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见成姻缘(83)

后面就是随信送来的一千两银子还有四样首饰,这四样首饰都是当初秦长安母亲的陪嫁,也是当时被搜刮走又还回来的,这些年姐姐为了保存它们,也不晓得费了多少心力。秦长安的手缓缓抚过那些首饰,既然姐姐这样郑重其事,那就该请个媒人,一客也不烦二主,就请齐大老爷做媒人。

主意定了秦长安就去见宏致,让宏致和自己一起去请齐大老爷做媒人。宏致自然满口答应,但看到秦长安拿出的银子首饰这些还是吓了一跳:“当初你不是捐了八千两银子给书院?剩下的那些买了几亩田地,我算着那些也只够你的日用开销。怎的现在这么多银子,长安我和你说,爹爹看中你,并不是看中你万贯家财,就算你一个铜板的彩礼不下,爹爹也会把琳箐嫁给你。”

那两百亩地和两间铺子是秦长安姐弟最深的秘密,秦长安沉思良久才道:“当年家母临终时候,害怕父亲续娶待我们姐弟不好,特地把一份产业秘密交给姐姐以备她日后嫁妆之用,这些年我们姐弟,用的就是这份产业的出息。这份产业一年也有三四百银子的出息,七哥不必介怀。”

听的是当初秦母秘密留的产业,宏致也不由心酸起来,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娘去世之前不也一样抓着自己的手要自己好好地照顾弟弟妹妹们,又千叮万嘱嫁妆中的那些东西是留给妹妹们做嫁妆的,甚至要自己跪地发誓,不管是日后爹爹续娶也好,自己娶了媳妇也好,也不能把这些给别人了。当初情形历历在目,原来天下也有和自己娘一样良苦用心的母亲。

两人说起这个,不免互相感伤一会儿,这才去齐府请齐大老爷做个媒人。齐大老爷原本打着这门亲费用多半着落在张家这边,没想到秦长安姐弟这样郑重其事,也显得是对自己外甥女的尊重。这样现成媒人齐大老爷当然不会推辞,就换了衣衫前往张府,张世荣听的大舅哥穿了官服前来倒还觉得奇怪,也一样换上官服出迎。

等听了大舅哥的来历,两人不免又对叹几声,既然秦长安这样郑重其事,张世荣也不推辞,叫出女儿来收了秦家的那四样首饰,又接了五百两银子的彩礼,继续预备琳箐的婚事。

琳箐定亲的信自然要给家乡知道,这封信的回音却比秦长乐的回信足足晚了一个月,张老太太在信上依旧没什么好气,只说前段时间忙着嫁七姑娘,所以才没空写信回来。又抱怨一番秦长安虽则现在有了出息,但家底总是薄了些,说张世荣未免太着急了,别的不说,给琳箐寻一个官宦之子也是能的。最后当然没忘记说一下七姑娘嫁过去多么得公婆丈夫的疼。

张世荣收到信未免叹息几声自己的娘还是这么偏心,好在张老太太不识字,这封信也是张大爷写的,张大爷写完张老太太说的话之后又重新写说全家都很高兴琳箐定亲,自己父亲特地托人带上京三百银子和两样首饰四匹衣料给琳箐添妆。除了张大老爷的添妆,张二老爷也带来几样礼物给琳箐添妆。张世荣看到一家人都很欢喜,这才算把自己娘的偏心给忘了,那些添妆的东西自然让人一总收拾了给琳箐送进去到时一起做了嫁妆。

琳箐能想到两位伯父会给自己添妆,但没想到会给自己添的这样厚,六巧把东西收拾好琳箐才道:“大伯父也罢了,二伯父家境一向没有大伯父那么好,还送来这么厚一份礼物,倒让我不好推辞。”六巧小嘴一撇:“我瞧着啊,二老爷是做给四老爷瞧的,四老爷也真好意思,前后收了老爷一千两银子,再加上原先那些,他给七姑娘的那份厚厚的嫁妆多一半都是几位老爷凑的。这回姑娘要出阁,他做叔叔的竟一个铜板都不肯捎来。”

慧云正好进来听见就道:“你作什么呢,哪有这样说主人家的?再说姑娘心里自然有本帐。”六巧吐下舌:“不过是为姑娘打个不平罢了。好姐姐,我可从来不会在外面说的。”慧云点一下她的额:“以后跟了姑娘嫁出去,我们的言行就是姑娘的颜面,哪能这样顺嘴说的?”

