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怨偶(147)+番外

侯行玉其实伤口疼得厉害,看宝如坐近过来清香袭人,忽然觉得伤口也没那么疼了,只道:“甚么忌讳都没有,我都不讲究这些的,我和你说过,不知道你还记得我吗?我上次在井边哭,你给了我一包糖,让我想开些,如今伯父待我极好,也不勉强我改口,只是给我做好吃的好穿的……你说得对,兴许忍一忍事情就变好了。”

宝如听他说着孩子话,忍不住笑了下道:“很多事情当时觉得非常非常重要,仿佛天塌下来了一样,觉得什么都比不上那件事重要,隔了很久很久以后回头一看,只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好笑。”

侯行玉心愿得偿,十分喜悦,和宝如絮絮叨叨说着家里从前过得怎么样,如今伯父待自己怎么样,这些时日他得了从来没有的满满幸福感,又能和这位漂亮的夫人诉说,更是几如在云端中一般。

侯行玉一口一口将那药喝完,宝如看他如此乖顺,心中那点前世带来的仇恨和怨愤都很难再迁怒,拿了一颗蜜煎樱桃给他以解苦涩,侯行玉看宝如桃红色广袖下露出的玉白手指捏着鲜红樱桃,灯下美得教他惊心动魄,只觉得平生从来没有吃过这般甜的樱桃,看着宝如的目光不免带上了一分孺慕。

外间许宁与侯云松进来,看到如此,不免各有思忖,一个醋意翻腾,一个则庆幸许夫人颇会照顾人侄子养伤正得其所,却都面上若无其事,纷纷安排车辆下仆,分派人手报信,收拾行李收拾院子,一时忙乱,宝如便起身告辞,先带着孩子回家去收拾院子,侯云松则回外宅收拾侯行玉的衣物及伺候的小厮,道晚点亲自送去许家,许宁则留在宝津楼带着侯行玉一同缓缓回家。

这夜分外忙乱,宝如一直脚不停歇分派仆妇收拾了一间客房出来,却是许宁特意吩咐的,和裴瑄住在一个院子内,宝如心下明白,这却是许宁的不放心处了,让裴瑄与他一个院子,自然能就近观察。

只是无论怎么看,眼前这位肯奋不顾身救个三岁稚童,能被下仆三言两语就哄骗辖制住,为了一颗糖能念着人,说话脸也要红上几分的腼腆少年,实在不可能是个坏人。

宝如心中不觉有些矛盾,自己前世杀了他,这一世却承了他的恩,却又不知该当如何与这人相处,看如今他看自己目光虽然孺慕,却并无淫邪之意,纯真坦荡,少年那种直接而坦荡的渴望亲近,并不令人厌恶。

侯行玉到的时候,侯云松也专程送了他的行李过来,看了宝如收拾出来的房间里,寝具家什算不上名贵打眼,却都洁净舒适,旁边住着的又是御前带刀侍卫裴瑄,因着偶尔会入宫应差,侯云松也见过,心下又更是满意,这两人一文一武,人物矫矫不群,年轻有为,皆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如今侄子能与这些人比邻而居,耳濡目染,再得到些指点,怕没有个好前程?

所以说好人有好报,几个侄子里头,只有这个大侄子看似拙短,却为人踏实,心底纯善,他当时就是看重这一点,他要过继侄儿,自然要个知道念恩仁厚的,若是过继个白眼狼来,来日怎么相处?如今看来果然心善自有福缘,虽然从前觉得这侄子太过懦弱了些,要想法子让他多拿些主意刚强些,只是自己也是个伺候人的,难免平日行事带出来些谨慎低微来,如何能教侄子刚强正气?如今这许学士与裴护卫,一个学识渊博,仪态风雅,一个正气凛然,仁义豪侠,侄子若是耳濡目染,学到几分,也是他的福气际遇了。

