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见成姻缘(10)

这件事议论纷纷,自然也能传进张家人耳里。“五姐,你再说一遍?”琳箐有些不相信地又问,五姑娘拍一下琳箐的手才道:“瞧我,真是嘴闲着和你说这些,我告诉你,只是因了秦家那头还是有几个年岁和我们差不多相当的人。到时谁知道会不会来说我们?知道这些就能回绝。”

琳箐点头,接着就叹道:“哎,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事?难道秦家族内就没一个肯出头的好人,还有秦家的故交?”五姑娘的眉微微一皱也叹道:“合族一起住着,难免有人怕伤了和气,再说秦家这支一直在外,就算回来也不过暂居,所谓故交那赶得上秦大老爷他们在这地面上的交情,自然不会有人肯出来说话。”

琳箐的眉又皱起,脑中开始胡思乱想,若是自己遇到这样的事,那该怎么办?接着琳箐又摇头,不会的,虽然外公致仕,但前些日子收到邸报,大舅舅已经升任通政司正堂。有这样的外家,又有谁能轻视?

想到此琳箐眉皱的更紧:“那秦家姐弟就没外祖家了吗?这种事情外祖家应当会出面的。”这个?五姑娘抓抓头发不知怎么回答,一直低头在做针线的丫鬟已经抬头道:“奴婢听说他家外祖家离的远呢,总有那么三四千里。这千里迢迢的,又是那做生意的人家,就算知道了信赶来,要和这边打官司,强龙还扭不过地头蛇呢,更何况是那不要脸的人家?不过方才五姑娘说的话,六姑娘你可别放在心上,这秦家也只配去寻那些想沾些好处的人家,哪敢来我们张家求亲?这么些年来,张秦两家虽在一个镇上却从不联姻,不就是从祖上就开始嫌秦家对不上我们?”

这丫鬟琳箐虽见过数次,但从来只见她规规矩矩地在一边伺候,还不晓得她嘴皮子竟这样利落,不由对五姑娘一笑:“没想到五姐姐这丫鬟嘴皮子竟这样利落,说来我在外面这么久,有些家里的事还不清楚呢。”

五姑娘瞧一眼那丫鬟就对琳箐道:“红梅跟了我许久了,在不对的人面前历来都不爱开口的,今儿肯在妹妹你面前开口,定是觉得妹妹你和别人不一样。”红梅把手上的针线放下才对五姑娘道:“姑娘你又笑话奴婢了,奴婢不过受了太太的吩咐,多打听些事,该提醒姑娘的就要提醒了,免得出外遇到些什么麻烦罢了。”

红梅说的这么坦坦荡荡,琳箐不免对她又高看一分,还有自己那个二伯母,虽然极其疼爱五姑娘,但现在瞧来对五姑娘的指点教导也是不肯放松的。琳箐又问了红梅一些镇上的事,红梅知道的就尽量告诉了琳箐,琳箐细细听了,觉得倒比吴妈妈去打听出来的要详细许多,不过这也正常,红梅虽是丫鬟,一家数代都住在这镇上,消息自然要灵通许多。

消磨了一个下午,婉拒了张二太太要自己在这里吃晚饭的提议,和五姑娘约好过几日中秋节的时候两人去采桂花来做桂花酒,琳箐就带着六巧回家。

这次路上倒没什么人拦着,琳箐想到方才在五姑娘那听到的关于秦家的消息,不由往巷子口看了眼,不知道那日秦长乐鼓足勇气来到自己面前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要和自己说什么,是求自己的父亲施以援手还是要做别的什么?琳箐心里有些悔意,若知道他们姐弟处境如此艰难,当初就不该说那样的话。

六巧打开门见琳箐久久不进门,忙叫道:“六姑娘,快些进来吧,也快晚饭时候了,只怕厨房还要来问今日吃什么菜。”琳箐这才从思绪里走出来,忙笑着道:“厨房不是早知道了,再说也不像在扬州时候一样,必要四冷四热四个小炒再加四份点心才能吃饭?”

