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悍女三嫁(157)+番外

胭脂说话时候面色一凛,红玉觉得胭脂变了,但又不晓得胭脂哪里变了。或者说,这样的变化才是正常的,才是每个汴京城的小娘子们,出嫁后该走的路。而不是像胭脂原先一样,万事不关心,只想自己的事情。

这种变化,对胭脂来说,是不是好的?红玉不晓得,只晓得自己是胭脂的丫鬟,一辈子,就跟定了胭脂。

管家娘子们走出胭脂的院子,见老祝坐在树下的石头上,面有得色。这神情越发让管家娘子们疑惑,齐齐上前。

不等老祝站起来,就有人开口:“老祝,你今儿是得了什么喜事,这石头上也不嫌弃凉,等到了日子,做下病,才有好耍的。”

有个刻薄些的已经开口:“老祝都多大年纪了,每个月哪还有日子啊?来,老祝,你让开些,我也坐坐,娘子问你些什么?是不是以后你们厨房,要裁人?”

裁人两个字让老祝鄙视地看一眼说话那个:“你从哪听来的胡说,什么裁人,娘子寻我去,赞我菜做的好,又说以后厨房按这样章程来做,就是好的。还赏了我。还说我平日辛苦,这家里,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的人的饭食,都要厨房来做。夸了我半日。”

说着老祝一脸得意洋洋:“哎呀,在厨房里都三十多年了,从做洗碗的再到现在,都做到厨房的头了,一年到头除了随大众给娘子们磕头,极少得见娘子们的面。哪晓得今儿,我时来运转了,能得见到娘子不说,还得了赏赐。”

说完老祝也不去管管家娘子们怎么想的,跳下石头就笑眯眯地:“我走了,这会儿,该预备午饭了,还有给娘子准备的点心也要预备起来。”

管家娘子们也没留老祝,瞧着老祝离去。有人已经开口:“赵嫂子,娘子这样举动,到底是为什么?是真瞧上了老祝呢,还是要借这件事,敲打我们?”

这赵嫂子是这赵府的总管赵安的娘子,和丈夫一起,从杜老太君房里服侍的,做到现在这个位置。

赵嫂子眉头微皱,一脸不置可否,还有人想要说话,赵嫂子已经斥责:“都胡想什么?敲打?我们又没做什么错事,要被敲打?”

“赵嫂子,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本我们都是在吴县君手底的人。虽说娘子和吴县君极好,可吴县君已经搬走了。娘子为了树威信,难免会拿我们中的人开刀。”有人战战兢兢地问。

赵嫂子低头想一想:“也别想那么多,娘子不是什么都没说吗?都给我老实安分,谁会找你们的错?都散了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呢,这些日子别给我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想要做点别的,也给我收紧了。”

众管家娘子们应是,也就各自散去。

赵嫂子站在那里,眉头紧皱,思量了半响,也就离去。等她们离去之后,一棵树后探出个小丫鬟的脑袋,四处张望了下,见没有人,也就匆匆往胭脂院子里去。

红柳瞧见那小丫鬟进来,上前扯一下她的耳朵:“小翠你跑去哪了?这有块料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淋了雨水。娘子昨儿找出来,说霉变了可惜,让我拿出去晒晒洗洗。你还不赶紧去洗这个?”

小翠用手捂住耳朵,才对红柳道:“红柳姊姊,我方才听赵婶子她们在那说话,听入迷了这才没进来,我告诉你,你去告诉娘子。”

赵婶子她们?红柳的眉皱起,小翠年纪不大,口齿却清晰,一五一十地把话说给红柳。红柳听的皱眉,听完拍一下小翠的脑门:“算你有点眼力。去吧,把这料子洗了。”

小翠接了料子走了,红柳转身就走进屋子,把小翠听到的议论说了。

胭脂听完,哦了一声。

红玉倒急了:“娘子,您啊,头一个就该换了赵嫂子,您还不知道吧?她家和魏婶子家,是亲家。”

大家族的仆人,彼此之间结亲联姻,是常有的事。赵家几十年下来,下人之间彼此的姻亲已经非常密集。

胭脂笑了:“换了她,换谁上呢?红玉,你来瞧瞧。这本是赵府下人的名册。这一本,是他们之间,彼此的亲戚关系。红玉,你给我找一个没有瓜葛的人出来。不说你,就算是红柳,她的叔叔,还娶了赵安媳妇的姨侄女。”

红 柳在旁听到,吓的浑身一颤,忙跪下道:“娘子,奴能来服侍郎君,确实是走了赵嫂子的路子。奴心中原本也有痴心妄想。可一来郎君在这上面从没心思。二来娘子 过了门,和郎君夫妻恩爱,奴就晓得那点痴心妄想,不过是惹人笑话。从此就转了心肠,安安分分地服侍娘子,等着年龄到了,出外嫁人。”

红柳对赵镇有些别样心肠的事,胭脂从不知晓,当然胭脂就算知晓,换在原来,胭脂也不在意。此刻红柳说出实情,又是原先的事。胭脂只哦了一声就对红柳道:“起来吧。我不过顺口说一句,你就吓成这个样子。”

红柳还不敢起来,还是红玉道:“红柳姊姊,你赶紧起来吧。娘子的脾气你又不是不晓得,有一说一。”

红柳这才起来,胭脂这才笑着对红玉道:“你瞧,这赵家服侍的下人,关系都是盘根错节,就算没有亲戚,也有好朋友,认的干亲。”

“娘子,我们都是底下人,晓得生死荣辱全在娘子和郎君手中,偷奸耍滑的事,是有人做的,但若说别的念头,我们并不敢。”红柳方定心神,急忙对胭脂又表一下忠心。

☆、第124章 劝

胭脂笑了:“生死荣辱操之于手,好一个生死荣辱操之于手。只是不晓得,谁是这个操纵的人。”

胭脂的话红玉听不大懂,红柳却懂了,忍不住往郡王府那边望去。这些日子下来,红柳是完全瞧出来了,符夫人不喜欢胭脂。

虽说隔房分府,但赵家的情形和别人家的情形不一样。赵德昭名义上,依旧是这个府邸的主人。

还有赵匡义夫妻那边,对这座府邸的影响也很大。红柳深吸一口气。

胭脂笑了,笑容和原先一样,那样清澈无所谓,她站起身:“好了,不过说几句闲话,你们一个个这么紧张做什么?反正我话放在这了,该做什么选择,也是瞧的出来的。”

红柳红玉忙应是,胭脂也看向郡王府的方向,既然要开始了,那就来吧。谁害怕谁?

赵嫂子从赵府回到自家住处,刚走进门,她儿媳就迎上前:“婆婆,我母亲来了,正在屋里坐着呢。”

“这都什么时候了,她还来?”老魏的这件事,虽被符夫人压下去,但并不代表这些服侍的人,猜不出什么蛛丝马迹。毕竟老魏的地位,和别人可不一样。听到老魏来了,赵嫂子不由心烦意乱地说了句。

“吆,亲家,我们才几个月没见,你就忘了我,想着不理我了?”老魏已经从屋里走出,站在那瞧着赵嫂子。

赵嫂子示意儿媳妇把门关好,这才走进屋里,也不给老魏让座上茶,只对老魏道:“你又不晓得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光景。娘子生怕抓不到我的错呢,你还来?”

上一篇:春雨如酒柳如烟 下一篇:锦言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