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的懒媳妇[七零](216)

这一天过得高兴又满足。

夜里周云梦洗漱好回房,坐在梳妆台那擦脸擦手。

而后伸手拿起摆在台面上显眼的木刻芙蓉花摸了摸,眉眼间忍不住漾起清浅笑意。

这木刻芙蓉花是塞在前几天林津平写的信封里一起寄过来的,说是他利用晚上时间亲手刻的,送给她做过生礼物。

怕时间赶不上就先寄过来了。

夫妻间相处什么话都说,周云梦自然和他说过去年自己过生的时候,周母给煮的长寿面还有林母给煮的红鸡蛋。

当时林津平笑着说,他记住这个日子了。去年没赶上,今年肯定不会忘。

芙蓉花的话,是在部队那会夫妻俩第一次去县城看完电影出来,街边正好有一小片开得正盛的芙蓉花,她随口夸了句好看。

她说她还挺喜欢芙蓉花的。

倒没想到林津平会亲手用块木头刻了朵芙蓉花送给她。

木刻芙蓉花握在手心里要小点,不管是整体形状还是花瓣细节都栩栩如生,精致小巧还好看。

更何况花本身就带着别样的意义。

周云梦很喜欢这份礼物,从收到那会就摆在梳妆台台面最显眼的地方了。

这样子抬眼低眸就能看到,偶尔伸手抚摸一下,心情也跟着好,还会想到在部队的林津平。

这段时间夫妻俩一直有信件往来。

中间有段时间没收到回信,周云梦就知道他出任务去了。

后面收到回信,哪怕关于任务的事什么也没提,她的心也跟着安定下来,起码知道人平安回来了。

周云梦握着手中的木刻芙蓉花,坐到书桌这边来,从抽屉里拿出笔和信纸,绕有兴致地写起今天在周家、在林家的事,回头寄给林津平看。

写完后躺床上休息。

棉被是今天刚晒过的,带着股熟悉喜人的太阳味,盖着格外舒适柔软,还暖和。

很快困意上涌,进入梦乡。

一夜好梦。

农历十一月一过,就是腊月。腊月到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整个冬日里,周云梦保持着和以往一样的频率,大概半个月攒了五六篇稿子拿到邮局去寄。

只不过稿子邮寄出去散了点,有投给青年故事的,有投给向天志的,有投给墨绿军华的。

起初拿去邮寄,徐小盈贴邮票时看到地址还愣了下:“云梦你咋投这么远的杂志社啊?每回光邮票都要贵个四分钱。”

问完她才反应过来,这杂志社的地址就是云梦丈夫那边的。

周云梦笑着解释:“我上次在部队那边去县城时到邮局买了几本杂志,有两本风格还挺合我的。只要能被收稿,这邮票贵个四分钱还是可以接受的。”

徐小盈一听就知道云梦有底气,笑着说:“云梦你真厉害,这样的话贵个四分钱确实不算什么。”

她手上利落地贴邮票盖邮戳,边和周云梦回忆起两人第一回 认识时,也是她给推荐的杂志。

周云梦最近攒了不少稿费。

青年故事那边见她之前突然一个月没投稿,之后投稿篇数也比以往少了,在某次回信中就表示她写的文章质量一直很不错,又是杂志社的老作者了,如果继续投稿的话愿意以千字六块来收稿。

比起之前的千字五块涨了一块。

周云梦没想到自己这么阴差阳错地一折腾,居然还涨稿费了。

也可以从中推测到,可能青年故事那边还是有点缺她这种质量投稿的文章。

向天志那边她之前试着又投稿了一篇文章,杂志社回信说之前的文章反馈很不错,还是以千字七块钱收稿,欢迎她继续投稿。

墨绿军华那边,她也陆续写了几篇文章投稿过去。

就是之前她在部队时脑海里踊跃出来的灵感,当时记在信纸上的,这个冬天里全部被她构思写成一篇篇积极向上的军嫂故事。

大部分细节是结合了多年看年代文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少量运用了和方嫂子叶嫂子聊天时积攒的素材。

都被墨绿军华选中了,和之前一样的价钱,千字六块。

当然周云梦换了个作者名投稿的。

上回写方嫂子叶嫂子的那篇文章能在部队那边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又是学习会又是点名表扬的,可见墨绿军华对军嫂们的影响力。

这会部队家属楼那边的军嫂们都知道周舟就是她周云梦,妇联办那边每期都会看墨绿军华挑文章做宣传,要是还用周舟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关注着。

到时候猜她写的是哪位军嫂,捕风捉影的,又或者是等她去部队时当面问她这些,也不好回答。

因为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

另外她能经常写出被刊登上墨绿军华的文章,次数多了反而也会成为某种麻烦。

那么她干脆换个笔名,照样赚稿费,也省去了这些麻烦。

向天志这边则继续用周舟这个作者名。

一方面部队家属楼那边少有看这本杂志的,就连妇联办那边也是不订这杂志的。

假使有人看到了,那么正好打消家属楼军嫂们的疑惑,知道她是有陆续在写文章投稿赚钱的,还可以加深她们对林团长媳妇有本事的印象。

这个冬天,周云梦也从超市钟表服饰区那拆了几件棉服里填充的棉花出来,凑着当作买来的棉絮,把周母、林母她们去年换了一半的棉被彻底给换成新被子。

徐小盈热情,主动问她今年要不要再帮忙买些瑕疵布回去做过年新衣。

她冬衣够穿,也没想着做新衣服,那匹明黄色布料还放在衣柜里,想着等明年开春后再做新衣服呢。

周云梦本来想拒绝的,转念一想又说等回家问问先。

林大嫂林二嫂因着自家男人农闲时去水泥厂当临时工干活,小家多了些进项,听到可以帮忙买瑕疵布也心动。

毕竟平时最难攒的就是布票,瑕疵布贵是贵了点,但不要布票。能有买到瑕疵布的门路,她们也想买点回来给孩子做新衣。

于是就都高兴应下来了。

周家那边三个嫂子也差不多,手里多了进项,对自家孩子疼着念着,也舍得花钱在他们身上,都交代周云梦帮忙买点布料给孩子做新衣。

当然只能给最大的孩子做,大的穿一两年穿不下了还能给弟妹穿。

周云梦也就借着徐小盈帮忙,给林周两家换了些瑕疵布回来。

冬天里是半个月去饶晓青那拿一次肉,一次有四五斤。她每回都给对半分拿回林周两家。

腊月后这回,她直接从超市里凑了八斤猪肉拿回林家,和去年一样让林母她们做成腊肠过年吃。

腊肠做好后还送了两根回去给周母。

之后就没再帮忙给林家买过肉,从饶晓青那拿的肉除去给周家那份,都放在超市里攒着。

腊月二十六,临近过年。

村里杀猪分猪,沉寂许久的清河生产队再次热闹起来。

大家一年到头就盼着秋收前和过年前这两次油水了。

林母和林大嫂林二嫂带着孩子们一大早就出门去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