六巧已经屈起手指:“姑娘您还说少了,除了这些,还要汤,什么火腿白菜了、什么翡翠丸子汤,不过我最想的,还是高邮的咸鸭蛋,一咬一嘟油。”琳箐笑了:“得,别再数了,这离着扬州少说也有两千里呢,就算现让人去高邮买咸鸭蛋,回来只怕都臭了,你啊,吃不到了,还是在梦里想吧。”

主仆两人说笑着进了院子,七福正带着琳琅在院里玩,瞧见琳箐进来琳琅就迈着小短腿跑上前:“姐姐你去哪儿了,我睡醒午觉就看不见你了。”琳箐弯腰捏捏妹妹的小脸就道:“我见你一直睡睡不醒,闷得慌,去寻五姐姐说话了。你醒过来洗脸吃了点心没?还有,昨儿教你的字你都学会没有?”

七福在旁边代答:“九姑娘不爱吃这点心,只吃了一块剩下的就赏给我们了。昨儿姑娘教九姑娘的字已经写了,还多写了几个呢。不光如此,九姑娘还绣了花呢。”琳箐已牵着琳琅的手走进屋里,见琳琅写的字和绣的花都摆在桌上,拿过来夸了几句,又提笔教琳琅再写几个字。

正写着就看见宏安冲了进来,琳琅忙叫哥哥,宏安看见妹妹在,也要做个哥哥的架势出来,停下脚步和姐姐打了招呼才说:“姐姐,你去和爹讲,就说我也要去书院。”去书院?这是怎么一回事,张世荣已经走进来道:“我受了鹿鸣书院的聘书,要去那边做山长。”

☆、9 恳求

鹿鸣书院在离此三十里地的一个镇上,在这周围也算出名,张家刚回来时,书院就让人过来商议,想请张世荣做山长,只是张世荣一直没答应,此时怎又应了?琳箐刚要问自己的爹,宏安已经又开始嚷:“姐姐,姐姐,爹爹说只带七哥去书院,让我在家学里读书,我才不愿意,我要跟爹爹去书院。”

琳箐也不理他,只是对张世荣道:“爹爹之前不是不想去吗?怎的现在又应了?”张世荣坐下,宏安已经整个跑进张世荣怀里双手搂住他脖子:“爹爹,爹爹,我不在家学,要跟爹爹和七哥去书院。”张世荣先把琳箐的话撇到一边,拍拍儿子的脸:“你今年才八岁,书院没有你这么大的孩童学的,好好在家学里打好基础,等以后去书院就更好。”

这话之前张世荣就说过一遍,宏安还是摇头:“不嘛,爹爹,我要跟你去。”琳箐已经明白自己弟弟心情,上前把他从张世荣怀里拉出来,见他头发有些乱,拿出梳子来给他梳头,边梳边劝道:“你还小,离开人的照顾什么事都做不了,爹爹去书院是要教书的,哪能日日照顾你呢?再说书院总是艰苦些,等你再大些,会自己梳头洗脸穿衣,还会给爹爹泡茶磨墨。爹爹自然会带你去书院的。”

真的吗?宏安的眼看向爹爹,又看向琳箐,琳琅已经吃吃笑出来,用手握住脸对着哥哥:“十哥不害羞,这时候都不会自己梳头,我比你小,我都会了。”宏安本来还想再撒下娇,但听到琳琅这话脸顿时红起来,冲过去捂住妹妹的嘴:“别说了,不要再说了。”

琳箐噗嗤一声笑出来,拍拍宏安的肩:“十弟,等你学会了这些,就跟爹爹去书院吧。”宏安的脸还是红扑扑的,张世荣瞧着面前的儿女们,心里既欣慰又有些难过,琳箐这个年纪本该活泼无忧的,而不是做着现在的一切。

上一篇:玫兰曲 下一篇:小寡妇与杀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