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见成姻缘(30)

张世荣并没为银子的增加而高兴,只是皱眉叹息:“你这么大年龄的少女,正该风花雪月和姐妹们玩耍,哪似你倒要日日算账。况且你年纪已差不多,该寻亲事了。”

☆、25 父女

本在谈家计,怎么就突然转到自己婚事上?琳箐不由红了脸,低头道:“女儿的婚事自有父亲做主,到时父亲说要女儿嫁谁,女儿就嫁谁,哪能多话?”张世荣并没有因女儿的乖巧而高兴,反而眉头皱的更紧:“哎,你没了母亲,有些话我这个做爹的又不好多说。虽说婚姻之事是父母之命,可这是儿女一生的大事,哪能真的不问你们呢?当年你外娘嫁我时候,你外祖父也曾问过她的。”

提到已逝爱妻,张世荣面上露出追忆之色,若不是宏昌去世,妻子定不会那么早就去世,而是会和自己白发偕老,看儿女长大。这种事情也该是做母亲的叮嘱女儿,小女儿的心事,怎能和父亲讲呢?其实原本自己的娘也可以讲的,可自己的娘,张世荣自嘲地笑笑就对琳箐道:“这些话本该是你娘和你讲的,你娘不在了,也只有我这个做父亲的来问问你。你是个乖巧聪明懂事的孩子,自从你娘去世后,你管家也管的井井有条。可是你越这样,爹就越担心你出嫁之后,”

这是为什么?琳箐的眼睁大一些,张世荣的手在桌子上轻轻敲击几下才道:“夫妻之间相处,和弟兄姐妹这些都不一样,你太乖巧了,爹怕你受了委屈都忍着。虽说忍耐对女子是美德,可是有些委屈不需要忍。”琳箐看着父亲,泪开始凝聚在眼眶里,努力不让它流下来:“爹爹疼我,我是知道的,可是女儿还有好多年才出嫁呢,可以慢慢学啊。除非爹爹看女儿不顺眼想早早把女儿嫁了。”

听到女儿久违的撒娇,张世荣伸手想摸摸女儿的发,可是女儿已不再是孩子,手在半路又收回来:“你们姐妹中,你最乖巧,我怎会看你不顺眼呢?只是你七妹妹都已经定亲,你的亲事总也该议了,议上个一两年就定亲,定下至多再能留你三四年就该出嫁了。这会儿不问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夫婿,难道要等以后问?”

琳箐的一张脸又通红起来:“女儿还小呢……”张世荣笑出声:“不小了,这个年龄正当议亲,晚了好的就都被人定去了。”是吗?琳箐努力让脸上的绯红消失,望着张世荣道:“可是娘嫁爹爹的时候都已经十八了,之前外祖父可没有帮娘定亲呢。”提到自己妻子,张世荣脸上又有追忆神情:“那是缘分,真的是缘分。”

时光仿佛就此流转,回到当日和妻子相遇那日,是去尚书府做客,没娶妻的新科进士,是京城无数人家心目中的乘龙快婿,接到去喝酒赏花的请帖已经多的忙不过来。可当在尚书府花园里偶遇着了杏黄衫子的妻子,她的端庄沉静就让那颗心就此底定,从此就是二十多年的相携相伴。

琳箐的笑声打断了张世荣的沉思,“爹爹既然和娘有缘分,那女儿定也有缘分等在那里的。爹爹,你不要着急为女儿议亲。”是吗?张世荣有些怀疑地瞧着女儿,琳箐咬一下唇眼珠转一下才道:“女儿总觉得,嫁人离女儿太远了。”

这话怎么听起来有些不实,可是要张世荣问问女儿心里是否有人又说不出口,毕竟琳箐足岁才十二,这些年都是在家里很少出门,别说外男,连堂弟兄们都很少见。琳箐见父亲摸着胡子一脸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也觉得方才那句话说的有些急了,脸更加红:“爹爹,女儿不是有别的心事,只是家里现在这么多的事,女儿真心想多在家几年,等到七哥娶了媳妇,什么都好了,女儿就可以放心出嫁了。”

