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的懒媳妇[七零](27)

听到声响往外一看。

老三媳妇居然这么早就醒了!

瞧着是去水井旁洗漱的样子,应该是不会去睡了的。

她把全家的早饭端出去桌子放好,赶紧回来下面。

那圆滚滚的一筒面,里面的挂面闻着面香味十足,夹杂着淡淡的鸡蛋香。

一根根的,又细又长。

不像擀出来的面条,又宽又粗。

锅里水烧开了,那到底是要下多少根挂面呢?

她抓了一把放下去,感觉都不够三弟妹一个人吃,又抓了一把下去。

还有三个孩子要吃,她抓了比之前要小的一把下去。

一根根挂面散靠在锅四周边缘,逐渐软了,全部落进滚烫的水里。

接着清水变奶浑色,疯狂往上冒着白泡,彻底看不清锅底情况。

煮面都这样,林二嫂转身去切碎葱花,又去拿了三个鸡蛋回来。

……

周云梦洗漱完到厅里,和林母林大嫂打了声招呼。

三个小孩都起来了。

山茶还好,虎头和石头见着三婶,就跟见着很好吃的挂面似的,特别高兴。

虽然他们也没吃过挂面,但仍旧记得之前少有几次吃的面条就很香。

昨晚娘说了,今早他们可以跟着三婶吃点挂面,要记得谢谢三婶。

所以这会。

虎头:“谢谢三婶~”

石头:“谢谢三婶吃挂面!”

周云梦被逗乐。

山茶也腆着脸笑:“谢谢三婶!”

周云梦摸摸她的辫子,这还是自己上次教的编法,小山茶很喜欢:“乖。”

就见林二嫂着急忙慌地出来:“三弟妹,我……这……那挂面看着那么细谁知道煮出来那么多!”

“我就下了两把加一小把,等煮好了才发现不对劲,得有五六碗了……”

她就怕三弟妹觉得是她故意煮多了想吃,试图解释,“要不,待会三弟妹你多吃两碗?”

林母和林大嫂也有点惊了。

老二媳妇做饭没得说,那细面真那么神奇,看着一根根的煮出来还能多?

三个小孩不懂,只知道好像是不太好的事。

石头赶忙走过去拉着娘的衣服:“娘,你别急。”

又看向三婶,乖巧诚恳,“三婶,你别生气。”

周云梦一拍脑袋装作刚想起那样:“二嫂你别急,是我忘了交代你这挂面煮起来就容易多,我的错。”

她思考不过三秒,“我一个人大清早的哪里吃得了那么多,平白胀肚子。既然煮多了那就大家一起吃吧,先把我和三个孩子的面装好,爹娘还有大嫂二嫂你们也分着吃。”

“大家都尝下这挂面。”

三个孩子一听大家都吃挂面顿时高兴。

林二嫂见三弟妹真不在意,松了口气。

她暗自交代自己,以后煮挂面一定得仔细掂量着下。

林母和林大嫂恍恍惚惚,这阴差阳错的,反倒是大家都能吃上点挂面了?

等林父听到声响过来吃早饭,就见自己碗里放着小半碗面。

细条圆润的,点缀着葱花和蛋花,那面汤汁奶白色的,看着就香。

他刚想问搞错了吧,给他装面做啥呀,之前不是说老三媳妇和三孩子吃吗?

抬头就见除了自己,老婆子和两个儿媳妇也都是小半碗面。

林母简单解释:“今儿煮多了,老三媳妇让我们也尝尝。”

林父沉默,接受了这碗面。

大家吃面,交错的吸溜声,满厅都是那股面香。

周云梦吃着这碗面,热乎滚烫的,葱花香伴着蛋花,挂面熟悉的滑溜和细腻的口感惹人一阵阵馋,这熟悉的味道。

在现代吃碗挂面最简单不过了。

到了这个年代,等了这么久终于吃上一回了。

奶白的汤汁同样很滑,咸咸的很暖胃。

她抬头看着大家都在吃挂面,特别是林父林母一脸享受的样,觉得这趟早起还算值。

昨天交代林二嫂煮挂面的时候,她心念一动就没说现代人都知道的煮挂面的小细节。

比如说一根根的看着少,煮出来面还挺多的。

按照林二嫂的性子,煮给她吃的东西掂量着怕她不够吃,估计会放多,加上还有三个孩子的份,放多点挂面更加是大概率的事。

就是多多少不好预测。

周云梦难得早起,一个是惦记着吃挂面,一个也是想着和林家人一块吃早饭。

要是等她晚起了再煮挂面吃,回头就算多了点,林家人也会以吃过早饭肚子很饱留着中午再给她吃的理由拒绝的。

这种情况面坨不坨无所谓,只要是挂面,坨了也是香的。

林家人这顿早饭吃得无比满足,心里感叹:怪不得叫细粮中的细粮,又是面香又是鸡蛋香,里面还打了三个鸡蛋呢。

接着吃原有的早饭,好像都比平时要好吃点。

三个小孩更是吃得起劲,一碗面下肚,连带着汤汁全喝光,甚至还要让娘去倒碗水来把碗里残留的汤汁味道涮干净全喝掉。

山茶默默在心里数着,最近吃了多少好东西。

肉、鱼、鸡肉鸡汤、饺子、韭菜盒子,还有这回想都不敢想的挂面。

这也太幸福了。

吃完早餐,周云梦打了声招呼就回屋了。

早起太困了,吃饱喝足她得回房去睡个回笼觉才行。

第17章 包肉包子

周云梦隔了五天,又坐牛车去了趟县城。

这趟依旧没去邮局,她去逛了下百货商店。

和供销社不同,百货商店这边卖的东西更足,也有不少稀罕的。

像京市沪市那边传过来的漂亮衣服裙子,都是成衣,还不用布票,但一件要十几块钱。

像各种各样的护肤品,百雀羚面霜什么的,一罐要两三块。

像这个年代贵重的表,最低的五六十块,最高的三四百块也有。

周云梦还看到了经典的上海牌和梅花牌。

不过倒也不心动,论实用性精确度这些表肯定比不上现代的手表,她超市里就有个钟表服饰区。

不过暂时动不了就是了。

但这年头珍贵的上海牌、梅花牌手表,到了后世值钱得很。

周云梦想,等自己攒多点稿费,买一两块回去放着等升值也不是不可以,时代的回忆嘛。

百货商店逛的人不少,但真正买东西的也不多。

像漂亮的布吉拉一件十几块钱,等于城里普通工人将近一个月的工资了,轻易下不了手。

大多数人更想攒着布票回头买布料回家自己做衣服。

但布票不是那么容易攒的,布料也不是那么容易买的。

在这里逛了不少时间,周云梦也没看到传说中的三大件。哪怕是百货商店,这三大件也是少有的。

像自行车,隔段时间运回来一辆刚摆出来,马上就有人买了。

虽然说自行车很贵,自行车票难得,但总有人有本事攒着在等着的。

她就对自行车心动来着。

有了自行车,起码去周家方便了。

当然来回县城还是坐牛车好,慢是慢了点,起码不用出力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