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怨偶(62)+番外

许宁看他总算是听进去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心想本以为这一科中了一同进京,自己得了官,想办法劝说宋秋崖,这样也说话有分量一些,只是如今陡然生了变,却是不得不尽自己力再提点宋家兄弟一番,他如今人微言轻,也没有把握能说动宋秋崖,更没有把握改变命运,只能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了。

满月宴正是热闹,忽然看到林谦从外头撞了进来,满脸喜色,对许宁道:“晏之兄!朝廷开恩科了!”

堂上哗然一片,有人连忙问底里,林谦道:“消息明儿应该就到县里了,今儿是府衙那边已贴了告示,说是皇后娘娘前几日生产得了一子,官家得了皇长子,龙颜大悦,普天同庆,命于今年十月加开恩科,恩科得中的举子并今年秋闱正科的举子一并参加明年春闱,恩正两科并举!”

一时众人脸上贺喜不迭,众人皆知唐家这位女婿误了秋闱原是要等下一科,如今加开恩科,显然是撞了大运,可见此人运气极好,只怕将来是要飞黄腾达的,一时满堂欢笑不绝,学子们都上来给许宁敬酒,好不热闹。

宝如在后院也听到了这消息,抱着孩子十分诧异,前一世官家的确也是这个时候得了皇长子,但是却没有开恩科,而是大赦天下,这一世怎么改了?她有些迷糊,却仍是抱着孩子逗弄着,心里微微有了些放松。

这些天她有点不知道如何面对许宁,自那一日的痛哭后,许宁也已恢复了从前那冷淡自持的样子,仿佛那天的失态崩溃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

她却很难用以前的态度去对着许宁,过去漫长互相怨怼的岁月横亘在中间,在刚刚经过这样的巨变,他们又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女儿,他们之间相处的时候,她全身都觉得十分不自在,却想不出应当怎么面对仿佛若无其事的许宁。

她是知道他对复仇对他的雄心壮志有多么执着的,然而在放弃了那样重要的秋闱后,他却并没有对她解释过一句,也并没有说什么情深共死的话,他若是真说了她反而不信了……便是前一世偶尔情好时,他也从来不会和那些话本一样说什么海誓山盟。

她抱着孩子想着今后等许宁进了京她应该做些什么,香铺子只怕生意肯定没以前好,之前香笺的生意大概能拣一拣,之前卖小食的那个生意因为唐远不在已是搁置了,好可惜,如今却是去哪里再找个合适的人呢。正盘算着,外头的宴席想是散了,许宁脸上带着酒气进了屋,宴席是在饭馆开的,所以他们回了莲花巷,只是这段时间娘一直盯着他们,所以两人一直是住一间房的。

许宁进了屋便又去看淼淼,淼淼早已睡着,睡颜酣然,小嘴巴时不时动一下,许宁坐在一旁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宝如道:“还不去洗洗,一身酒气的仔细熏了女儿。”许宁依依不舍看了一会儿仍是舍不得离开,宝如笑道:“这是要进京赶考舍不得了?我看恩科你未必能过呢,考题又不知,奇怪上一世怎么没这一遭儿。”

许宁抬眼看她,眼角带着酒后的粉红:“是舍不得,甚至想着就这么在乡间做富家翁,守着老婆孩子过一辈子也蛮好的。”

宝如被他一双带了水光的眼睛一看心有些跳:“听你胡扯呢,这是天都要你考,上一世都没有的恩科,你错过了就开了,我真的在想这是不是天命了。”

许宁嘴角噙了一丝笑:“那我们两世都是夫妻,看来也是天定的缘分?”

宝如脸一红,转过脸去梳头不再说话,她才生产没多久,虽然生产时惊险简陋,产后刘氏细心替她调养,身子恢复得很好,身材虽然还恢复到原来那纤细腰肢,却因胸口日愈丰隆,肌肤莹润,更多了一段风流情态,如今长发披下,对镜梳头,手腕洁白如雪,十分诱人,她却仿佛不知自己有着多么惊心动魄的美,垂眸梳了一会儿头才道:“京里那些肯为你死的红粉知己还都等着你呢,你只要按原来的路走,一定能遇到她们。”

许宁眼里掠过了一丝失望,却仍镇定的替女儿掖了掖被角,自去提热水洗漱不提。

转眼十月到了,许宁再次去府城参加恩科,这次宝如没有再跟过去,而是在家一心喂养女儿。三场试毕,一切顺利,唐许两家父母齐齐松了口气,淼淼三个月的时候,府城放了榜,许宁果然高中榜首,顺利中举,十八岁的举子难得,几乎可说前途无量。唐许两家几乎乐疯了,又开了宴席大请宾客。之后便是唐许两家的族亲旧交都要治筵设饯,几乎天天都有应酬,又有许多亲友,或荐家丁,或荐书童,或送程仪,十分情不可却的,也只能收下。宝如作为新上任举人的夫人,少不得也接了些地方乡绅夫人的帖子邀去赏花赏雪烧香之类的宴请,她只挑着几个不好推的去了,因着前世的经验,十分大方,叫人啧啧称奇,一时夫妻两人在武进县乃至府城内都颇有些名气。

就这样忙忙碌碌过了一个应酬不迭的年,今年的年礼比哪一年都置办得要更辛苦繁琐,但是唐父唐母却仿佛焕发了青春一般,虽然忙得团团转,却精神百倍,又打点着行李,打发着要给许宁买书童准备上京赶考,被许宁给阻止了,只带了原来在香铺里头的香童纫秋,只待元宵一过,便要进京赶考。

第47章 灯火阑珊

元宵那日,许宁一大早是回家见过爹娘道别,顺便祭拜许平,吃过午餐便要回城。这些日子许家备受瞩目,许留一跃成为十八岁举子的亲爹,少不得也得了不少奉承,从前那些捧高踩低的人少不得改了面容,又有乡绅族老们争先恐后送了礼来,便是许留过了大半辈子,也第一次感觉到了轻飘飘的得意感觉。因此看到许宁回来道别,第一次正眼看起这个儿子来,越看越觉得儿子会有大出息,晚餐的时候忍不住和他说话:“中了举也不要太过轻狂了,春闱才是最重要的,若是侥幸得中,那才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许宁低头吃饭,嗯了一声。

罗氏喜洋洋道:“二郎这次是真的为爹娘挣脸了,没看到村东李家,次次都放家里的鸡到我们家菜园子里!现在屁都不敢放了!我直接到他家门口骂,将来等儿子做了官,叫官差来打他板子!”

许宁眉目不动继续吃饭,许留咳嗽一声道:“你也需给儿子留些体面,莫要给别人话头。”

罗氏立起两根眉毛道:“我憋屈了一辈子,如今我儿好不容易出息了,难道教我还忍?二郎到时候最好是能回广陵这边来为官,叫他们一个个得罪我们许家的都哭着来求我们!”

许宁道:“朝廷不许在原籍为官的,历来是要回避的。”

罗氏愕然了一下道:“不是都说官官相护么?到时候你给这边的官儿捎句话那还不是简单的事情。”

许宁深呼吸了一下道:“先不说我春闱能不能过,便是侥幸得中,爹娘在家里也要小心,否则被御史参上一本纵容亲属鱼肉乡里,那是要丢官抄家的。”罗氏不服气正要再说两句,许留连忙道:“二郎说得对,将来二郎有了出息,把我们接过去便好了,何必在这里受人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