张世荣的手放下,但眼没有从女儿脸上移开,琳箐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地问:“难道爹爹不相信?”张世荣听出女儿的小心翼翼,叹了声道:“要是你大哥还活着,这些事何需你操心?你既这样说,我就暗中帮你访着,有了好的就来问问你的意思。”

做父亲的能到这步,算是十分细心周到,毕竟做爹的比不过做娘的。琳箐应是后才道:“爹爹方才问家里这些年有多少银子是为什么?难道真要助四叔叔一些银子?”只说四叔不说七姑娘,张世荣已经知道女儿对七姑娘是有些看不上的。张世荣摇头道:“不是要助你四叔,方才我也想了该多买几个丫头来服侍你们姐妹,怕家里银子不够,毕竟这些我都不管的。”

琳箐的嘴嘟起:“爹爹说来还是信不过女儿,有吴妈妈在,这家里人也没有原先那么多,一年的进项也不少,怎会入不敷出?再说这满了孝,再过一两年七哥就该娶妻了,这娶妻要先预备下银子。”琳箐这口气听起来一点也不像十二岁的少女,张世荣听的既欢喜又心酸,十二岁的少女该是无忧无虑的,即便开始学着理家也不是这样老成持重的。看来该给亲家那边写一封信,让长女归宁数日,好好地和琳箐说说心里话。

张世荣这一决定就坐不住了,起身道:“你做的极好,倒是我这做爹的白问了,要买什么丫头就唤媒婆来吧,若你小姑娘家不好挑,就去你大伯家请你大伯母过来掌掌眼,再让吴妈妈从旁瞧着。”琳箐恭敬应了,送张世荣出去。

等张世荣走了琳箐才坐下,方才说什么缘分不缘分的,可是自己真的不想出嫁,嫁了人,要去一个陌生家庭里把那些陌生人当做自己的家人这些都还是小事。在那样大家庭里面,各种人际来往,真能把人绊的头都疼了。想到这两年见到伯母婶子和

堂嫂们在这家里是怎么过日子的,琳箐叹一口气,难怪大伯母有时会艳羡地说自己的娘命真是好,从来不需要伺候婆婆,也没有别的纷扰,虽在外面冷清些可好处是极多的。

大伯母还是张家的当家主母,说话算是说一不二,祖母外表瞧来对大伯母还算和蔼可亲,可是心里也有这样的怨气。那要嫁到比张家人口更多的大家庭呢?张家还没有纳妾习惯,数代都没有嫡庶纷争,可别家就未必这样。

琳箐唉声叹气,吴妈妈走进来瞧见琳箐唉声叹气的样子,眉惊讶地差点飞出来:“六姑娘,老爷方才让我去寻媒婆好挑几个丫鬟进来。正想找姑娘您商量呢?怎么您唉声叹气的,难道老爷方才训你了?”琳箐懒懒地抬眼看着吴妈妈,身子却没有动:“爹爹历来疼我们,怎会训我?”

吴妈妈坐到琳箐脚边:“六姑娘,方才还听说老太太在桌上要三老爷帮衬七姑娘的嫁妆,三老爷没应,我……”琳箐坐直身子,只轻声叫了声吴妈妈,吴妈妈心里了然,叹气不说,琳箐瞧着她:“吴妈妈,你样样都好,就是有时候嘴难免碎了些,等丫鬟们进来了,你教她们时候可要记得第一要紧的是不能随便说话。”

吴妈妈忙起身应是,琳箐说完才道:“吴妈妈,你也晓得祖母是什么性子,若是再多了几句嘴,到时不是无事生事?”吴妈妈连应几个是,接着才缓缓地道:“小的也是为姑娘觉得委屈,姑娘这么好,又没了娘,老太太该多疼姑娘和九姑娘才是,偏偏眼里只有一个七姑娘,今日连那样的话都说出来。”

上一篇:玫兰曲 下一篇:小寡妇与杀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