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见成姻缘(53)

猛地琳箐肩头被碰了下,琳箐抬头看见是七姑娘,她手里还端了杯酒,那声音虽比四太太的稍微好一点,但听来还是像别人欠她许多银子一样:“六姐姐明儿就启程了,妹妹敬你一杯,愿姐姐一路顺风。异日若你妹夫上京,还望三伯能多照拂一下,休要像六姐姐一样,对姐妹们也不提携。”

琳箐现在对七姑娘这话就像风吹一下毫不在意,笑着应了饮了一杯,七姑娘也不再瞧别人就往张老太太那边去了。等她走了四姑娘才压低声音道:“六妹妹你别理她,这些日子她为了想要让祖母带她上京,已经使了不少法子,我爹全不肯答应,她才没了主意,听说还把九妹妹住曾家的事说出来。”

五姑娘瞧一眼八姑娘,见八姑娘安静在那里吃饭声音才更小一些差不多凑到琳箐耳边:“九妹妹和她能一样吗?她父母双全,可三伯母去的早,出阁的长姐代行母职,把年幼弟妹带去婆家教导这种事也是常见的。”琳箐已看见八姑娘虽在吃饭但那筷子慢下来就道:“两位姐姐的好意我明白,有些事不用明说就各人心照。我这做妹妹的一上京还不晓得过多少年才能回来,这里有几样首饰,就当是为两位姐姐出阁添妆。”

说着琳箐让六巧拿着盒子过来,这一送东西张大太太那边也听到了,也过来瞧瞧琳箐送出的首饰,一是玉簪一是金镯,玉簪金镯在这样人家也不算稀奇,主要是那做工格外精致,张大太太拿起琳箐送四姑娘的那对玉簪细瞧瞧就赞道:“这玉这么好也就罢了,这簪内还刻了牡丹花纹倒极少见。”

琳箐已浅浅一笑:“这是当年我娘还没出阁时候,京中曾时兴过的式样,我娘一共做了两支,另一支姐姐出阁时候带走了,这对就给四姐姐添妆。”原来是齐氏的嫁妆。二太太也拿起那对金镯,入手沉甸甸的,起码有个二两重,上面的纹也十分精致,二太太没有问,但既然四姑娘那支簪是齐氏的嫁妆,只怕这对镯子也是同样来历。

二太太已经道:“你这孩子,你们姐妹们之间情意也不在乎这些东西,你小小年纪,添妆的东西何必这样贵重?”琳箐也笑了:“两位伯母千万不要推迟,在这数年多承两位伯母照顾,心内感激不尽,况且祖母在家,也赖两位伯母侍奉照顾。这些不光是我的主意。”

这么贵重的首饰,又是齐氏的嫁妆,琳箐要处置定会先问过张世荣,张大太太很快想清楚里面的前因后果,只怕当时张世荣上京前就已交代过,这会儿拿出来,怕是要气一下七姑娘。张大太太往七姑娘那扫一眼,看见七姑娘一张脸果然气的铁青。

能气一下七姑娘,张大太太也是喜欢的,把匣子盖好就对二太太道:“既是三叔吩咐过,就收下吧。好孩子,你且安心上京去,家里的事不用担心。”这家里的事还包括了秦长乐,琳箐又谢过张大太太。张大太太笑着挽起她:“都是一家子,别说什么外道话。路上可要照顾好自己,到了京中要常来信。”

张二太太也是这样说话,琳箐一一应是。七姑娘到了这时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六姐姐,我也定了亲,那给我添妆的呢?”琳箐的眼微微垂下,等再抬起时脸上笑的格外灿烂:“两位姐姐都是今年就出嫁,七妹妹你的婚期还有好几年呢,等你出嫁时候只怕我们已经又回来了,到那时再送添妆之物不更好。”

