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见成姻缘(21)

张老太太听了这话鼻子里哼出一声:“什么话都传不出去?小七两顿没吃,难道没有丫鬟说吗?再说婚姻之事,本就该父母之命,哪有自作主张的,真是有其父就有其子。”张四太太的脸顿时红了,当年自己进门不就是四老爷自作的主张,为了这个,没生下儿女之前还忍了好些时日,直到儿女渐次出世才敢直起身。

张老太太见张四太太面红耳赤,终究心里还是疼七姑娘,怕她真出什么好歹,让春兰去叫琳箐来。张四太太本以为先开口说,琳箐却不过面子就会让,那晓得琳箐话都不接自己的,反而对着张老太太说这事要交给张世荣。

张四太太别的不晓得,却知道张世荣还是爱才的,不然张世荣也不会收下秦长安这个弟子,这一年来在鹿鸣书院对书院的学子们也十分呵护。真要交给张世荣,张世荣打听清楚了只怕就会把琳箐许给詹家儿子,到那时一定了亲,就什么都来不及了。忙开口道:“琳箐你这孩子说话真是的,婆婆是你什么人,是你祖母,她说一句话三伯不也要听着?只要婆婆同意了就成。”

琳箐心中的怒气渐渐积蓄起来,实在不愿再和这对婆媳说话,声音越发淡:“孙女婚事,不管是祖母做主也好,父亲做主也罢,孙女只是听命。别的一概不知。”张老太太平日顶爱说自己家是讲规矩识礼仪的人家,和那些没出过官的人家是不一样的,听了琳箐这话十分满意,做晚辈的就该这样规规矩矩听话,难得对琳箐露出笑容点头:“好,这话说的是。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我会拿主意。”

琳箐对张老太太又行一礼就退出屋子,从头到尾都没看张四太太一眼。这样的蔑视让张四太太不满起来,要不是琳箐从中作梗,让

张世荣说出不再续弦的话。自己早把娘家的堂妹说进张家来做张世荣的续弦,在继母手下讨生活哪有这么容易?现在还摆什么官家小姐的架子,还一口一个听命,明明不就在刺着自己家?

张四太太心里念叨着,面上却做出一副苦相:“婆婆,这边要……”张老太太在心中已经计较了无数次,想到四太太说的那几句话也有道理,沉吟一下才道:“我不是老四,你不用做出这样狐媚腔来哄我,等媒婆又来,我和她说说,愿意和詹家结亲,不过就换成七丫头。六丫头怎么说也是尚书府的外孙女,哪能这样轻易就嫁过去。”

张四太太的这颗心这才放到肚子里,面露喜色道:“婆婆果然疼小七,媳妇这就回去和小七说。”张老太太瞥一眼儿媳:“你也别高兴的太早,成不成还两说,难保詹家看不上小七。”

张四太太高兴之下未免有些忘形:“怎会看不上,小七那张脸,比媳妇当年还要美貌三分。”这倒是实话,张四老爷长的不差,四太太当年要不是出众美貌也不会被一眼看上,两人的这个女儿比四太太当年还要美了三分,别说在众姐妹中,就算是在镇上,也寻不出一个更比七姑娘长相标致的了。

听到张四太太提起自己最不愿想起的往事,张老太太又冷哼一声,并不理这个儿媳而是闭目养神。张四太太这时心里欢喜,也不在意婆婆冷淡,欢欢喜喜就出门去和自己女儿报喜。

琳箐直到走回自己屋子那口气才算平下来,当面说这种话,四婶把自己当什么人了?按说嫁进张家也这么多年,怎么还是这样全无教养的模样?若说家穷,二伯母娘家比起四婶娘家也好不到多少,可是二伯母就是宽厚知礼的,教出来的五姐也同样宽厚。

琳箐喘了口气,手边已经多了杯茶:“姑娘,您先喝口热茶顺顺气。”抬头见是六巧,琳箐把茶一口气喝干就道:“我没事,你先去做活吧。”六巧却没走,还是瞧着琳箐:“六姑娘,是不是老太太因为七姑娘又给您气受了?六姑娘您也别放在心上,七姑娘就是这样脾性,再说七姑娘要的那些东西,不过是个玩意,哪比的了您的那些东西。等以后你们各自出嫁,谁还记得这些。”

琳箐的眉一挑:“什么时候你也会劝人了,不再是那种咋咋呼呼的了?”六巧的唇一嘟:“奴婢什么时候咋咋呼呼的了?上个月大姑奶奶那边打发人送信送东西来,打发的人不是奴婢的婶子吗?她和奴婢说了两三天的话,还让奴婢可不能一味只晓得服侍姑娘,可还要多和姑娘说说话,免得姑娘烦闷。”

六巧一家都是家生子,她叔叔婶婶是跟着琳箐大姐出嫁的陪房,爹娘是被张老太太打发了,当时张老太太连六巧都想打发,还是张世荣说女儿们身边只有一个丫鬟不像样才留下来。

此时听到这话,琳箐不由叹一声:“还是姐姐心疼我,我可真想姐姐,都好几年没见到了。”六巧刚要说话,吴妈妈已经走进来:“姑娘,方才老太太让人去把做媒的老王寻来,不晓得说什么。”

☆、18 首饰

琳箐哦了一声并没接话,吴妈妈倒觉得奇怪,难道张老太太方才叫琳箐去就是已经说妥了?想到此吴妈妈忍不住道:“姑娘,您的婚事总要问过老爷,可不是那随便的人家来求就许的。”琳箐咦了一声,望向吴妈妈见吴妈妈满眼担忧,虽说吴妈妈平日间话多嘴碎些,却也是为自己姐妹们好,生怕嫁的不好误了终身。此时也不好摆出主人的架子,只轻声道:“吴妈妈,我的婚事自有爹爹做主张,你不必担心。”

再者说,就冲自己祖母平日疼七姑娘的那劲,詹家这门婚事定会落到她身上,自己又何必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惹的人疑惑?看见琳箐面上沉静神色,吴妈妈松了口气,姑娘这样说那婚事定是不成的。詹家虽在别人嘴里是门上好的亲事,可在吴妈妈瞧来,詹家那儿子怎配得上自己家的姑娘?六姑娘端庄沉静、大方知礼,相貌虽不如七姑娘那等俏丽,也不如九姑娘那样精致,可是也是一等一的美人。嫁进公侯家做主母都已足够,哪是这乡下刚进学的小秀才能想的?

琳箐低头看了会儿书,抬头见吴妈妈还站在那,只看着自己动也不动,眼神中不时闪过惋惜和担忧。琳箐不由勾唇一笑:“吴妈妈,我晓得你在想什么,但有些事情,只有爹爹能想。”吴妈妈这才从沉思中醒过来,听了琳箐这句话那张脸顿时红了:“小的知道,只是可惜……”

琳箐声音微微提高一些:“没什么可惜,吴妈妈,我虽生在外头,这根却在这里。哪有嫌弃自己根的道理?”吴妈妈一张脸血样的红,对琳箐喃喃地道:“六姑娘,小的明白您的话,可是齐家的姑娘们,哪个都是千娇百宠的。”

琳箐放下手中的东西缓缓地道:“吴妈妈,你说人这辈子,是先甜后苦好呢,还是先苦后甜好?总是要经些波折的,有些日子早晚都要过。我晓得你心疼我和妹妹,觉得在这过的日子不好,可我们既没冷着也没冻着,有人服侍有人教导,爹爹也很疼我们姐妹,若再想别的就是不知足了。”

上一篇:玫兰曲 下一篇:小寡妇与杀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