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见成姻缘(89)

秦长乐笑了:“好在琳箐也不会笑话你,赶紧回去吧,天都快黑了。”秦长安又作个揖这才和琳箐离开,望着他们离去,春景不由问秦长乐:“姑娘是真的要出去吗?不是哄大爷的?”秦长乐噗嗤一声笑出来:“你啊,怎么和长安一样说些孩子话,当然是真的。你也该回家了,不然你男人又该到处寻你了。我要去和庵主告辞一声。”

春景见秦长乐身姿款款地往那小门行去,心放下大半,看来姑娘这回是真要出庵了,这样才对,花信年华的女子,就该嫁人生子,过着和别人一样的日子才对。再说姑娘这样美貌、这样性情,也只有天底下最好的男子才配得上。

琳箐和秦长安回到宅子时候天已经擦黑,远远就能看见门上已挂了气死风灯,一行人等在门口,瞧见秦长安过来,领头的裴管家带着人就跪下:“恭迎大爷大奶奶回府。”这动静倒让秦长安笑了:“日日见着的,这么大阵仗做什么?”裴管家行礼后才道:“虽是日日见着,但今日是小的们初次进这宅子,自然要恭迎才是,不然就失了礼数。”

裴管家一家子是齐老太太特地给的,说他们夫妻是于老嬷嬷的干孙女女婿,从小裴娘子就跟着于老嬷嬷学,能干处是不必说的,一个女儿今年九岁,原本是在齐老太太房里做些粗使的,也跟了来,现在跟着六巧她们学着怎么服侍主人呢。

除了裴家一家子,张世荣也安排了一房姓柳的家人跟过来,再加上六巧慧云和另外两个丫鬟,这家里的人尽够使了,也不用再添。秦长安听到裴管家这么说就笑道:“好,好,都起来吧?嬷嬷在哪里?”裴娘子已经答道:“嬷嬷在屋里呢,说要给大爷您亲自做一碗面过来,小的们想去帮忙,嬷嬷都不许。”

裴娘子不说还好,一说秦长安就真有些饿了,伸手握住妻子的手,和她并肩走进这所宅子,身后下人们依次跟着进来。绕过影壁,客厅已经点了灯,嬷嬷手里端了两碗面站在厅门前,看见秦长安那泪不由就掉落。这一幕让秦长安顿时有回到幼时,那时爹娘俱全,每晚自己从学堂回来,娘就带着嬷嬷在堂前等着。

秦长安的眼又有些热,但还是疾步上前接过面:“嬷嬷年纪已老,又照顾我们姐弟多年,该在房中等着才是,哪还能这样劳累?”嬷嬷坚持不肯让秦长安接过面:“回到家里头一顿,总要吃一碗面才是,你快别说这样客气话,快些和大奶奶进去屋里把这碗面吃了。”

见秦长安从一边扶住嬷嬷往里面走,琳箐也从另一边扶住,嬷嬷眼里的泪顿时又变成喜悦:“当初我就见张家六姑娘生的好,人也好,心里就盼着,要能嫁我们安哥儿多好,可想着门第低,也只敢在心里这么说,没想到今日真的成真,等你歇两日,就该去坟上告诉老爷太太,让他们在地下也安心。”

此时已进到厅上,那些家具都还是旧日的,只是椅上多了椅袱,桌上铺了帐幔,茶壶杯子都是新的,还用瓶插了一支桃花,处处透着一股家的温暖。从父亲去世到现在,差不多六年时间,这座宅子终于又像一个家了,秦长安眼里也觉得热热的,但还是坐下,让嬷嬷把面端到他们面前又递上筷子:“吃吧。”

秦长安接过筷子先喝了一口汤,这熟悉的味道让秦长安眼中的泪差点出来,使劲把泪忍回去秦长安才抬头对嬷嬷笑道:“嬷嬷的手艺还是和原来一样好,还记得我不爱吃姜,葱也要少放。”嬷嬷唇边的笑容十分满足,接着又看向琳箐,眼里有期盼神情。

