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女三嫁(300)+番外

可胭脂总觉得,这里面有些不一样。

“夫人,您不高兴吗?”朱嫂子察觉到胭脂的不快,皱眉问胭脂。胭脂忙道:“也不是,只是这日子,怎么这么快呢?”

“太皇太后已经下诏,召回当年被赵匡义打压过的那些人,这京城,很快就要重新热闹起来了。”赵镇从外面走进来,接过朱嫂子手中的信:“胡家,也该是在召回之例。说不定还会加恩小舅。”

“阿弟才十二岁,加恩也要等到成年之后。”胭脂把心中的那些思绪都收起来,笑着对赵镇说。

“胭脂,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会让太皇太后知道,我和赵匡义,是不一样的。”赵镇安慰着胭脂。胭脂笑了:“你现在想的太多了,当年那个什么都不知道,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少年,去哪里了?”

“被你揭破面具之后,他就不见了。”赵镇的声音里透着怀念,却没有后悔。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成长为足以保护家人的人,而不是仰仗别人的保护。

胭脂也淡淡一笑,握住丈夫的手。只要有你,我还担心什么呢?

“又到汴京了,没想到这一回,我们只在家乡待了半年多。”王氏掀起车帘,看向外面,话中全是怀念。

“我还以为娘会很怀念汴京呢。”邹蒹葭也探出头,尽管历经风雨,汴京城此刻看起来,却和原来没有半分不同。依旧是城墙高大,人流如织。

“见过外祖母!”赵捷的声音突然响起,王氏看向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少年。尽管才十一岁,可赵捷生的高大,看起来比小元宵还要高出半个头,面色又有些黝黑,瞧着倒有十三四岁的样子。

“母亲,您不记得捷郎了?”胡大郎笑着开口。

“怎会不记得呢?只是这才不到两年,这孩子怎么长的这么高,比你小舅舅还高。元宵,你可比不过你外甥了。”王氏的话让本要下车的小元宵又把腿收回来:“娘,这不全都怪你,成日把我拘在屋里,我又不是小娘子,我是小郎君。”

赵捷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对王氏道:“原本娘要出来接外祖母呢,不过孙儿说,娘的事多,还是先在外祖母那边帮忙料理,准备洗尘的宴会,孙儿出来接就好。”

“这孩子,可真会说话!跟大人似的!”王氏欢喜地赞了一句,对小元宵道:“你还是做舅舅的呢,倒不如你外甥。”小元宵又瞥王氏一眼,不好意思地笑了。

赵捷重新行礼后,上马在前,引着王氏一行人进了汴京城。

王氏瞧着汴京城的街道,那些街道都和原先是一样的,仿佛那场离此不远的杀戮,只是传说。

马车驶进胡家所在的巷子,胭脂已经迎出来,王氏在车内见到女儿笑靥如花,赵嫣聪明活泼,心中是从没有过的甜,还有什么能比一家子在一起,更欢喜呢?

“娘,都到家门口了,怎么还不下车,难道忘了家门口?”

作 者有话要说:这个文就是我的脑洞,我想写这一群人的生活。里面会有后院有宫廷有市井。其实我个人是不喜欢必须规定什么题材的,比如宅斗只能写宅院,宫斗只 能写宫廷这样的。做为一个脑洞很大的人,我一直觉得感情才是所有文的共同主题。这里的感情并不仅仅指爱情,还有亲情友情等等。除此之外,故事发生在什么毫 无影响才对。

所以,我是个任性的作者,也谢谢追文追到这里的读者,能接受我的任性。谢谢!

☆、第238章 出征

“你只会说我,怎不见你上前来扶我下来?”听到女儿熟悉的声音,王氏脸上不由流下两滴泪,强忍住泪掀起帘子对女儿笑道。

“外祖母,我来搀您!”赵嫣已经跑过来,手脚并用地想爬上马车,慌的邹蒹葭急忙拉住她:“你慢些,别摔着。”

“没事!”赵嫣口里说着,一咕噜钻进车厢里,抱住王氏的脖子:“外祖母,我好想你。”

王氏欢喜的心花都开了,把赵嫣搂在怀里亲了又亲:“外祖母也很想你,都一年多没见了,我们嫣娘长的是越来越好看了。”等在车下的赵捷瞧见妹妹对自己露出得意笑容,赵捷不由皱下鼻子,小娘子们就是麻烦。

胭脂含笑上前,王氏已经下车,看着这座府邸,王氏不由轻叹一声,离开的日子也不长,可怎么就那么想呢?

胭脂扶住王氏,王氏拍拍女儿的手,在众人簇拥下走进府内。王氏在厅内坐定,管家人等重又来见过主人。王氏温言问了几句,那日事变之时,因胡家主人已经离去,禁军们并没冲进来。

等后来险些哗变时候,数道大门都已关紧,下人们全守在厅上,各自拿枪握棒,等着若有万一,就和冲进来的禁军决一死战。

王氏听完就对管家点头:“辛苦你们了,都下去领赏吧。”管家等行礼谢赏后下去。胭脂已经笑着道:“娘,您的屋子,都好好地收拾在那里呢。还有蒹葭的屋子,全都在那,一点没变。”

“这么快就让我去歇着?”王氏瞥一眼女儿,胭脂又笑了:“娘不是说累了吗?”

“我还以为你想和蒹葭,和我,也说说话呢,谁晓得这是要把我们都赶去歇息,你好早日回去你府上?”王氏的话让邹蒹葭噗嗤一声笑出来,这一声笑,让胭脂觉得,所有的事都没发生,一切都和原来一样。

“外祖母,您别担心,爹爹到了傍晚就过来,到时我们一家子,都在这里,我要陪外祖母一起睡。”赵嫣的话让王氏更为高兴,把赵嫣搂在怀里,心肝宝贝叫个不停。

众人说说笑笑,王氏也就回到自己屋里,一进院子,看着菜地豆架,王氏不由轻声叹息:“原先觉着,能在这里继续种菜,也就当追念家乡。现在才晓得,追念不追念的也没什么要紧。要紧的是心在哪里,哪里才是家乡。”

胭脂听出王氏话里的叹息,进屋坐定才问王氏:“娘这一回去,知道和原来想的不一样了?”

王 氏接过胭脂倒来的茶,对胭脂淡淡一笑:“是啊,不一样了。我原先以为这几年在汴京,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吃住,可等回家一看,才晓得可不是换了个地方吃住这么 简单的事。你二婶三婶爱说的那些酸话,要在原先,我定要和她们吵一架,分个是非黑白才是。现在觉得,有什么好吵的,她们的见识不出三里地,除了能说说酸 话,还能奈我何,也就由她们去。”

不一样了,不仅是王氏身上有了诰命,在汴京这些年,见过的人太多,眼界见识早不是当初在乡下时候。以往的那些争吵,在王氏瞧来,已经不值一提,因为没什么要紧。

胭脂握住王氏的手,王氏对女儿笑一笑:“好了,别为我担心,我琢磨着,和原来不一样,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好事。”

“娘,我晓得的。”胭脂的话让王氏笑了:“晓得就好,我是真累了,想睡一会儿,胭脂,你也陪我躺下,我们娘儿俩都好些年没这样说过话了。”

上一篇:春雨如酒柳如烟 下一篇:锦言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