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女传说(3)

芳娘心中隐约猜到这褚夫人想做什么,但还是开口道:“夫人来此并不是来称赞我的吧?夫人的来意可以全都说出。”褚夫人点头:“我肯说出,你能点头吗?”

芳娘看着妇人:“夫人,你我都不是那种绕圈子的人,夫人要我做的事必定是千难万难,不然不会这样折节于我。还请夫人早点说出。”

褚夫人幽幽一叹:“当初我夫君早逝,我一个人苦苦撑起一个家,家业比起当初夫君在日更要多了几分,可惜家业易成,儿子难教。两年前才知道我唯一的儿子已经变成一个纨绔,而且视我这个亲娘为眼中钉。这两年之中,我想了无数法子,也曾想过让他不得衣食,可惜儿子总是我自己生的,看他在那受罪总是无法忍受,况且这样就算能教好,之后他会更恨我。母子反目成仇,死后我也没脸去见夫君。这才想到这个法子,寻一个能镇住他的女子,日夜教导他,让他重回正道,让我母子重享天伦。”

说到后面褚夫人已经有泪出来,吸吸鼻子道:“秦姑娘,我……”芳娘已经打断她:“夫人一片爱子之意,我五内俱感,只是夫人若想娶我进家门,只怕也会惹得沧州人笑。”褚夫人面上的笑有些凄凉:“若依他这样胡闹,这份家业迟早要败,旁人笑话不笑话又有什么关系?”

褚夫人话里的凄凉引动了芳娘,她微微一叹:“夫人为了儿子已想尽了方法,只是夫人想过没有,你府里有公子用熟的下人,一个陌生人进到府里,纵然有夫人您的帮忙,也无法应付周到,更别提去教导了。”

这点褚夫人是真没想到,芳娘的眉挑起来:“夫人若真想公子得到教导,不如让公子入赘秦家。”褚夫人噌地站了起来:“这怎么可以。”

芳娘手往下按了下:“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夫人今日就写一封休书,日子在一年后,一年之后我还夫人一个好儿子,只是夫人到时要以千金为酬,可否?”

褚夫人没想到今日自己的打算没有做到,反而芳娘提出建议,可是这个主意比自己想的还要更好一些。而一千两白银,在自己看来是极少的。心念一转已经道:“我果然没寻错人,就依你的,到时除了千两白银,你要去哪个寺庙出家,我再送三百两香油钱。”

作者有话要说:好喜欢这样段子,咳咳。

3

3、褚家 ...

褚夫人答的爽快,芳娘的眼里闪出一抹讶异之色,接着很快消失,一千三百两银子别说在平常人家,就算是富有人家也不算小数,这褚夫人竟如此轻描淡写。看来不是褚家豪富超出自己的想象就是那位褚公子已经无可救药,褚夫人无路可走才不顾一切。

不过不管这两条是哪一条,都证明了这件事都困难重重。芳娘脸上露出笑容:“夫人也是豪爽人,那么我们就该细商量了。”果然和聪明人说话不费劲,褚夫人眼里的赞同之意更深,可惜这样的女子竟执意要出家,不然就这么短短一时所见所闻,胜过生平所见许多女子。

两人在静室里商量半日,外面的秦秀才早已等得顶上生烟,谢绝了老尼姑让他进屋等的邀请,一双眼紧紧盯着那紧闭的门,心里活似十五个吊桶打水,又像多了二十五只耗子在跑,什么念头都有,可是什么念头都不成片。

老尼姑在屋里敲着木鱼诵经,看似十分淡然,却总在诵完一个句子的时候就抬眼瞄一眼那扇门,要是这秦芳娘不出家了,那当初给庵里添的那十两银子会不会拿走?可这这十两银子自己是打算拿来做寿衣的,拿走了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有人来施舍这么多的银子,让自己做套好寿衣?

小尼姑们在厨下收拾饭菜,那里还顾得上六根清净的说法,都从窗眼里往外看,今日的事可真是透着稀奇。

吱呀一声,紧闭半日的门终于打开,老尼姑精神一振,敲木鱼的声音更大一些,小尼姑们个个在厨房里忙成一团,那耳朵可竖的高高。只有秦秀才迎了上去,面上满是焦急之色:“姐姐,你不出家了,跟我回家吧。”

芳娘感受到弟弟的关心,笑了笑才对他道:“弟弟,快来见过褚夫人。”秦秀才满腔的焦急被姐姐这话一说,顿时觉得焦急都不见了,规规矩矩上前行礼。

褚夫人看一眼秦秀才,见他礼数周到,说话斯文,并不像是乡村里那些读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就目中无人,羡富鄙贫的酸秀才。看来芳娘确是管教有方,往后退了一步赞道:“果然是个出色的人,芳娘,有你弟弟珠玉在前,我又怕什么呢?”

芳娘眼中不由添上一抹得意,虽说秦家穷了些,可要论起这教养子弟,也不输那些大户人家。秦秀才行礼过才又对芳娘道:“姐姐,你……”芳娘拍一下弟弟:“你不必担心,这些事我自有主张,现在趁着大家都闲,你找人把我住的那屋子再粉刷一遍,那些家具也油漆一下,再让弟妹去城里扯几匹布做些新的枕头被子。”

这样的话让秦秀才摸不着头脑,他虽习惯地应是,但应完了才道:“姐姐,你要搞这些做什么?”做什么?芳娘瞧着已经忍不住从房里出来的大小尼姑们笑了:“不做什么,我要成亲了,你姐夫是入赘的,这新房自然摆到咱们家。”

轰隆隆,秦秀才觉得从小到大受到的惊吓还没有今日一天受到的多,说话都有些结巴:“成亲,姐姐,你成亲是喜事,可是……”芳娘再次打断他的话:“没什么可是的,你快些回去办,等预备好了,和我去沧州迎接你姐夫去。”

秦秀才哦了一声,看着芳娘那和平常一样的神色,姐姐做事从来都不喜欢别人问东问西,她既说了那自己照做就是。

看见芳娘干净利落地吩咐,褚夫人越发欣赏她,果然是个极干脆的女子,自己儿子只要有她一半,自己也无需这样担心。虽然钱财是身外之物,但辛苦赚来的怎能随便就给人糟蹋,更何况那些钱财的去路还是那些居心叵测的所谓家人。

褚夫人叹一声,当日若不挂念着这一点感情,以为他们能真的变好,自己的独子也不会被他们教唆的如此之坏,挥霍无度,处处与自己作对,视那些吸血之人为亲人。

想起这些年来的事,褚夫人不由暗自一叹,那声叹息芳娘听的清清楚楚,只是自己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罢了,她的心事日后有缘自然能知,若没有缘也就止于此处。

褚夫人拿出二十两银子给了老尼姑,谢过这一上午的取扰这就离开尼庵。看见银子到手,老尼姑怎会在意她们的打扰,还巴不得她们再打扰些时候。对褚夫人说今日之事绝不能露出半点风声的话连连点头,为了那二十两银子也不能随便乱说啊。

褚夫人只带了个贴身的管家娘子,见褚夫人出来忙迎上前,褚夫人又把她的姓名来历一一告诉芳娘,见褚夫人唤她春歌,想必是从小跟随褚夫人长大的贴身丫鬟又随她出嫁,这样的人还不能信任的话那褚夫人身边也就没人可用。

上一篇:锦言绣年 下一篇:夫贵妻荣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