琳箐也喝了一口汤,嬷嬷的手艺肯定比不上张家厨子的手艺,盐放的稍微重了点,姜一点没放,油也大了些,不是琳箐爱吃的清淡口味,但琳箐还是笑着道:“嬷嬷的手艺,怎会不好。”嬷嬷面上的笑容更加满足,慈爱笑着看他们吃完了面,裴娘子这才让厨房送上今日的晚饭,嬷嬷还非要在旁服侍他们吃饭。

还是秦长安说了许久嬷嬷这才离开去旁边歇息,等嬷嬷走了秦长安才悄声道:“我晓得你口味轻,嬷嬷做面喜欢多放油盐,你吃的肯定咸了,快喝口汤吧。”说着秦长安就给琳箐打了碗汤,张家厨子的习惯汤里都是少放或者不放盐的,琳箐见丈夫那么体贴,不由抿唇一笑。

在旁服侍的裴娘子和六巧等人这才松口气,这样恩义深重的仆人,对别的仆人来说是最难相待的,瞧姑爷的意思,只怕是会供着那位嬷嬷而不是让她管事,这样最好,既不落了埋怨也好让别的下人做事。

晚饭用完,又沏上茶,和妻子说着话,秦长安想到明日就能接姐姐回来,压在心里最大的那块石头已经消失,听着妻子在那和裴娘子说的家庭琐事,唇边的笑越来越深,这才是家的感觉,什么都不用去想,和妻子说说话,喝喝茶,外面的所有烦扰门一关都进不来。

不觉困倦已生,秦长安打个哈欠想就此睡去,琳箐抬头瞧见他这模样,唇边也露出笑来,和丈夫一起回家乡,好像不坏呢。

☆、75 甜蜜

次日一大早秦长安就和琳箐收拾妥当,打算去观音庵中接秦长乐,琳箐已经让裴娘子安排人回去张家禀报,说这两日有事,等到后日再行归家。张老太太自然没什么好话说,倒是张大太太让人送来些东西,说女儿家既出了阁就该以婆家为重,有事也是平常的,就等事情忙完再归家不迟,横竖都在一个镇上住着。

由此夫妻二人带了人就走出大门,此时太阳刚刚跃出地面,一轮红日照的人身上暖洋洋的,秦长安携了妻子的手刚要上车就见那边急匆匆走来一个人,瞧见秦长安就急忙喊:“大侄儿你留步。”秦长安见来者竟是秦三太太,未免勾起新仇旧恨,握住妻子的手有些用力,琳箐安抚地拍拍他的肩,秦长安这才把心里的气压下来,瞧着走过来的秦三太太道:“三婶,我们还要赶着出去有事,三婶若有事等我们办完事再让人去你家里寻你。”

自从秦长安离开家乡,秦三太太的日子过的越发不好,五奶奶的病虽请了许多医生来瞧,那药材吃了也有几座山的,银子钱更是花了无数,但还是时好时坏,更别说有个胎孕。秦三太太想为秦五爷纳个妾给自己生孙子,但五奶奶怎肯拿出银子,秦三太太又是被亲家降服的,不敢对儿媳妇高声,每日家中愁云惨雾。

原本秦三老爷还肯听秦三太太的话,但从秦三太太跑去庵中要秦长乐回家不遂之后,秦三老爷也不肯听了,说秦三太太是个败家媳妇,撺掇自己做出那样事情,不但兄弟情分半分都无,连面子都没了。夫妻已近反目,秦三老爷这两年索性在外宠了个小的,过个两三个月才回来一趟。秦三太太也吵过闹过,甚至还想带人把那外室给卖了。但秦三老爷拦在头里,说儿媳已经生不出来又不许儿子纳妾,自己这房总不能断了后,宠个小的到时生个儿子下来也是一支香烟。

上一篇:玫兰曲 下一篇:小寡妇与杀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