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宦(156)+番外

双林一怔,笑道:“王爷不怕我和海狼跑啦?”

楚昭伸了手轻轻描摹他的眉眼:“你替孤去看看海外,也挺好。”

双林心中一暖,仰头又亲了亲楚昭嘴唇,才低声道:“不去了,我陪着你。”

楚昭笑起来:“想去就去。”

双林道:“海上确实意外多,加上条件简陋,缺少淡水,十天半月都在船上只看着海,对着李二那样的莽汉,细想想脏得很,必定容易生病,也乏味得紧。那海外风光,只怕也都是些蛮人蛮俗,没什么好看的,不去也罢,还不如留在藩地里,要山有山要海有海,还有草原可供驰骋,最重要的是,还有王爷陪着。”他轻轻一叹,感情的事,其实就是在各自身上都绑了镣铐,因为彼此多了责任,感情可以既是束缚,也可以是互相支持,可以是互相给予,也可以是互相交付。

楚昭听他开始还仿佛一本正经地分析,后头却有了些真情流露,知道他却是真心所思,心里微微感动,低了头抵着他的额头笑:“最重要的是有王爷亲自伺候,是不是?”

双林嘴角噙着笑:“王爷伺候得是比一般人要好……唔……”剩下的话却被楚昭惩罚一样的咬了回去,楚昭狠狠吮吸了两口:“可别看着本王好性子,就敢试试别人,嗯?”两人在小树林里厮磨了许久,回到船上的时候,两人衣服头发上都是沙子,双林替他抖了半日,结果到晚间洗浴的时候,到底还是又洗出了不少沙子来,连地毯全都得换过,跟着伺候的英顺都忍不住给双林翻了几个白眼。

自入夏起,天气异常,京畿之地一直大旱,元狩帝命太子楚昀带着百官祭天求雨过几次,却始终不见雨落,渐渐京城里便开始有了流言,道因为太子非嫡长子,不符合高祖皇帝留下的规矩,贵贱无序,其位不正,阴盛侵阳,上天示警所致。

楚昀大概也是慌了阵脚,没多久朝廷忽然有大臣上疏弹劾,道是肃王楚昭拥兵自重,日练兵马,开矿鼓铸,锻造器械,暗存硝磺,广征关市,互市茶马,疏河修港,又遍布私人于水陆要冲,各省提镇多有心腹,部下将士勇健善斗,又于朝中交好大臣,互通声气,广布党羽,朝政巨细,可以旦夕密报,部属私充富商,又私市私税,实有异心,请皇上重视藩属之害,行撤藩之事。

此弹劾之章一上,朝廷哗然,元狩帝接了弹章,却也没什么反应,只降诏切责,让肃王反躬自省,静思己过。

楚昭接了圣旨,也立刻上表剖白,痛陈自己所为皆是为了藩地百姓民生,固守边疆,条条反驳,力剖清白,又反斥朝中奸佞,谣言中伤亲王,离间君臣父子之情,罪该万死云云。

这么一来一回,京中和大宁两地情势陡然紧张起来。

第109章 撤藩

十月,早已筹备了许久的肖妙妙的婚事经历过繁复的提亲纳彩送嫁妆铺新房等环节后,终于到了正日子。

那日雷府张灯结彩,肖冈亲自背着肖妙妙上了花轿出了门送了嫁,人人都知道雷府七少爷迎娶先皇后亲封的钟秀乡君,肃王亲自做的大媒,又有从京里押运过来极为丰厚的一百抬嫁妆,个个都艳羡不已,暗自揣测雷家果然深得王爷宠爱,居然牵线给了这样好的一门亲事。

而即使是在藩地里“反躬自省”的肃王,也亲自出席了婚宴,为一双新人送上了不薄的礼物。大宁藩原本在朝廷削藩的阴影中这些日子有些压抑的气氛,却也在这场盛大的婚礼里冲淡了许多,一派和气祥和。

