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女赶海发家记(235)

海珠思索了片刻,问:“学政是贬谪过来的吧?”府城都没个像样的书院,教书认字还是从外地招揽来的落第秀才和贫穷童生,广南文风又不盛,到这个地当学政宛如凤凰落进鸡窝里,有本事也使不出来。

“这个韩霁没跟我说,我不清楚,你想知道得问他。”沈遂摊手,他跟韩霁交好没错,但涉及官场上的事,韩霁从不跟他多说。

“我也是胡乱猜测。”海珠往炉子里添两根柴,转了话头问:“你一个人回来的?青曼没一起回来?”

沈遂摇头,他是为公事路过抽空过来的,明早就要走,“七月中旬的时候要在府城办一场比武大会,每个村选出五个人过去,赢得名次的村会发牌匾,还有二十两金子。我过来是通知这事,再有就是巡视粮铺,防止粮商在台风季到来前乱涨价。”

“越来越有条理了,去年可没这事。”海珠感叹。

“何止去年,从我有记忆起,广南的粮价就没人管过。”沈遂有些唏嘘,“现在韩提督跟韩霁肯操心,往后广南治理好了,渔民的日子也好过了。”

说着说着又说到公事上了,海珠笑了一声,打断他的话问:“晚上在这儿吃饭?还是回你家吃?”

沈遂叹一口气,说:“回去吃,有些日子没回来了,回来一趟不回家,该有说闲话的了。”

“那我就不去买菜了。”话落,隔壁响起了哭声,紧接着哭声越来越近,齐阿奶抱着星珠过来了。

“哭包又哭了,这次是为啥事?”海珠起身过去看。

“屎糊屁股上了,洗的时间长了点,她就不耐烦了。”齐阿奶恨恨地轻拍她一下,说:“磨人精,姐弟六个就你最爱哭。”

星珠有二十天了,皱巴的皮长开了,身上的胎脂洗掉了,她从一个红皮小猴长成一个白嫩的娃娃,不哭的时候还是挺招人喜欢的。

“来,我抱一会儿,你去烧火。”海珠接过孩子。

沈遂走过来看,他吹口哨逗她,认真看了几眼,出声说:“长得不赖,不过不像你。”

“跟冬珠有些像,各随各的爹,不像我随娘。”海珠坐下,她把星珠放腿上,嘴上跟沈遂说:“你们在岛上住是买的房还是租的?”

“买的,问韩霁借了点钱。”

“那日子过得紧巴啊。”

“还行,之前我又找韩霁借了笔银子,官船从商运货的时候我投了点,回钱的速度挺快,年底应该就能还清了。”沈遂毫不遮掩地袒露实情,他知道海珠的为人,他就是过的差她也不会嘲笑他,他在她面前说话没压力,有什么说什么。

“还行就行,手上有余钱就买个下人或是雇个生养过的阿嬷,我三婶有孕的时候两个月才察觉。”海珠含蓄地提点。

沈遂一点就通,说:“我回去了就雇个婆子住家里。”

星珠听着两人说话,渐渐没了哭腔,她好奇地转着眼珠子,说话声一停,她又假哭两声。

沈遂轻笑一声,打个响指逗她。

“小六哥,你果然在我家,伯娘让我喊你回去吃饭。”冬珠跑进来。

“那我回去了。”沈遂收敛了脸上的笑。

“你等等,冬珠你来抱小妹,我进屋拿点东西。”海珠回屋打开装药材的樟木箱,用油纸包两包滋补的药材,她们姐弟几个穿小了的衣裳也都拿出来,“你路过齐家湾给我捎点东西回去,药包给魏金花,跟她说炖汤的时候放点,补身体的,这些衣裳也给她,让她拿给族里的孤儿。”

沈遂一一接过,他跟齐阿奶打个招呼,提着个大包袱出门。回去了碰到他侄子侄女,他问他们有没有不穿的衣裳,“不穿的衣裳都给我,我拿去送给没爹没娘的孩子穿。”

“又要当好人?”沈母讽刺。

沈遂扯唇一笑,说:“是啊,我们家的人都是吃民脂民膏长大的,我做点敷衍人的好事也算积德了。”

沈母当即砸了手上的茶碗,沈遂丝毫不怵,越过她直接回自己的院子。

晚上沈父找过来,他直截了当道:“不要指望我在少将军面前为我大哥说话,他要是有能力就去跟人竞争,要是没能力就另谋出路。我好心告诫一句,广南官场只会越来越清明,你小心被当成贪官的典型斩了。”

“胡说八道。”沈父斥得气虚。

“随便你。”沈遂耸肩。

“你知道什么消息?”沈父忍不住打听。

“朝廷来人了,布政使是跟韩提督不对付的,我跟少将军交好,若是杀鸡儆猴,我可能就是那个鸡,我自然不怕查,你可就不好说了。”沈遂暼他一眼。

“王八犊子。”沈父大骂,他信了这话,心里又急又气,继续骂道:“生你有什么用?家里没沾到你的光,反倒要受你拖累。”

沈遂不言不语,站在院中任他骂。

沈父急匆匆离开,他前脚刚走,沈遂后脚就提着东西从后门翻墙离开,等其他人找来时,他早离了家。

……

隔日海珠去码头的时候发现停靠的官船已经走了,而码头上聚集的渔民都在讨论比武大会一事,比武的人只能是村里的,他们这些住在镇上的人没份,但到时候可以去府城看热闹。

又有人说起粮价,海珠凑在一旁听了一嘴,今天米面粮油肉都降价了,提前囤米囤面的人又气又喜,气的是买了高价粮,喜的是往后不用忧心米面的价格飞涨。

“退潮了。”杜小五喊一声提醒。

“走了走了,赶紧出海,又快禁海了,今天可要多撒两网。”渔民嘟囔着。

“快到台风季了,出海的悠着点,别为了求财冒险,早出早归。”杜小五点船时老话长谈,“别跑远了,天气有变立马回来。”

海珠拔起船锚,升起船帆扬长而去,她去接上老龟,一人一龟奔向汪洋大海。

船舶远去,码头上清静了不过一柱香,海面又来了船,朝气蓬勃的丫头小子叽叽呱呱地乘船来念书了。

又是新的一天了。

第167章 晒虾干

傍晚从海上回来, 海珠砸了船锚站在船边没走,海湾里有同样刚归来的船,她走过去看其他人一天的渔获。

“老哥, 海鲶鱼逮的不少啊, 给我留一条,我有银鲳鱼你换不换?”扛着一捆海带的男人问。

“银鲳鱼我逮的也有。”

“那你给我留一条中不溜的,我老丈人喜欢吃炖的海鲶鱼。”

“行。”长着大胡子的男人挑一条四斤左右的海鲶鱼扔空桶里,抬头看见海珠, 他拍拍一溜的木桶问:“看看, 有没有想买的。”

“有海鲈鱼吗?”海珠探头问。

大胡子男人没有, 他大着嗓门吆喝一声:“谁逮了海鲈鱼?”

“我船上有,还是活的。”还没来的及收帆的老头喊。

海珠过去挑一条个头最大的鲈鱼,五文钱一斤, 她掏铜板的时候说:“鱼又贵了?”

“风浪越大鱼越贵, 每年到这时候都要涨价。”老头搓绳串进鱼嘴打个结递给她,随口问:“你今天收获如何?”

上一篇:飞升到了魔法界 下一篇:地球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