他念及此,心下更是炽热,想着要交好许宁,无论如何也要为自己侄子铺出一条锦绣路来才是。安置侯行玉歇下后,便与许宁去了书房——少不得暗暗给许宁说了些宫中秘事,再看许宁神态,仍是和气得很,却听得十分仔细,偶尔还会问几句,说话却点水不漏,绝不褒贬任何人。他心下洞然,越发觉得此人交得值,观其人行事说话,只怕来日位列三公,出将入相,不免又多了几分真心,拉着许宁低声道:“皇后娘娘如今十分贤德,却是正给皇长子殿下物色老师,许学士若是有心,侯某可建言一二。”这皇子师却是许多大儒求之不得的美事,一则说明学问得到了皇室的承认,二则即便皇子不能上位,只要未参与谋逆,也绝不会连带到老师身上,即便告老致仕,也因当过皇子师,会有多少学子趋之若鹜来请他指点讲学,断不会日子过差了,是个造福子孙的事,更何况如今是皇长子的老师,这位很可能是未来的皇太子,甚而登基为帝,到时候曾为天子师,那可是能青史留名的,可以说侯云松是抛出了一个极有诱惑力的筹码,算得上极有诚意。

许宁面上含笑道:“本朝大儒名士无数,小子微末学识,比之列位大学士,正如萤火比之日月,何德何能,堪当太子师?”神情淡淡,全无一丝该有的激动之色。

侯云松心下微微一顿,不敢相信这样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他居然毫不动容,心念数转,试探道:“如今虽然宫中贵妃娘娘十分得宠,却膝下仅有公主一名,官家待皇后娘娘十分敬重,对皇长子也是十分关切的。”

许宁微微一笑:“并非许某不识好歹,辜负了公公美意,实在是……说句私底下的话,公公莫要怪我轻狂,皇后娘娘,恐怕在皇长子师上,自己是拿不得主意的吧?”

第108章 春摘榆钱

侯云松听到如此狂悖之语,惊得目瞪口呆,许宁含笑道:“公公不嫌弃,许某也说几句心里话,还望公公勿怪,娘娘如今在宫里,上有太后官家,外有群臣,皇长子师一事上,只怕她做不了主的,到时候白白让公公忙一场,得不偿失,许某年纪尚轻,学问也不过是微学末进,实当不得皇后娘娘厚爱。”

侯云松哑然,心知许宁说的话倒是实在话,不免有些怅然。

许宁笑道:“公公莫要嫌许宁交浅言深,我也是真心替公公着想,娘娘一贯是要做个贤德人的,若是如今做不了主,还非要强出头推出人来,到时候倒要让侯大人无端遭人怨恨,倒不如韬光养晦的好,如今太后曾垂帘听政过,朝中也颇有几位大人信服她,也还年轻得很,只怕皇后娘娘要熬到皇长子出头,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我劝公公还是多想写法子领些有进项的差使,为行玉积些家事倒是真的,犯不着去搅合这些事,与人争这肥肉吃。”

侯云松沉吟许久,才拱手对许宁道:“许学士一言,惊醒梦中人,实乃金玉良言,侯某感激不尽,今日夜深,不敢再扰,先告辞了,改日再登门请教,小侄还请多多照应。”

许宁含笑道:“只求公公不嫌许宁妄言便好,大家都是为了孩子,不得不稳妥起见,还望公公海涵。”

这句话俨然将侯云松当成一样都是为孩子着急的亲长,说得侯云松心里极为熨帖,宦官心中大多自卑于没有后代,他这些日子办了过继的大事,侄儿待自己也算得上亲昵,未来却仍是觉得空落落的并没有着落,然而今日这事一出,虽然侄儿受了伤,却意外结交了一名文臣,虽然笼络不成,却难得坦诚相待,对侄子更是颇为上心,他仿佛感觉到了侄子的前程光明一片,而自己年老也算有依有后,于是与许宁拱手道别,各有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