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古典名著同人)[红楼+聊斋]我在红楼话聊斋(218)+番外

作者: 玄月扶摇 阅读记录

六皇子也悄悄松了口气。

他不怕自己的王妃聪颖,就怕是个蠢的;也不怕对方自律,就怕散漫太过。

而且,就他自己的经验来看,在外人面前自律的人,在自己家里可就不一定了。

正胡思乱想间,就听见天子问他,“你真的看中傅家姑娘了?”

他急忙收摄心神,点头道:“是,旁人儿臣不了解,却知道三姐夫是个逍遥自在的逸士高人。想来他的妹妹,也不是寻常脂粉可比。”

主要是这个时代大部分都是盲婚哑嫁,纵然他是皇子,也没有专门相看人家姑娘的道理。

天子难得怜惜儿子,并没有直接下旨,而是对淑妃道:“既然如此,不如让薰儿下帖子宴请老六,让他和人家姑娘见上一面。万一双方见了不合意,也有更改的余地。”

淑妃爽快地点了点头,“过两日薰儿进宫,我就跟她说。”

她之所以推波助澜,甚至是一口答应,就是因为事先从徒南薰那里知道了玉莲有高嫁之意。

既然姑娘有这心思,又正好有这条件,还有比嫁给皇子更高的吗?

至于玉莲不想生育的事,淑妃觉得在皇室里,这都不叫事。

自太祖立国至今,整个宗室里还没有因不能生育被休回家的正室呢。

而且作为皇子正妃,能不能生育都是次要的,有能力有手腕,能够处理各方复杂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

天子这边露出了确切的意思之后,淑妃立刻就有了行动。

没过两天,还在家里研究甜粽子究竟有几种口味的徒南薰,就打着想念母亲的名头,进宫请安了。

她还带了一堆粽子,不但有她自己喜欢的甜粽子,还有傅玉衡喜欢的咸粽子。

这个时代的粽子种类就已经很多了,后世改进的,更多是调味料,使原有的种类味道更佳罢了。

当然了,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口味,比如榴莲馅、螺蛳粉馅……古代没这材料是第一,这类口味本身就属于猎奇品种,一般人也不爱吃。

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傅玉衡已经派了人手去海边,专门收购各类海带、海苔,尝试提炼味精。

虽然他上辈子出生之后,鸡精就已经把味精挤得几乎没有下脚地了,但由于他妈妈的个人坚持,他们家炒菜一直用的都是味精。

傅妈妈曾经用一种十分不屑的口吻评价过鸡精:“有本事配料表里把味精去掉。”

受母亲影响,傅玉衡本人也对味精情有独钟。

穿越之后,前十八年就算了,进入权贵阶层之后,家里的厨子也会用菌菇或禽类给菜品提鲜。

可是他吃来吃去,还是觉得比起味精差远了。

从前是没条件,如今他只想在吃上回复前世的水平。

不过味精尚在研究阶段,这次端午做的粽子肯定是用不上了。

但女儿和女婿的孝敬,淑妃依旧觉得十分受用,不但自己享用了,还专门挑出好的来,让人给甘露殿送去,让天子这个父亲也享受一下女儿和女婿的孝心。

“父皇已经决定了?”徒南薰怕空欢喜一场。

淑妃一面用绿豆面净手,一面笑道:“是六皇子自己认定了你家玉莲。”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挑了挑秀眉,“你那六弟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只听人说是个规矩人。

这回我算是见识到了,那可真是个聪明人。你们这些龙子凤孙,真没一个省油的灯。”

聪明自有聪明的好,这次淑妃替六皇子说了不少好话,六皇子把这份恩情铭记在心,日后必然有报。

淑妃虽然不图他什么,但眼见六皇子也要入朝了,朝中多一个向着自己的人,总不是坏处。

徒南薰偎在母亲身侧撒娇,“什么省不省油,哪有你这么说自己女儿的?”

“夸你呢,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淑妃轻笑了一声,拿着刚洗干净的手指点了点她的鼻尖,留下一滴晶莹的水珠。

徒南薰痒痒得慌,赶紧伸手拂去了,抱着母亲的手臂好一阵缠磨。

对于女儿的撒娇耍赖,淑妃心里受用得不行,脸上笑意不断,嘴上却十分嫌弃,“多大的人了,还撒娇,真是不知羞!”

可跟傅玉衡混久了的徒南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理直气壮地说:“女儿再大,也是娘的心肝宝贝。”

淑妃嘴角的笑容,真是压都压不下去,好笑道:“这都是跟谁学的,越发没个正形了。”

徒南薰趁机一倒醋意,“还能跟谁,就是你的好女婿呗。你还整日夸他稳重,我可比他稳重多了。”

见女儿鼓着脸颊,小嘴叭叭地告状,淑妃好笑地轻轻捏了一下,“我看不是他把你教坏了,而是把你给宠坏了吧?”

徒南薰嘻嘻一笑,抿着唇不说话了。

“你们俩……还没圆房?”淑妃又问。

虽然女儿已经跟自己解释过了,但受限接受的教育,小两口一日不圆房,淑妃心里就不踏实,总觉得如今的一切如镜花水月一般。

“哎呀,娘!”徒南薰羞涩道,“这事你就别管了,我和衡哥心里都有数。”

见女儿是真的心里有数,淑妃无奈地摇了摇头,实则心里别提多快活了。

这辈子她就这一个孩子,女儿过得好,对她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若是丈夫和女儿只能选一个,淑妃绝对会恭敬地请天子宾天。

第109章 《梁祝》

从淑妃那里得了确切的消息, 徒南薰回到家里,就问玉莲在不在家。

听闻玉莲往受刘通政家的姑娘之邀,一起到银楼挑首饰了, 就让绿萝存着心,等她一回来就请过来说话。

今日她入宫给母亲请安,傅玉衡也没闲着,到大剧院去了。

由于红杉和柳长春的领导能力极强,连锁等几个鬼女狐女的创造力也不弱,这一个月来,大剧院那边的事傅玉衡根本没怎么管。

《陆判》演了半个月之后,他们几个又齐心协力,创造了两部风格差不多的, 主打因果报应。

说来也是有意思, 虽然《画皮》、《连锁》等剧目惊世骇俗到让人刺激, 可广大观众们最喜欢的,却还是似《陆判》这等主打因果报应,劝人向善的。

看来那许多神话传奇能够流传千古,绝对不是偶然, 更不是幸存者偏差, 而是人民群众的自然选择。

不过, 傅玉衡就是要搞事情。

哪怕主讲因果报应,绝对没有踩线的剧目再受欢迎,也不能让他按耐住搞事情的灵魂。

反正他又不在乎收益,做话剧的本来目的就是玩儿。

有这三部做了缓冲,傅玉衡觉得, 是时候搞出点新东西, 挑战一下世俗枷锁了。

他准备把《梁祝》搬上台, 剧本也不用融合什么版本,把徐老怪那一版稍微改一改,让人物对话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习惯,直接就能搬上台。

横在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永远不是马文才,而是魏晋门阀世家对权利的垄断,对下层百姓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