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女赶海发家记(252)

秦荆娘拿两张油纸出来,折出形状装蛤蜊肉干,说:“之前那场大暴雨,就是给你们送了桶蛤蜊那次,我跟于来顺去海边淘了四大筐回来,之后几天又去淘,到最后卖不出去了,我们就拿回来煮开壳剥了肉晒干。”

“我也剥了,还把我的手划流血了。”平生伸出手指,大拇指上还有条伤痕。

“晌午给你炖只鸡补补,你有没有想吃的?”海珠顺势握住他的手,又说:“娘,你晌午也过去吃饭。”

“我不去,我在家还有事忙。”油纸包打好结递给海珠,秦荆娘说:“哪天得空了你们到我这儿来吃饭。”

“行,得空就来。”海珠拉着平生往外走,她注意到大黄狗一直跟着她,她打趣说:“你也想去我家?你在家好好看门,晚上让平生给你带骨头回来。娘,你一个人在家记得关好门,周围几家没人住,你小心点。”

“好,小黄回来。”

大黄狗不听,它紧紧跟着海珠跑,眼睛盯着她手上提的油纸包,发现她是往村外走,立马变了狗脸,竖起耳朵对她梆梆叫。

海珠吓了一跳,忍不住骂了句傻狗。

“回去——”平生推狗,他大声喊:“娘,喊小黄回去。”

齐阿奶琢磨出点意思,说:“海珠,你手里的油纸包让平生拿着。”

平生接过油纸包,大黄狗顿时闭嘴了,它舔着舌头又换了副狗样子。

“这是不想让我拿它家的东西?”海珠震惊,她不信邪,拿过油纸包就往村外走,大黄狗又眼巴巴地跟着,嘴里吠叫出声。

“小黄——回来。”秦荆娘站家门口喊。

“真是只看家好狗,只进不出,算盘成精了?挺会算计。”海珠不逗它了,又把油纸包递给平生,她拍了下狗头,说:“回去吧,看好家,别到处乱转悠。”

油纸包到了平生手里,大黄狗满足了,它站在原地望着海珠空着手走出村,这才摇着尾巴回家。

“大黄…小黄是条好狗,让你娘好好养着,别让它出村,免得被人打去吃肉。”齐阿奶叮嘱。

平生点头,他往后看了一眼,看不见狗影了,他把油纸包递给海珠。

“小黄像我爹,都很精明。”他狡黠地小声说。

齐阿奶跟海珠俱是大笑,笑过训斥他胡说八道,“可不能再说,别人听到了要骂你是傻孩子,哪有狗像人的。”

走到街上,恰好冬珠和风平卖完饼了,周围的摊贩已经帮他们收拾好东西,海珠过去道谢,她拉着车带着人往回走。

路过韩家,冬珠、风平、潮平和平生直接拐进去,长命正在跟着武夫子练功,他们姐弟四个过去了站一旁看着。

武师傅得了侯夫人的嘱咐,他让长命先练着,走到另一边让四个孩子过来,冬珠和风平年纪大点,他教几个招式让这姐弟两个练下盘。至于平生和潮平,他让他们兄弟俩绕着院子慢跑快走,指点他们用腿和腰的那个地方发力,免得伤了脚损了骨头。

一柱香后,海珠也过来了,她路过看一眼,连带长命在内的五个孩子正在倒立,潮平跟平生东倒西歪的,累了顺着倒下来的姿势就躺地上了。她看了一会儿悄无声息离开,由丫鬟领去书房跟侯夫人一起看书。

“这是你之前安排巡视官塾的几个姑娘交过来的记录,你看一看,有不认识的字过来问我。”侯夫人递给她一沓纸,随后又递过去两本账簿,说:“这是家里的生意,你看看,我正打算在广南再置办些家业,你帮我参谋参谋。”

“这么早就让我插手了?”海珠玩笑道。

“早晚要交到你手里的,先让你开开眼。”

第178章 你害羞了

海珠翻看着账本, 京中的商铺还有十余铺,玉石、布庄、粮铺、客栈、茶楼……都在赚钱,难怪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举家迁移了, 就是手上的这些铺子每月的进项就够寻常百姓家活几辈子了。

“幸好你们及时抽身了,要是被抄家了,这些家产被旁人得去了,死了都不甘心。”海珠啧啧道。

“命都没了, 谁还有心思想这些。”侯夫人又递给她几张纸, 同时还有一个木匣, 说:“这是官船去大理国淘回来的几块玉料,我打算从京中招十来个玉石师傅过来,在广南开个卖玉石收珍珠的首饰铺。”

海珠打开木匣子, 里面的玉石是未经打磨过的, 她认不出是什么玉,但很好看就是了。她拿了一块儿鸡血红的玉块在手上把玩,心里反应过来, 说是让她参谋, 实际上是在教她做生意开眼界。

海珠问了些大理国的事,心里则是琢磨着哪天她也跟船过去看看。

在书房坐了半天, 晌午就在这边吃饭, 饭后她取了几本韩霁常看的书回去,至于他家的生意,她有了了解后就不打听不过问了, 往后的事往后再说。

悠闲的日子过了几天就下了雨, 天上下雨海上起雾,早上的时候还好好的, 到了傍晚,海上的水雾漫向岸,天黑的尤其快,点了灯笼也无法照亮庭院。

“今年的天气真他娘的怪,大夏天还起雾。”巷子里的街坊大骂。

海珠撑着伞往外看一眼,巷子里白雾弥漫,还挺有仙气的。远处锣声传来,大雾天衙役也还在巡逻。

“姐,家里还有块儿腌肉,我们晚上炒肉煮粉行吗?”冬珠问。

“你怎么出来了?还在下雨,快进去,我来做饭。”海珠关上门。

冬珠不听,她赤着脚跑到墙根拔葱拔蒜,戴着大斗笠蹲在雨里剥蒜洗葱。

齐阿奶站在檐下看着,说:“你这丫头怎么不听话?生病了你不难受?”

“哪有那么容易生病,我之前淋着雨去海边吹了好久也没见病。”冬珠取下斗笠拿着葱蒜进厨房,说:“放心吧,我身体好着呢,淋点雨喝点风不能奈我何。姐,快进来,我给你烧火。”

厨房里点了灯笼,烛光莹莹,齐阿奶拿着她的鞋进来说:“把鞋穿上,你也是不小了,我跟你说实话,你还是得注意,受了凉,寒气进身体里了,你以后来月事肚子疼。你看你姐就知道,她喝多少药了?”

冬珠张了张嘴,心想她姐为了赚钱养家还不是时不时就泡在海里,为了点屁大点的事她就避着雨躲着风,多可笑啊。

“我才不怕。”她大声说。

“我好好跟你说,你气什么?生了个驴脾气。”

“对,我就是驴。”说罢她就学驴叫。

“行行行,你是驴,你是头犟驴。”齐阿奶不搭理她了,揭开米缸抽一把米粉放盆里舀水泡着。

海珠拿出泡的肉洗干净,猪肉腌过了特别瓷实,切块切丁很容易。

“我想起来之前好像买了干木耳,奶你拿去放哪儿了?”她问。

“我知道。”冬珠一溜烟又冲出去。

齐阿奶看过去一眼,哼了一声,说:“这脾气也不知道像谁。”

海珠觉得好笑,家里的人各有各的脾性,老太太管不了了,她又憋不住话,只能在背后嘀嘀咕咕过个嘴瘾。

上一篇:飞升到了魔法界 下一篇:地球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