婚事后,雷云果然悄没声息地分了家搬出了指挥使府,住进了自己置办的小宅子里,接了自己母亲出来奉养。

回门的时候,雷云亲自陪了妙妙回了宅子,肖妙妙挽了妇人发髻,穿着鲜红褙子,气色极好,光彩照人,肖冈再次没出息的眼眶通红,拉了雷云和双林饮酒喝了个酩酊大醉,还拉了雷云的手道:“赶紧早日开枝散叶,多生几个孩儿,最好俩年抱仨,千万留个孩儿姓肖,我义父在天之灵定然含笑,我将来也能去见义父了。”

雷云只是傻笑,肖妙妙恼怒道:“大哥!你当我是母猪呢!

双林拿了酒杯抿着嘴唇笑,妙妙道:“二哥也和大哥一样是一丘之貉!”看雷云和肖冈又喝得热闹干脆猜拳行令起来,受不了,又扯了双林说悄悄话:“二哥您还是也给大哥掌掌眼,让他早日娶个嫂子才是。”

双林仔细打量着妙妙,看她双颊泛红,眼睛犹如春水一般,可见极是满意才也希望自己哥哥也早日成婚,心里也十分替她高兴,笑道:“我也不认识几个女子,教我如何看?我看如今轮到你来替你哥哥操持这事才是。”

妙妙皱起眉来,也有些烦恼:“我也才嫁,雷家的女眷我都还没认全呢。”双林又又对她道:“如今可不怕婆婆不好相处了吧?”

妙妙道:“婆婆极温柔和气的,待我特别好,只有嫂子们有些难相处,但是我身上有着乡君诰封呢,她们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双林笑起来,心里也十分开心。操办完肖妙妙这事,双林也并没有得闲,而是将手下的生意全都收缩了起来,并一连数日都留在了王府里。

京里的情势越发紧张起来,仿佛作为一个引子一般,京里开始接二连三有朝臣上书,历数藩地为祸,并不止针对大宁藩,还牵扯到了蜀地的蜀王私铸银钱,云南的昆王与喇嘛私下交通,囤集军马,桂王则又多有横征暴敛,为祸藩地,逼死良民,强抢民女等不法事……如此林林总总,最后居然没一个藩地是没问题的,各地藩王人人自危,惊疑不定,各不自安,朝中则相互攻讦,而元狩帝则一直没什么大反应,态度十分耐人寻味。

楚昭日日也召了幕僚属官来商议,京里的邸报每日都着人抄了加急八百里送来,每日楚昭都商议到深夜才回寝殿。

“我怕父皇也有想削藩之意。”楚昭对双林有些忧心忡忡道,“各地藩王,不受节制已经多年,从前父皇教我政事之时,就对宗室分封藩王有些不满,但那时高祖的祖制,边疆若是削藩……那朝廷必有足够的军制来支撑才行。否则边疆不保,况且诸王经营多年,便是削蕃,也该徐徐图之,逐个削撤,如此忽然,必生大乱,到时战乱不息,牵连甚广,殃及民生,这么冒进,不像父皇一贯作风,父皇一贯是图谋长远,从前也一直教我忍小岔而就大谋……”

双林默然,只能安慰楚昭道:“至少矛头不止对准你一人,怕是有人搅混水借机生事罢了。”

楚昭心情颇为沉重,朝局如此,反叫人看不清楚局势,眼看万寿节又将到,楚昭命人准备寿礼,京里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元狩帝病了,病逝还颇为沉重,已不能视朝,有诏命太子监国。

楚昭忙上奏朝廷,请诏入朝,为父皇侍疾,却未被允许。

楚昭更是沉默,直到十一月间,事情越发诡异起来,元狩帝连日不朝,忽然禁中传出旨意,诏令尽撤全藩,并命六部重臣各持敕谕,赶往各藩地,会同该藩及督抚商榷移藩事宜,各地藩王接诏即日,需即刻移交藩地事宜,带领家小,回京安置。

上一篇:秋遇花开 下一篇:深宫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