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的懒媳妇[七零](96)

但起码还有将近十年的时间。

小姑韩丽有了这份工作,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和票证,找对象什么都容易了,去了婆家也有底气。

沈宝珠说完自己的决定后,最高兴的就是韩丽了。

她一把过来抱住沈宝珠的手臂晃了晃笑道:“谢谢大嫂,我以后肯定好好工作,替你和大哥孝敬家里。”

韩母愣了会后也觉得高兴,供销社这份工作实在难得,媳妇最后决定给闺女而不是给娘家那边,总归是好的。

宝珠说的话也有道理。

小丽没嫁人之前发了工资和票证都是交给家里,这份工作又是宝珠给的,那就等于老大和媳妇给家里的钱。

反正家里钱够用就行,老大夫妻俩到了部队那边自己过日子也要用钱,每月寄五块钱回来也是够了的。

韩父韩母对视一眼,笑着答应了沈宝珠的提议。

韩川看着媳妇,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小妹得了这份供销社的工作后能有多少好处,宝珠的心意他都知道。

至于提出要减少给家里寄的津贴,宝珠昨晚也和他商量过的,合情合理。

见公婆都答应下来,沈宝珠和韩丽约好下午去供销社办理转让手续。

于是因着供销社工作落实好的事,大家都挺开心,只有韩家小叔笑得有点牵强。

韩家转让供销社工作的事,周云梦看过原著自然是知道的。

她看小说的时候喜欢翻评论区,读者们当时都在说这段剧情很爽。

女主去部队随军,处理供销社这份工作的时候既报答了小姑韩丽,又减少了之后婆家的影响,不用每月寄十几二十块回来。

原著还特意用了一两百字描写小姑韩丽得到这份工作后的好处,以此突出女主的知恩图报,读者看了直呼:帮助女孩子改变命运最好了。

当然这会周云梦也不在意这些。

这会她在超市里,刚去生鲜熟食区拿了根烤肉肠吃。

之后到超市收银台那,看着屏幕上显示的第四段文字剧情,一想到即将完成这段剧情,解锁第四个分区,她就高兴。

第四段文字剧情就是关于随军的。

原书中沈宝珠跟着韩川去随军,这事全村都知道,人人都说夫妻俩感情好,到了部队那边又有房子住,多好的事啊。

自然而然的,就顺嘴讨论起同样在部队里当兵,年纪轻轻已经是团长的林津平,比韩川还要高一级,那要是在部队申请房子,肯定更容易批下。

但林津平他媳妇就是没有去随军,懒在婆家什么都不干。

这么一对比,更加显得沈宝珠和韩川夫妻俩感情好,顾着男人的事业特意跑去部队随军。

而原身则懒到极致,懒到离谱,连去随军都不愿意,一点也不顾自家男人。

这段剧情对周云梦来说,反而是最顺心最容易完成的。

她自己本来就不想去随军。

不像前面三段剧情,得特意跑去地里晕倒,得特意坐牛车去偶遇女主,得特意在林津平回家时找他吵架。

周云梦在超市里待凉爽了,出来坐在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信纸和钢笔,终于有心思要来写稿了。

林津平在家这段时间,她彻底放假,完全没碰过纸笔。

这会转着手里钢笔构思下要写的故事大纲,转着转着周云梦忍不住就笑了。

她突然想到,之前自己隔三差五写文章就像是在忙事业,林津平在家这段日子自己就是在谈恋爱,享受恋爱中的美好。

谈恋爱就是搞事业的调解剂,叫人放松心情的。

等林津平回部队了,自己又重新投入到事业中。

虽然说这事业很轻松,她做着也喜欢,但谁也不会拒绝份让人心情愉悦的恋情。

周云梦摇摇头不再想,专心构思大纲。

午休醒后,周云梦出来倒了杯水,见林母抱着小米要出去,不用多想,就知道是要去巷子岔路口那家吹风闲聊的。

为了让第四段文字剧情顺利完成,周云梦喊住她:“哎娘,之前村里那些人是不是有问你我去不去随军的事啊?”

林母愣住,不知道老三媳妇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件事。

她点头笑着说:“嗯她们最近在聊韩川媳妇去随军的事,就有顺嘴问过我。”

“不过老三和我说清楚了,你们夫妻俩那样的安排就很好,想在家就在家,想去部队看老三就去部队看老三。”

随军这件事,林母觉得自己还是得表下态度,免得回头老三媳妇觉得她心里有不满。

周云梦点头:“嗯我和津平是这么打算的。娘你去那边和人聊天,再有人问起我随军的事,你就直说我不想去随军。津平在部队分配房子的事还没定下来,就先别说着先。”

林母听了不解。

申请房子的事没定下来先不说,她是知道的。像韩川家也是等部队那边分配好房子,媳妇要去随军了才在村里说的。

而且老三媳妇惯来是个爱低调的,讲究闷声发大财,连写文章赚钱的事都能忍着不说,像这种能在部队分配房子的事不说也正常。

但是直接说不随军……那些婆娘听了后私底下肯定又得编排老三媳妇懒啊什么的了,老是拿老三媳妇和韩川媳妇比。

见老三媳妇坚持,林母不理解但到底是应了下来。

反正老三媳妇做事情总有她的道理的。

这天,韩川和沈宝珠早上提着大包小包,在韩家父母、小姑小叔的送别下,走出清河生产队,往市里火车站去。

这一去,就是新的开始。

这一去,自然也落在村口那些闲着没事聚在一起聊天的老太眼里。

而且村口这些老太,和巷口岔路那家聚在一起的老太,消息是互通的。哪里聊了什么事,哪家的八卦,她们都知道。

像这会看到韩川领着媳妇去随军,大家又开始聊了。

“哎韩川和他媳妇夫妻俩,结婚两年一个在村里一个在部队里,真正住一起合计起来可能还不到一个月。现在去随军了,夫妻俩总算能住一起了。”

“听说部队已经给分配好房子了,韩川媳妇过去随军,小夫妻俩自己住,什么是都自己做主,这真是顶好的事了。我们那会可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来着。”

“要我说,那也是韩川媳妇顾着韩川,夫妻俩感情好,愿意跟着韩川去部队随军。我可听说了,津平他媳妇就不愿意跟着津平去随军,这事还是津平他娘亲口说的。”

“津平他媳妇不愿意去随军啊?之前她就是个懒的,平时不下地上工也不愿意在家做家务,也就津平他娘和两个嫂子都性子好能忍。”

“前几天津平回来,我看他们夫妻俩晚饭后出来散步,有说有笑的,还想着说感情不错。结果去随军这么好的事儿,津平他媳妇居然不愿意去,那也是个拎不清的。”

“这点还是韩川媳妇做得好,知道自家男人在部队辛苦过去照顾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