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女赶海发家记(188)

马车进城,马蹄声惊醒沉睡的人,沿路的房屋陆续亮起灯,接着响起开门声,披衣出来的人挥手扇动呛人的灰尘,望着远去的车队说:“是少将军回来了?”

“应该是的,可算回来了,老汉我能睡个安稳觉了。”

“也不知道老将军有没有一同回来。”有人嘀咕。

劲马嘶鸣,马蹄声和车轱辘声在将军府门前停下,门房听到动静打开正门,府内陆续亮起了灯笼,整个庭院灯火通明。

海珠踏过门槛,目光在低着头的下人里逡巡,她看了韩霁一眼,先跟着侯夫人回后院。

在路上奔波了一个月,海珠都累了,更别提从没出过远门的侯夫人,她落座后疲惫地叹口气,跟海珠说:“府上可给你准备了院子?”

“我之前过来住在梨花苑。”

“那便好,你直接领着伺候你的丫鬟过去,不用在这儿陪我了,洗洗直接睡吧。”

“好,义母你也早些歇息。”

海珠回到梨花苑,她的行李已经送过来了,小厨房也生了火正在烧洗澡水,反正一切无需她操心。

“姑娘,热水送来了,厨下的婆子问你可要再吃点东西填肚子。”丫鬟从衣箱里拿出换洗衣裳,她跟着海珠往净房去。

“不吃了,让她们都歇着,你也下去,我洗了澡就睡,不用人伺候。”海珠接过换洗衣裳,进屋关上门。

她坐在浴桶里多泡了会儿,水凉了才起来,开门时听到守门的婆子在说话,她正要问是谁来了,就听门开了,韩霁走了进来。

“我问门房了,腊月二十九那天他去永宁跟冬珠说了,你不用担心家里。”他提着灯笼穿过院子,走到檐下递来一碗冒着热气的药,说:“我猜你今晚就不打算喝药,没猜错吧?”

残月的光线暗淡,朦朦胧胧罩在人身上,隔着一步之遥,海珠看不清韩霁脸上的表情,她接过药碗,碗壁微烫,她尝了一下,说:“还烫。”

“那就晾一会儿,不烫了再喝。”这么说着,他也没走,而是举起灯笼,灯笼举过头顶插在窗棱上,他站在光影里说:“要不要在府上多住两天?”

海珠摇头,她摩挲着碗沿,脚往后退了一步,人隐在夜色里放肆地欣赏处在光影里的那个人,她语气轻快道:“不了,我明早就回,离家太久了。你要是不得空,我就坐商船回去。”

“得空,我明天带着长命送你回去,让他跟风平见一面,两人若是处的来,往后长命可以坐船去找他玩。”风向变了,韩霁不着痕迹瞟了眼头顶的光,他侧过身继续说:“我也去找沈遂说说话,也不知道他的婚事如何了,我俩可别错过了。”

碗里的药汤不烫了,海珠嘬了一口,紧跟着皱着眉一口气给喝完,舌头被苦得没了知觉,她摆了下手,说:“我进屋漱口了,你也快回去歇着,有话明早再说。”

脚步声进去了,韩霁取下灯笼,光晕落在地上,地上的青石板都多出三分朦胧美,他往墙后看一眼,抬腿走下台阶。

第133章 冬珠哭了

次日早饭后, 韩霁先一步离开饭厅张罗东西给海珠带走,离京前他特意收拾了五大箱药材带过来,大多数都是府中库房里的上等药材。

他琢磨着海珠家住得离海过近, 药材都搬过去了若是保存不当就容易霉坏, 就找穆大夫分装出十天的用量,剩下的都存在将军府,每过十天他给她送一趟。

海珠跟韩提督和侯夫人告别后,领着长命穿过庭院走出大门, 小孩头一次离开祖父母出远门, 兴奋得一蹦一跳的。

“我从京都带回来的两个木箱可搬上车了?”她上马车前问。

“都搬上了, 就是忘了也没事,你下次过来再拿就是了。”

“那可不成,搁久了就坏了。”海珠翘起嘴角, 得意地说:“你指定猜不到我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我住在温泉庄子的时候吃了道鹿肉羹,挺好吃的,我就托庄主给我买了两只熏鹿腿, 我要带回去给冬珠、风平和潮平尝尝。”

韩霁沉默了一瞬, 他骑上马走在马车一侧,有些愧疚道:“你大老远跟我去长安, 我没招待好你。”

“泡了近一个月的温泉, 享受到了,挺不错。”海珠倚着车窗往外看,笑嘻嘻地说:“跟你北上一趟我认识路了, 等我卖了燕窝攒下钱就买艘商船, 到时候我要是嘴馋了,我就依着原路北上。”

“你要买商船?”

“嗯, 银子捏在手里不赚钱,到时候我买了船先租出去。等冬珠、风平和潮平长大了,他们谁要是想出去跑船,我就再把船收回来,我们姐弟几人合伙做生意。”海珠被风吹眯了眼,日子过得太滋润了,她舍不得离家,她能从海里赚银子,也不愿意舍近求远,把自己折腾成个不着家的浪人。

“还差多少银子?”韩霁问,“你要是着急,我可以跟你合伙买船,借给你也行。”

海珠微微一笑,摇头说不急。

韩霁有点急,他摸不清她的态度,忽远忽近的,像一缕风从手上拂过,能感受到,却抓不住,更不敢抓,怕一握一手空。

出了城,车马的速度快了起来,马蹄沓沓飞奔而起,肩宽腰窄的男人拽着缰绳微微倾身,修长有力的双腿挟着马腹,咸湿的海风撩起他的发尾,马背上的人看上去飒爽又豪迈。海珠光明正大地探出头欣赏,这个劲劲儿的样子看得她也想学骑马了。

韩霁回头瞟一眼,她的目光清清白白,不避不闪,他满腔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罢了,他不确定她对他的感觉,但可以确定她目前是无心成家,他就守着吧,等她能透过他的皮相喜欢上他,他再表明心意。

车马抵达码头,人先上船,船上的兵卒下来搬行李。船是才洗过的,船板上的水渍未干,海腥味代替了马臭味。

长命兴致勃勃地踩着凳子趴在船舷上看海,他偶尔跑到船头看舵手掌帆,不时又跑到船尾看浪花飞溅。韩霁坐在二楼盯着,并不阻拦他跑来跑去。

“你不怕他掉下海吓着了?”海珠问。

“船上这么多人,掉下去了再捞他起来,不至于被吓到,他早晚是要熟悉水的。”韩霁伸出手,说:“你要知道,他长大了是要出海剿匪杀人的,害怕什么就要克服什么。”

海珠不问了,她想到她二叔,他可能也是这么想,想着潮平长大了要出海打渔的,先害怕水,再克服这种情绪,以后在海上遇到麻烦了,恐惧的情绪会轻一点,活命的机会就多一点。

午饭是在船上吃的,长命跑累了,吃饱了睡一觉,醒来就快到永宁码头了。

海湾里停泊着密密麻麻的渔船,年味还在,渔民还在家歇着,亲戚多的走亲访友,亲戚少的窝在家里吃吃喝喝养膘长肉。

官船靠岸,海珠脚步轻快地蹦下船,雀跃的跟相熟的守卫打招呼。

韩霁抱着侄儿跟在后面走,有人问好他便点下头。

船上的兵卒绑了木箱用扁担勾着挑下船,四个人挑着八个木箱充当小厮跟在韩霁身后。

上一篇:飞升到了魔法界 下一篇:地球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