七姑娘被堵在那里说不出话,这话张老太太也不好帮忙,只得拍拍七姑娘的手让她安静下来。琳箐到今日今时,才算完全出一口气,心里觉得畅快时候又觉得好笑,何必和她一般见识?她的眼界不外就是眼前能瞧见的那些东西罢了,别的,就再瞧不见了。

第二日还没到午时,已交印的知府一家就已来到本镇,身后也有些送官的士绅,既已说好,全都进了张家歇息。知府太太和家眷被迎进后院,知府姓孙,琳箐曾见过一面,各自行礼过孙太太就拉着琳箐的手道:“上回见你时候还是你们刚回来时,那时瞧着纯然还是个孩子,后来听说张老爷的家是你在当我还觉得稀奇,哪有孩子当家的。谁知你竟管的一丝不乱,今儿又见,已经是个大姑娘了,果然是张老爷教的好。”

这样的赞扬琳箐听的多了,自然也晓得怎么回过去,含笑谦虚几句,孙太太越发笑了:“瞧瞧,和你一比,我家两个女儿就成孩子了。”说着孙太太就叫过身边跟着的两个女孩:“这个算是你姐姐,叫锦婵,那个的话,”见孙太太皱眉,琳箐忙道:“伯母,我属兔年六月生的。”

孙太太的眉这才松开:“那这是你妹妹,叫素婵。你们三个可要互相见个礼,这船上有二十来天呢。”孙锦婵已经笑着开口:“娘说的,就像我会欺负张妹妹一样,我见了张妹妹这个样,心里喜欢还来不及,哪会欺负?”孙太太拍了拍女儿的胳膊,语气十分娇宠:“谁不晓得平日你惯会撒娇?昨儿还欺负你妹妹来着。”

孙锦婵又要撒娇,孙素蝉已和琳箐见过礼这才开口说话:“母亲这话就是错了,姐姐昨儿并不是欺负女儿,只是教女儿写字来着,女儿写字从来没有姐姐那么好,姐姐未免急了说女儿两句罢了。”从这称呼和孙太太的各自相待,琳箐就觉得这位孙素婵只怕是庶出,再瞧两位孙姑娘虽然穿着打扮全都一样,但孙锦婵的神色分明多了些自如。琳箐打量完就垂下眼,怎么对待庶出女儿,这是别人家的私事,自己一个顺路和人家一起进京的人还是不要开口的好。

张大太太见她们各自相见过这才开口嘱托孙太太多照顾琳箐,这是张大太太做为伯母必不可少的说辞,孙太太自然明白。用过午饭外面来说东西都已装上了船,孙太太也就一手携了琳箐,一手牵了孙锦婵出门上船。

张家除了张老太太都出来送琳箐姐弟上京,身后黑压压跟了一片人,琳箐又拜别几位伯母就上轿离去。知府这次用了两艘船,知府夫妇和两个少爷一艘,姑娘们另一艘,到了码头上船后琳箐才晓得孙家还有个姓武的姨娘,瞧她年纪轻轻,只怕也不是那位素婵的亲娘。

码头上那些士绅还给知府送了万民伞,又在那要知府脱靴而去,这总要一会儿,琳箐倚在船前看向外面,突然见嬷嬷站在岸上往这边瞧,琳箐晓得这定是秦长乐让她来的,忙让六巧过去问问。六巧很快回来拿着个纸包:“这是秦姑娘做的几样针线,说让姑娘你随身带着。”

此去京城,最舍不得的就是秦长乐了,琳箐嗯了一声,把纸包抱紧些,一种淡淡的离愁这才在心里漫开。

☆、45 进京

对京城琳箐并不陌生,当年张世荣曾在通州做过一任知州,那时因离京城近,齐氏带了他们兄弟姐妹住在京城并不张世荣同住任上。每过两三个月,齐氏就带着他们兄弟姐妹从京城往通州去住上四五天,有时张世荣要往京里去,也是在齐府团聚。

上一篇:玫兰曲 下一篇:小寡妇与杀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