六巧嗯了一声,悄悄地去瞧琳箐,琳箐笑着道:“慧云真是个小管家婆的样子,我瞧着等我嫁出去,就给你寻门亲,你瞧着哪个管事好,就和我说了,到时别的不能,几十两银子还是能助你的。”慧云登时脸红,低头道:“姑娘说什么呢,奴婢本该服侍姑娘一辈子的。”六巧凑到慧云跟前:“是吗?前儿我可听你在说什么……”慧云伸手就去捏六巧的嘴:“刚说你不许乱说话,这会儿又说了,还在姑娘面前说。”

六巧连连闪避,笑着道:“我知道错了,管家嫂子,求你饶了我这一回?”慧云脸色更红,琳箐瞧着丫鬟们打闹,虽然现在已经近冬,但心里却似春日一样暖融融的,等过了年,自己就该出嫁了,嫁给那个自己一直仰慕着的人。

忙忙碌碌又到过年,今年虽然还是一家人,但琳箐和秦长安定了亲,张世荣也不能免俗要避嫌,自带了儿子女婿们在书房里守岁,里面就由女子们在那说笑。宏致的儿子已经三个多月,生的面团一般,琳琅极喜欢这个侄儿,此时抱了他就不撒手。琳箐看着妹妹和嫂子在那说笑,只觉得一切都美好的像梦一样,也冲淡了这在家过最后一个年的浅浅哀伤。

猛地天空炸开一个爆竹,琳琅怀里的孩子不但不害怕反而依依呀呀叫起来,新年又在期盼中到来。

☆、70 出嫁

琳箐的婚期定在正月十八,新房就设在秦长安暂居的那所小院,那小院本在二门外的,现在做了新房难免琳箐有些不便。还是曾敬业出了主意,把小院靠向内宅的那面墙给拆了重新做门,原来的也拆了,重新做成一个便门,方便秦长安出入,那钥匙就放在秦长安那里,这样内外也严谨了。除了重新做门,屋子又重新粉刷过,一间做新房,一间起坐另一间就留做秦长安的书房,当初放过詹三爷行李的那间小屋也被重新收拾出来,让值夜的丫鬟们住。

年前就把这院子收拾好了,做新房那间重又摆设好家具,到处贴满大红喜字,看起来是喜气洋洋。到正日子前两日,齐家几位太太就过来帮忙,也有相熟的人提前过来祝贺。

人人都忙的脚不沾地,倒是做新娘的琳箐反而闲下来,每日齐大太太百忙中还要过来教导琳箐为妇该做的事,原本还该说如何侍奉公婆的,不过秦长安父母皆亡,只有一个姐姐。而秦长乐和琳箐又是闺中密友,婆家竟没有什么麻烦事。齐大太太也就省了这些不说,但还是要叮嘱琳箐几句这嫁人和之前在闺中相处不一样,嫁人后对大姑子就要多尊重些。

琳箐一一听了,才发现原来这人际交往比自己在闺中时候要纷杂许多。到正月十七,齐大太太再没什么多说的,拉着琳箐的手道:“这没婆婆虽说轻省些,可很多婆婆也会教媳妇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琳箐,你早年丧母,这些年都是自己摸索,等出了阁又没有婆婆,少不得还要自己摸索。我做舅母的也只能教到这,好在你姐姐就在隔壁住着,到时也能多请教她。”

上一篇:玫兰曲 下一篇:小寡妇与杀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