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古典名著同人)[红楼+聊斋]我在红楼话聊斋(49)+番外

作者: 玄月扶摇 阅读记录

若是在这剧院里出了事,不都是傅玉衡夫妇的责任?

不管天子因为什么反对,傅玉衡都在心里感激他给自己免责。

段贵妃微微一笑,在天子右侧坐下了,不紧不慢地说:“丽妃年轻,难免骄矜些,陛下就不要过于苛责了。”

此言一出,几个年长的嫔妃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心头生出几分唏嘘来。

曾几何时,段贵妃也曾宠冠后宫。

只是岁月不饶人,一代新人换旧人。

在三皇子入了天子眼,在朝堂上被频频抬举之后,段贵妃就骤然沉寂了下来。

而丽妃正是在那时候进宫的,没见过段贵妃当年的盛况,这才敢仗着盛宠,屡屡对贵妃不敬。

见段贵妃服软,丽妃心里得意,娇声道:“陛下您看,贵妃姐姐都不在意了,您就让臣妾陪在您身边吧。”

到底是自己的宠妃,又是奶娘唯一的女儿,圣人心头一软,终究缓和了神色,无奈道:“既然如此,你就坐在这里好好看戏,不要多说话了。”

陪在淑妃身边的徒南薰怕丽妃再出幺蛾子,故作不满地纠正,“父皇,这不是戏,是话剧,话剧,我和驸马新弄出来的东西,今日特意孝敬您和诸位娘娘的。”

“好好好,话剧,话剧,我记住了行不行?”天子也顺势转移了话题,对淑妃道,“咱们这个女婿,总是能弄出些新花样。”

淑妃微微一笑,柔声道:“也是陛下眼光好,才让妾身有了这么好一个女婿。”

帝妃二人商业互吹,其余人等都得陪笑。

丽妃悄悄撇撇嘴,暗道:整日里装模作样的,又不是皇后,做出这副贤惠姿态给谁看呢?

身为一个有两子傍身的宠妃,她一直对淑妃和自己平起平坐很是不满。

奈何淑妃资格比她老,其贤良淑德的品格也很得天子的敬重,丽妃心里再不满,天子不接招,她也只能憋着。

傅玉衡趁机道:“既然陛下和诸位娘娘已经到了,臣就让他们开演了?”

“那就开始吧。”

随着天子一声令下,傅玉衡走出雅间外,给台上打了个手势,入场门那里守消息的人立刻就动了。

一瞬间,舞台上方遮灯的黑色幕布被机关拉走,整个舞台瞬间亮了起来,观众席那边明显就暗了下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以如今的技术,完全不可能做出可以遥控开关的灯,自然也不能像后世剧院里一样,一开演就让观众席暗下去。

索性此时的建筑透光性也不好,不能让观众席变暗,但把舞台变亮还是能做到的。

徒南薰得意地说:“父皇您看,这样一来,舞台上的表演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多了?”

“是清楚多了,这是谁想出来的点子?”

“当然是驸马了!”徒南薰微微昂着下巴,满脸都是骄傲之色。

恰好傅玉衡回转,闻言便道:“臣只是出个主意而已,真正出力的是那十几个道具师,他们才是大功臣。”

如此不争功不慕名利,天子对他更加欣赏,笑呵呵地说:“你年纪轻轻的,能有这想法,已经很了不得了。”

又和蔼地说:“不是要开演了吗?快到上阳身边坐着吧。”

河阳公主见了,忍不住悄悄掐了徐辉一把。

——都是驸马,怎么差距这么大?

“嘶~”徐辉揉着腰肉,又惊又怒又可怜巴巴,“公主,你干嘛掐我?”

一瞬间,徐辉夫妇万众瞩目。

河阳公主只觉自己的脸都要烧起来了,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这个铁憨憨!

东昌公主慵懒地扫了二人一眼,淡淡道:“表演要开始了,你们俩少说话,这里可不是你们家。”

一句话便把这场小闹剧归结为闺房嬉闹,算是化解了河阳公主的尴尬。

河阳公主感激地看了长姐一眼,板着脸低声训斥徐辉,“听见没?别说话。”

徐辉委屈,但他不敢说。

徒南薰眨了眨眼,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可惜戏没看成。

毕竟,她这个二姐失态的时候可不多。

作者有话要说:

徒南薰:我坦白了,就是想看二姐笑话。

第34章 宁采臣和聂小倩

“油炸果子——驴打滚——”

幕布是在一声叫卖中被拉开的, 露出舞台上零散站立的几个穿各色短褐的小贩。

有摆摊子的,有挑担子的,有卖点心的, 有卖玩意儿的,甚至舞台最左侧,还有两个耍把式的。

那两个耍把式的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竖蜻蜓,热火朝天地表演了一通之后,其中一个继续表演,另一个则从地上拿出锣鼓用力敲了一下,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将锣口朝上来回转。

虽然他周围根本没别人,却让观众觉得, 周围看热闹的, 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就在这时, 一个背着书箱的书生,跌跌撞撞躲躲闪闪地走了过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躲避行人。

群演不够, 演技来凑。

在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下, 看剧的人竟没察觉出半点违和。

突然, 那书生和收钱的少年撞在了一起,两人都是哎哟一声,铜锣掉在地上,竟还伴随着铜钱洒落之声。

宜嫔惊奇地“咦”了一声,“这是口技?”

那少年虽然拿铜锣收了许多钱, 可都是演的, 实际上铜锣里一个子儿都没有。

因是后妃问话, 就由徒南薰回话,“的确是口技,宜娘娘见多识广。”

宜嫔摆了摆手,略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是少时在家乡,跟着父母逛庙会时,见过口技表演。

哎哟哟,那才叫厉害呢,一个人、一把折扇、一块黄梨木,愣是演出了金戈铁马的一场战乱。”

提起自己年少时,宜嫔感慨之余,也不由露出追忆之色。

做嫔妃虽然听起来金尊玉贵,真论起来,哪有在家做姑娘舒服畅快呢?

她人长得漂亮,性子也爽利,奈何天子喜欢温柔娇俏那一挂的。

比如温柔贤淑的淑妃,再比如天真娇憨的丽妃。

自她进宫以来,就没有享受过盛宠的滋味。若非是去年生育了十三皇子,这个嫔位也轮不到她来坐。

丽妃轻哼了一声,不屑道:“这算什么?我家里两个哥哥孝顺,什么奇巧玩意儿都弄进家里孝敬母亲,会口技的也不知请过多少个了?”

宜嫔笑了笑,没搭理她。

反正宜嫔也不指望得宠,丽妃手里也没有宫权,碍不着她什么,她既无欲则刚,也无所畏惧。

见宜嫔这么不给自己面子,丽妃面色一变。

但她也只能面色一变了。

正如宜嫔想的那样,丽妃又不掌权,不能克扣她的份例;宜嫔本就不得宠,也不怕丽妃从她这里截胡。

丽妃绞着帕子,磨着贝齿,心里恶狠狠地想着日后。

包厢里的人在打小官司,舞台上的剧情进展却丝毫不受影响。

那个背着书箱的书生就是宁采臣,他撞了人之后,并不如一般的书生清高,不屑与贩夫走卒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