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2614)

陈德朝不是好人,陈安也不是个有本事的,犯不上搭上一辈子。

史丽娜没言语,却悄悄的把钱装起来了。哪怕报名去的时候被陈安打的鼻青脸肿的,她也没再叫陈安碰一下。

她以为跟陈安结婚,生活的不如林雨桐,但至少也不会太差。金司晔高中毕业,可陈安也农校毕业了。两个人都斯斯文文的,这结婚之后,应该也是一样才对。

可真等结婚了,哪里一样了。

住的那么近,她在后院能听见那两口子在天黑之后,偷摸的打篮球。她在侧门口看见过,两人打着篮球,一会子一个抱着另一个耍赖,一会子一个又蹦到另一个背上大笑。她去挑水的时候还看见两口子带着孩子在打乒乓球,一会子爸爸抱着孩子,一会子妈妈背着孩子,那是打球吗?那是玩耍。

或者是在天气好的时候,两人带着孩子出来遛弯。男人抱着孩子,女人在边上跟着。然后三口不时的停下来,跟碰到的熟人说话。

她想,要是没有这样的人比对着,她也会跟其他的乡下姑娘一样,嫁个汉子,这一辈子就再也不想其他了。愁也是他,苦也是她,打不离,骂不散。

可见过了,又怎么能甘心呢?人跟人难道不一样么,我为什么非要跟他绑着过这样的日子?

所以,飞吧!我有我的人生,背信弃义也好,为了前程抛弃丈夫也罢,我为我自己的人生负责,何错之有?

是啊!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不管是乡下的知青,还是跑到城里各种请愿的知青,都慌了。尤其是同伴中有人因为高考返城了之后,就问谁不慌。

车子进了省城,看到好些结伴而行的年轻人,这都是还在想办法往城里跑的。

穿过半个城区,韩翠娥认识这个地方,“以前我也常来这里……那边原来有一家做牛杂汤的,特别好吃。我记得那一年,我吃了牛杂汤回去,碰上你爸跟少东家要出门,我身上的那个味儿太大,你爸还问,这是去哪吃的牛杂。后来,我还带你爸去了一次!不知道还卖不卖牛杂汤了?”

没见着,应该是不卖了。回头买些生牛杂回来,自己做吧。

等车到了门口,林温平和周红谷就迎出来了,桐桐还没下去呢,就见林心和王东亮从里面也出来了,“赶紧的,炉子升起来,炕也烧好了。”

这边的钥匙早前就给了林家一把,叫抽空来拾掇拾掇。

谁知道拾掇的这么好,里里外外干干净净的,甚至窗帘门帘炕围子都给布置上了。

周红谷不好意思的笑,“都是工服,你二姐夫的厂子发的多,旧的也多,我给洗了,改了改能用。”别嫌弃就行。

桐桐前前后后的看,“后面天井棚起来了?”

林温平点头,“棚起来了,你二姐夫找的料,我俩得空给棚起来的。挡风挡雨,留着缝隙透气,住着也安全。”

用心了!当真是用心了。

第1555章 岁月流年(82)

这个家里最叫桐桐觉得舒服的是有了自来水了。

原来这院子里一直不住人,所以一直也没把自来水给引进来。而今呢,是王东亮找了人帮着给弄进来了。厨房给接了一个,院子里也还有一个。

桐桐就一再感谢,这个安排可太贴心了。

林心把一大盆的烩菜从厨房往出端,朝桐桐翻白眼:“谁跟谁呢,说什么谢谢谢谢的,哪那么多谢谢。”怼了桐桐,又喊金镞,“我的大外甥呢?来吃饭了。姨妈喂你好不好,我们吃煎蛋。”

三岁的孩子了,早已经满地跑了。周红谷是怕搬东西撞到孩子,反正是抱着不撒手,金镞也由着姥姥这么抱着。

这么大的孩子早能自己吃饭了,一个人用勺子吃的也挺好的。

结果姨妈说要喂他,他也可好脾气了,特别乖巧的坐在小板凳上,小口小口的吃着在大骨汤里泡过的煎蛋。

林心一边喂孩子,一边朝外喊:“先吃饭,吃了饭再收拾,过会子凉了。”

其实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家具一摆,炕上一铺,衣服之类的先塞到柜子里,这个不能急,得慢慢的归置。

只是打眼这么一看,住着就没问题了。

城里这地方,烧柴火是不容易的。烧炕还是用的木渣,在杂物房里堆着一袋子一袋子的。这是四爷早弄来堆着的。但是做饭呢,要么煤油,要么煤球。家里是两种灶都有,煤油需要票,煤也是需要票的。这玩意烧起来也挺费的。

桐桐一低头,看见案板下面摞着几百煤球,都堆满了。她出来的时候问正洗手的四爷,“你啥时候又叫人送煤球了?”

哪里有煤球?

四爷才要问,林温平就说,“我买的!家里有孩子呢,烧暖和些。那边平时就我跟你妈两个人,白天家里都没人,也都在单位吃饭,没啥用煤的地方,攒下些煤票。天还冷,紧着这边用,给娃烧暖和。”

桐桐:“……”他们应该是觉得自己和四爷要上学,以后没有工资,还有老人和孩子要养活,所以,经济上应该是不宽裕了,想着要补贴一些。

可这种又怎么解释呢?说有积蓄吗?林家知道用一千五跟金中州那边断了关系了,但他们不知道这钱桐桐已经给朱有为了,不好拿到明面上的钱,桐桐咋跟他们说呢?紧跟着又花了六百买了这个院子,而后又花了两百修整院子。这在他们看来,就是再能干,而今也拉下饥荒了。

人家叔叔那边补贴了不少了,不能再叫人家补贴了。怎么办呢?他们就觉得,他们现在没有负担了,三个闺女都嫁人了,儿子也有工作能养活自己。那他们挣的,当然要补贴负担重的子女。

现在就只桐桐的负担重,两人还要上学,这是万万不能耽搁了的。所以,就得紧着这边照看。

事实上,自从接了这个报喜电话,两口子那真是在单位就高兴的哭了。那一整天都是,周红谷不能见人问,一问就笑,一笑就流眼泪。

晚上两口子高兴的睡不着呀!

林温平就说,“以前就咱俩的工资养活一家子,不也一样过日子的。往后还一样,俭省着些,肯定不能叫咱大孙子受了委屈。”

周红谷就说,“我都想把孩子接到托儿所。白天在托儿所,晚上我带回来,那么大了,娃又乖,费啥事呀?周末了,把娃送回去就行。后来想了想,这么也不对!

这不是把亲家母挤兑的在城里呆不成了吗?再说了,娃猛的不见熟悉,也害怕呢!

我要一提,跟老太太当年不言不语的抱走桐桐有啥不一样?这话还是不能说,再难,当妈的能见娃,娃见天的能见妈,那就是好日子。咱看着辛苦,熬人,但问桐桐去,她只怕是宁肯熬着,也不愿意叫娃离了家。”

嗯!不能提。等娃大些了,愿意住外家了,带回去住几晚上行。这么小的,还都太生,可不敢提。

周红谷就又说,“桐桐现在每月还给她姑五块钱呢,这钱也不能不叫给,不合适。咱俩的工资……每月能腾出三十块……给了就怕桐桐都不见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