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怨偶(157)+番外

淼淼还罢了,荪哥儿已是欢呼起来道:“我知道,是海苔卷点心!”

宝如微微一笑,昨儿才得了些好的海苔,今儿早上试着做了些点心,应该味道还不错,她起身出门去了厨房。

待到端着点心过来的时候,宝如从窗外看到卢娘子正在替侯行玉梳头挽了发髻用簪子和发带束好,一边道:“手既然断了就别乱动,小汤圆也是笨手笨脚的连个头发都梳不好。”

侯行玉还是个少年的样子,这些日子养得好,皮肤白嫩,眉目青涩,发黑似鸦羽,垂眸紧张得仿佛一动不敢动,通红的耳垂显示出她的紧张,卢娘子则双眸清泓,举止坦荡,宝如端着点心进去笑道:“怎么头发弄乱了么?”淼淼和荪哥儿都已欢呼着扑了过去。

卢娘子抬头见她笑道:“适才小侯公子与孩子们玩闹结果被扯乱了头发,他手不方便梳不起来,唐远也粗手粗脚的,我从前替弟弟梳惯了,所以搭把手。”

宝如看她解释了一番,本来举止坦荡自然,这一解释,倒隐隐有了些欲盖弥彰的紧张来,不由又打量了两人一番,卢娘子被她带笑一看,越发显出了些女儿家的腼腆来,几下利落将侯行玉的发髻扎好,站起来看淼淼已恭恭敬敬地端了一小碟糕点过来给她,不由勉励夸奖她道:“蘅姐儿很不错。”淼淼抿嘴一笑,又去端了一碟给宝如,宝如却心疼她这般规规矩矩,想起自己想小时候,家里母亲蒸糕,自己哪次不是站在笼屉边眼巴巴地瞅着,趁热伸手便要拿的,如今这孩子才这样大,就要学规矩学礼节,倒不如在乡下自在。

宝如这思乡之意一动,直到晚上都不太振作得起精神,晚上忍不住和许宁说起家乡和小时候的事情来。许宁知道她想家了,陪着她回忆了几句,忽然想起一事道:“如今你倒是想回家,从前为了保住你,休了你,遣了家丁让人送你回乡,你把管家骂回来,偏要在京里呆着,那时候我一个人顶得艰难,看你偏要留在京里,觉得你不可理喻,干脆便不再理你。”

宝如怔了怔,低声道:“那会儿爹娘都不在了,总觉得自己一个人也能在京里做一番天地罢了……其实那时候有人和我说,说我父母不在,无家可归,你是不能休我的。我想着你都是相爷了,想必衙门也和你沆瀣一气的,所以也没理,就想着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偏要过好给你看。”

许宁默然了一会儿道:“那时候是我的不是,总觉得你文墨不通,脾气古怪,妇人不懂朝堂大事,又一点温柔体贴都不知,只会争强好胜目光短浅,言语刻薄说话总会吵架,所以事事都懒得和你解释,若是当初和你说清楚,大概你也会安分回乡,也许能过好日子,不会遇到那些事。”

宝如其实隐隐约约知道许宁前世是怎么看自己的,如今听到许宁这般明白说出来,还是觉得有些难堪和愤怒,转过头咬了咬唇,冷冷道:“我知道,你不过是不爱我罢了。”

许宁知她又在意上了,前世那些经历,都刻在了两人心头,让他们两人无论怎么重生,如何修正着自己的思想行为,仍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前世的烙印,他伸手去拥抱她道:“你别在意,我那时候是真的不懂事,两人相处,对方的态度其实是自己态度的反映,我给你的只有冷漠和忽视,你自然还给我刻薄和怨恨,然后两人彼此影响,总之错都在我。”

宝如笑了下,许宁温温存存过去轻轻嗅着她身上的味道道:“我这些天又调出来一味香,你应该喜欢,花了四十多种香料。”过了一会儿又道:“你想家的话,过些日子我安排人送你和孩子回乡探亲,如何?”

宝如喜道:“那最好不过了。”许宁心头有些酸,自己毕竟有朝事在身,去不成,想到妻女儿子都离开自己,免不得有些郁闷,低声道:“回去之前,你总该犒赏犒赏为夫,莫要让为夫打饥荒啊。”

第116章 安阳之死

自从定下回乡,宝如便每日兴兴头头地收拾行李,购买京城的东西打点着要拿回去送礼,连淼淼和荪哥儿都会问武进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宝如便绘声绘色说起那边的风景名胜,又许诺无数好玩的点子,两个孩子听着越发向往,每日里说的都是什么时候回去的事,许宁看在眼里,心里一想到宝如离开孤苦伶仃的日子,便有些难受起来。

没想到即使是这样,一件猝然发生的事情让宝如回乡的打算落空了。

安阳大长公主死了。

这是前世没有发生的事情,前世虽然安阳与卫三郎的奸情被发现,也就是臭名昭著,太后申饬过罚过扣了些爵田享邑,卫云祥被卫国公家法狠狠打了一顿,后头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安阳作为一个无人管束的寡妇公主,还是过得很自在的,可并没有这样,早早就死了。

对外称只是急病,宝如听到此消息的时候,却整个人都懵了。

许宁晚上回来和宝如说此消息的时候,脸色也很是难看:“并不是急病,她腹内有了孩子,已一月有余,称病去了庄子上养病,开了堕胎药,结果不知谁在药里动了手脚加了附子,下红不止转为血崩去了,官家拿了她身边的女官侍女及诊治的医官拷问,暂无头绪,真是耸人听闻的丑闻,没敢往外说,官家找我去问的时候,我也觉得很突然,前世并无此事,官家十分重视,再三问了和前世不同的地方……”

宝如猝然看向,眼里都是吃惊,安阳大长公主想必前世也是和如今一样风流度日,然而唯有一处不同,便是她的情郎卫三郎,娶的人不同了。

许宁沉声道:“我也想到此节了……官家一再追问细节,却是对此事颇为恼火,倒是要查明此案,只是此事不好对外宣扬,此案他未交给三司,却紧急调了裴瑄进宫,让他协助永安长公主密查此案。如今已下了旨让裴瑄调任公主府侍卫长。”

宝如吃了一惊道:“让永安长公主暗访密查此案?”

许宁道:“永安长公主少有慧名,曾替太后断过几桩宫内悬案,太后地位尊贵不便出宫,祝皇后又已有孕在身,此事事涉皇家名声,又有奸事,只能让永安长公主主查,调裴瑄协助永安长公主,一是裴瑄武艺高强,精于探查,又于市井中熟悉,再者,也方便与我随时交换所查的情报,此事,官家也命我多多留意,事虽小,却与前世不同,若是事情发展不同,那我所预知的东西,就不一定准确了,官家显然也怕有什么干系。”

宝如心下也明白,如今官家步步筹谋至今,自然怕一朝生变,只是,她微微有些生寒道:“会与宋晓菡有关么?”

许宁沉默了一会儿道:“此事官家已派人暗访,那日卫三郎与三奶奶,都在家中服侍弘庆大长公主,有弘庆大长公主亲口说的,只是到底如何,还要细查,此事又不能明着查,否则真相实在太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