离奇又荒诞之事!

但……放在刘扬王允监禁刘虞,意图谋杀乔琰的事情之后,不知为何,想到当日乔琰退居华阴之后这长安城中的反应,皇甫嵩又觉得,这好像也并非一件不能理解之事。

倘若真让刘协将这样一个能否取而代之的问题抛在这长安城中……

在皇甫嵩和卢植的对视中都得到了对方所给出的答案。

是能成的。

能成的!

“外头发生了何事?”

榆娘因即将前往画院学习随同母亲来到了长安城,住在这长安城郊的客舍之中,忽听外头发出了一阵嘈杂的响动,不像是寻常的动静,连忙探出了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