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女赶海发家记(214)

新上任的姐夫还不适应这个称呼,被拍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说:“你过去了跟长命住,想回来我就送你回来。”

“算了,我还要烧火卖饼。”风平摇头。

一群海鸟飞过,船板上短暂地留下影子,海珠捏碎一块儿喜饼撒下去,海面下游鱼抢食,鸟群被水声惊动,一只只鸟像箭一样窜了下去,洁白的羽毛掠水而过,再飞起,爪尖上攥着挣扎的海鱼。

越往深海,海水越是湛蓝,途中还遇到撒网的渔船,渔网甩向大海,网眼里拉的水泡在阳光下闪烁着七彩的光。

与天同阔的海面,湛蓝的海水,盘旋的海鸟,黝黑的渔民,随波摇晃的渔船,天与地在海的尽头相连,人站在猎猎海风里,鸟叫和人声都变得模糊而悠长。

船板上摆上吃食,老老小小都没了客套和寒暄的心思,悠然地坐在船板上,或是倚着船舷扔饼喂鸟,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继而发出响亮的哄笑。

韩霁摸上海珠的手,他侧着身子挡住旁人的视线,他手上有茧子,她的手也不柔软,两只手握在一起却很是合契,让人心安。

“看,虎鲸!”齐老三大声喊。

湛蓝的海面上露出黑色的背鳍,背鳍划破海水越来越近,三头虎鲸相继跃出海面,头尾下翘,又如三轮弯月入海,海珠在其中一头的胸鳍附近看到愈合的伤痕。

“这就是找我们求救的那头虎鲸,它的伤已经好了。”海珠笑眯眯地招手,“大家伙,还认识我吧?我还以为你们远航了。”

三头虎鲸绕船跳水,身体里发出金丝燕特有的叫声,它们绕船游了三圈,喷出三道水柱,继而沉入水底没了踪影。

“它们可能是来告别的,它们不会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地方。”海珠说,“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还能再见到它们。”

“这就是你的海上生活?好有意思。”韩霁轻言。

第151章 归航遇鱼群

日落时, 天上绵白的云在落日的余晖里变了色,宛如火在云中烧,又被海风撕成一缕一缕的, 如流火飞溅。船上的人静静望着天, 就是几乎天天飘在海上的舵手也为之着迷,海面上空的天就是一幕幕戏,各有各的精彩。

渔船归航,远处海面上的渔船如鸟影飞掠, 一张张鼓起的船帆推着船载着人快速划过海面。

海风带来缥缈的说笑声, 韩霁回神, 他跟舵手示意,他们也扬帆归岸。

后来的渔船跟在官船后方,船身划破浓稠的海水, 水下鱼群涌动, 渔船上的渔民不辞辛劳地继续撒网打渔,收网时疲倦的面容上浮上笑意,被渔网勒肿的手指用力, 佝偻的身躯如紧绷的弓, 卖力地拖渔网出水。

风平和冬珠站在船尾趴在船舷上大声给他们助威鼓劲,潮平和平生咽下喜饼, 也跑过去高声大喊。

“海上的生活……”侯夫人找不出可形容的词, 她顿了片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难怪广南的百姓被称为蛮人, 能在大海上求生活的人不蛮不成活。”

“您以后还出海吗?”海珠问。

“当然, 在海上飘着可比我坐在家里有意思。”侯夫人揉了揉脸,说:“只有一点不好, 海上太晒了。”

她看向韩霁,在西北大漠上都没晒黑的人,到了广南晒成黑炭。再看海珠,脖子上的肤色如她颈上挂着的黑珍珠,侯夫人心想或许早晚她也要被晒黑。

“回去了让绣娘做一身高领带兜帽的衣裳,出海的时候穿上,整个人裹在衣裳里,脸上再蒙上纱,你就不怕晒了。”海珠给她出主意。

“我给你也做两身?”侯夫人问。

海珠拒绝,从头到尾都裹上了,她行动不便。

一条大鱼飞上船,韩霁眼疾手快地扯着风平和潮平躲开,说:“都离开船头船尾,往二楼去,别往船头船尾站。”

砸在船板上的海鱼疯狂甩尾,船板被它砸得咚咚响,海里的鱼群继续上跳,砸在船底和船舷上,撞晕了又砸进水里,水花四溅。

海珠走下木梯趴在船舷上看情况,韩霁走过来问:“可是不对劲?”

“不清楚,我要跳进海里才能看清情况。”

韩霁随手指个随从,说:“腰上绑绳子,下船去海里看看情况。”

随从麻利地扯过船尾的麻绳绑腰上,纵身一跃跳进海里,很快绳子绷直,入水的那截麻绳划破海面,又极快地合拢。瞬息的功夫,入水的随从拽着绳子钻出水面,船上的人立马卷起绳子拉他上船。

“海里有鱼群,密密麻麻的,我被鱼撞了好几下。”上船的随从抹着脸说。

“没有漩涡就行,那就不用管了。”海珠说。

“什么情况?”侯夫人高声问。

“遇到鱼群了,没事。”韩霁说。

齐老三看着海下的情况眼馋,这要是他自己的船,他就拉几网鱼上来,到了码头能卖上十两。

跟在官船后方的渔船发财了,一网网鱼拉起来,水仓里被填满,船板上堆满了鱼,渔民站在鱼堆里,手拿船橹砸鱼头,砸昏过去的鱼码在一起,险些要漫过船舷。

官船先停泊在码头,此时夜色已经从海上漫到岸上,草亭上挂的灯笼在风中摇晃,杜小五站在灯笼下问:“海珠,你们回来的时候可看见渔船了?天马上就要黑了,还有二三十艘渔船没回来。”

“马上就回来了,就跟在官船后面,他们遇到鱼群了,个个大丰收。”

还等在码头收死鱼的小贩精神一振,冲出人群高声喊:“爹,快回去推车。”

“我也回去借辆木板车来。”守在码头等爹等叔叔的小孩兴奋地蹦起来,提着松垮的裤子往家跑。

韩霁一行人穿过熙攘的人群离开码头,晚上在酒楼吃饭,齐老三跟海珠打个招呼,先推齐二叔回去。

“三楼雅间啊!我还是头一次上来。”于来顺压低了声音激动地跟秦荆娘说话,“听说八方酒楼的蜜汁炖鱿鱼好吃……”

秦荆娘拧住他腰间的肉,瞪他一眼,让他闭嘴不准丢人。

于来顺吃痛,暗暗嘀咕她现在脾气大惹不得,转眼在大堂里看见认识的行商,他迅速按下脸上的痛意,像只高傲的大鹅扬起脖子走上三楼。

“你二叔……”齐阿奶进门了跟海珠低声说:“我回去一趟,不让你二叔过来了,我们回去的时候给他带两盘菜回去就行了。”

“有什么事?”韩霁过来问。

“我二叔上楼不方便,你在大堂再安排一桌,待会儿我二叔和三叔在大堂吃。”海珠估摸着她三叔到雅间里反而拘束地吃不饱。

“行。”韩霁应下。

在海上飘了一天,老老小小都累了,也饿了,上菜了就安安静静吃菜。于来顺念念不忘的蜜汁炖鱿鱼端上来,他先给平生挟一个炖成棕红色的鱿鱼,又给秦荆娘也挟一个,他听人说这道菜又贵又好吃。

侯夫人看过去一眼,心想这人虽然精明外露看着有些蠢,但心性不差。

一顿饭吃完,海珠问:“伯娘,你们今晚是歇在青石巷还是回岛上?”

上一篇:飞升到了魔法界 下一篇:地球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