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宦(107)+番外

楚昭微微蹙眉,却也知道此事绝难,否则也不会这望海堂被毁数年,也不能有人重建,这无虑山山势险峻,若是不强征民伕,只有以利动之,然而这样又必然涉及开支增大,他是主持修建过园子的,自然知道在这般绝峰顶上修建建筑,所需费用和民伕都绝非一般建筑可比,他没有一口答应,而是谨慎回答:“小王必将尽力而为,姑且一试。”

洛文镜上下打量他一番,含笑道:“如此,小道便静候殿下佳音了。”说罢居然飘然而去,不再理会楚昭。

洛文镜走远后,雷云已是十分不满道:“此人无礼倨傲之极,而且提的要求如此苛刻,殿下也太好性子了,居然如此容他。”

何宗瑜却皱眉想了一会儿道:“殿下,重建耶律倍望海堂,此事若是办成,不仅能大兴此地文风,算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此外此事若是传入京里,也对殿下有好处。此计其实甚妙,只是这如何能做到不加税不强征民伕就修建好这望海堂,还需仔细周详。”

他说得含蓄,众人却都明白,耶律倍当年隐居在闾山,一直隐忍退让,又有个让皇帝的美名,重建耶律倍的望海堂,自然是从另外一方面含蓄的表明楚昭甘心退让,淡泊明志的意思,这样自然能让京里的其他人甚至是还在皇位上的元狩帝放下戒心。

楚昭点了点头,本想再说什么,一眼却看到双林虽然一声不吭站在租后,一双眼睛却早看出窗外头,显然外边风景更感兴趣,心下暗笑,便带了人走出望海堂,道:“难得登顶,我们不妨再游览游览,四处看看。”

一行数人边走边游览,果然看了不少景色,又走到一处阁台处,上书观音阁三个字,何宗瑜笑道:“这想必便是那耶律倍的宠妃高云云所居之处了。”

雷云奇道:“这人在这里住还带了妃子?”

何宗瑜看他有兴趣,也乐得讲故事:“高云云猎户出身,又是汉女,传说因在闾山中射猎,与当时为太子的耶律倍相识,耶律倍见之忘情,便要纳她,高云云却不从,从闾山逃出,耶律倍念念不忘,四处追寻,在龙城找到她,再次求婚,高云云再次逃了,后来耶律倍又找到了她,却不敢再惊动她,直到某日高云云射雁落地,被耶律倍拾取落雁归还于她,高云云才终于感其痴情,嫁给他做了宠妃,之后一直陪着他隐居在闾山,又陪他离乡背井,弃国远走。”

一个侍卫听了笑到:“这故事不通,耶律倍一国太子看中平民女子,哪家不是兴高采烈立刻将女儿送到太子身边,居然还三番四次的逃?不信不信。”

雷云插嘴道:“齐大非偶,又不是做正室,而且汉女多少对嫁入契丹族大有顾虑,心存疑虑也不奇怪,逃了也正常,倒是那耶律倍会再三追一个弃他多次的普通女子,这才是不真之处。”

侍卫打趣道:“兴许是得不到才新鲜?”

何宗瑜笑道:“也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不过耶律倍的确王妃宠妃都是汉女,身份低微,若是当时娶了萧氏为后,只怕也不至于丢了皇位。”

楚昭本也是含笑听着他们说话,听到这句插了句嘴:“若是因为娶了萧氏才得的皇位,那皇帝当来又有什么意思?不过任人摆布的木石傀儡罢了。”何宗瑜轻轻咳嗽一声,却不再说此话题,又指着别的地方说起话题来,双林开始有些不解,后来却恍然想起元狩帝可不就是娶了母族的人为妃,还有先怀帝,楚昭这话却是有些讥讽君上之意了。从前在京里的时候,楚昭言谈举止谨慎非常,哪怕私密场合,也从未对元狩帝有过一字一句的指摘,如今就藩日久,终于微微露了些端倪。

作者有话要说:耶律倍的事大家可以百度下,这人也真的是挺悲剧而戏剧化的一生,父亲宠爱非常,自己文武才能俱佳,却因为父皇突然死亡,母亲的偏爱,不得不将皇位让给弟弟,然后被猜疑多年,背井离乡,后期性情大变,乖戾好杀,才38岁就死于乱兵,偏偏他的子孙后来都当了皇帝,他的一生写起书来真是够一本厚书了,很唏嘘啊。

第76章 冬运

无虑山回来后没多久,倒霉的双林便接到了监造望海堂的差使。钱和人倒是都给了,可惜要以不劳民伤财的标准来看,这点钱调度的余地实在太小,王府的工正所倒是要听双林差遣,只是这差使太难,双林和工正所商量了,也不过是先命了几名擅长造园修楼的清客上山去踏勘了一番,做了个大致重建的图样出来,然后便草草做了个工程预算。

回来后双林听说此事是何宗瑜给楚昭提的建议,找了何宗瑜道:“先生竟是专门坑小的吧?这样难的事就交给小的,这哪样不要钱?而且这望海堂建起来后,将来的收益还是归的王府,怎么算我这边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王爷禄米一年五万石,加上小世子的,不过刚刚够两位主子花用罢了,藩地官员、王府属官,个个都是爷,教小的如何做这无米之炊?”

何宗瑜笑道:“小公公手腕利害,这也是殿下倚重你,再则……”何宗瑜脸色变得正经了些:“我这也是为你好,正要借这一桩差使,将这王府上下的事都统起来,为王爷立一立威才是。你是王爷身边心腹之人,也当为王爷打算一二,你年纪轻轻,正该用些心。就藩这些天,我冷眼瞧着,你似乎只顾着外边,藩王不许经商,我猜着你多半外头经营着殿下私底下的产业,但这王府的事,因喜公公固然掌着,他虽忠心耿耿,却不善经营,规矩上是好的,如今王府是井井有条,却一味守成,缺乏灵活机变,若是殿下只一心在这藩地,那自然无所谓……只是若要谋更大些的布局,却就不能尽于此了。”

双林默然,何宗瑜道:“你毕竟是内侍出身,始终都是要在殿下身边才有前程,如今为何倒似一直疏远着殿下?殿下并非那等猜忌多疑之人,宽厚仁慈,待旧人又分外长情,你合该多在殿下身边伺候,将来谋个好出身。”

双林笑了下,没说什么,自回了住处,拿了预算、图纸,大致需要的材料,估算的工期、工程量、民伕量等,日夜谋划了数日,连半夜有时候想起一个点子,便起身点灯画了,第二日起身看了看,又觉得不妥,再次涂掉,如此数日忙碌。

这期间元狩帝万寿节,因思念儿子,下旨让楚昭进京贺寿过,因着望海堂重修这事,楚昭也没带双林,只带了因喜、英顺上京,更合了双林的心,乐得不必再进京。

等到楚昭从京里回来,已入了十一月,辽东已下了大雪,冰冻三尺。

双林带着人在闾山上,看着冰天雪地之下,民伕们在事先用水浇出来的冰道上,利用每一里地就事先架好的滑轮拉着板车,运载着沉重的石材、木材往上推送。

洛文镜穿着一件白色大毛道氅,哈着气站在双林身旁看了一会笑道:“小公公真是足智多谋,这冰道运输一事,虽时常有人利用冰河面运送木材,却从来没人想过能在山道上浇设冰道,利用滑轮来运输石材,加上木材又可就着闾山就地取材,明年开春冰雪融化,这望海堂想来还真能建起来了。”

上一篇:秋遇花开 下一篇:深宫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