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择夫记(92)

“我觉得,不是因为我在身边吧,是因为你肚子里的孩子!”秦国公主的话让玉琳笑了,低头轻抚肚子:“是啊,怀着孩子,我觉得我和原先不一样了。原先我也听说过,有些宫妃,疼爱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是她生的,而是因为孩子能让她升上去。那时我总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可现在我怀着孩子,就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对。”

“你是不是也在想你娘?”秦国公主的话让玉琳沉默了,接着玉琳就道:“是啊,我在想我娘,她给我留下的书信,甚至,我和她见面时候,我都能感到,她是疼爱我的。”

唯其如此,玉琳才会更加糊涂,不知该怎么面对自己的母亲,若她全不疼爱自己,那也能冷眼相对。可不管是书信也好,是那几件小衣衫也好,一字一句、一针一线,都透出母亲对孩子浓浓的思念,那种不舍。

玉琳觉得自己的眼又模糊了,秦国公主握住玉琳的手:“你既想问,为何不当面问个清楚,或者,写信也好!”贵州虽远,却非远在天边,朝廷自有下发公文的通道,公主要往贵州送一封信,简直轻而易举。

“我知道,可我害怕!姐姐,我是公主,接近我的人会得到无上富贵!”玉琳的话让秦国公主微微叹气就道:“十七年前,她能舍王府富贵,十七年后,她又怎会恋上这样的富贵。玉琳,你是当局者迷!”

当局者迷,也许吧。玉琳直到回到王府,卸妆坐在房里,都在想秦国公主说的话。

柳劲松上前抱住她的肩膀:“今日忙了一日,你还不累?我觉得膝盖都要跪肿了,明日还有事呢,早点睡吧。”民间成婚,尚要忙上数日,更何况是当朝太子,太子妃虽娶进东宫,却还没有告庙等等。

告庙也要群臣云集,玉琳做为公主,自然也要参加。听到丈夫的话,玉琳只嗯了一声,却依旧坐在那不动。柳劲松有些奇怪,把她搂的更紧一些:“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玉琳下意识地想要掩饰,接着就道:“今日姐姐和我说,当局者迷,原先我不以为然,可现在,我似乎明白了!”

当局者迷?那玉琳迷惑的是什么事呢?柳劲松看着妻子,想从妻子脸上寻找到答案,玉琳已经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在想,我要什么时候,才能那个迷里走出来?”

这是自言自语了,柳劲松握紧妻子的手:“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一起面对那个迷。现在,你该做的,是好好的睡觉!”玉琳顺从的躺下,眉间依旧有轻愁,柳劲松伸手把妻子眉间的轻愁抹去。玉琳唇边露出感激笑容,柳劲松忍不住又亲上去,还是浅尝即止,不敢深入进去。

放开玉琳的时候,柳劲松才躺在妻子身边,妻子的宁静平和,是自己该给她的,是该从内心发出来的,而不该是她苦苦压抑而得。

次日进宫,并没见到云梦长公主,听皇后说,云梦长公主昨日劳累之后,回府就有些胎动不安,连夜让太医前去她府里诊治了。这话让新任太子妃胡氏有些许不安,谁家新媳妇听的自己进门的第二天,就让有孕的姑姑因为自己的婚礼劳累险些流产,心里会觉得不当一回事的?

即便胡氏是太子妃,也忙起身对皇后道:“全是儿臣的错,才让……”

新娶了儿媳,皇后面上虽然疲累,但对儿媳还是和蔼的:“你坐下吧,这事不关你的事,毕竟是君臣之别。好在昨儿才是最累的一日,等告了庙,剩下的那些仪式,也有可以省的了。”

太子妃又恭敬应是,皇后说了几句家常,见人都来的差不多了,也就上殿升座,接受儿子儿媳的大礼参拜,参拜完毕,又让儿子儿媳见过了该见过的妃嫔公主等。

这些都完了,才是太子夫妇回转东宫,接受众人参拜。

既然云梦长公主昨日胎动不安,太子妃也就免了玉琳的大礼参拜。玉琳也就给太子妃道个万福,坐在那等众人参拜完后,还要前往太庙告庙。

太子的婚仪又持续了好几日,既然有孕在身,后面几日,玉琳也没有进宫。

整个王府只剩的玉琳一人,想起那日秦国公主和自己说的话,玉琳很想提笔给杨墨兰写一封信,没写信前,心里是千言万语,提笔之时,却觉得那些千言万语说出去,她也未必能听得到,娘这个词,对自己老说,还是有些太过遥远。

又把一张信纸团了扔掉,玉琳唇边有些苦笑,侍女已经上前把那些信纸捡起,对玉琳道:“公主若懒得写,不如您念,奴婢来写!”

“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玉琳连眼都懒得抬,侍女已经笑了:“公主若是想写信给秦国公主,奴婢倒晓得该写什么。若是想写给吴夫人,奴婢也晓得该写什么。”

吴夫人?玉琳的眉微微一皱,接着就笑了,也许,自己可以写信问问吴夫人,想着玉琳就提起笔,这次不用再等墨汁滴在信纸上,玉琳很快写好了信,封好让人送到吴府。

吴夫人虽是命妇,这几日已经无需再像宗室近亲一样入宫,想来,很快就能收到回信了。

王府内虽有专门的针线上人,玉琳的贴身衣物,也常让侍女们做,玉琳身边颇有几个针线出色的人,此时玉琳既然放下一桩心事,也就瞧着侍女们做衣衫,不晓得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这些衣衫,都做了男女两样,免得到时手忙脚乱。奶娘嬷嬷都在挑选,这些年云梦长公主生育频繁,内府倒时刻有奶娘人选,倒不用急急忙忙。

侍女们为了讨玉琳的好,也在那故意叽叽喳喳,逗玉琳开心,送信的人很快回转,却没有带回来信,而是只有一句话,吴夫人说,公主若想知道究竟,只需往那个匣子里面仔细瞧瞧就好。

匣子?吴夫人送来的匣子共有两个,玉琳让人把这两个匣子都拿出来,遣散了众人,在匣子处摸了许久,这才打开匣子,先打开的,是放着首饰的那个匣子。

玉琳拿出信纸,上面的字句已经读了数遍,已经能倒背如流,此时玉琳又再次细细读去,手指在一行字上停住,吾儿,为女子者,当习针线,我不擅针线,不能为你做衣,甚憾。

她擅长针线,可是另一个匣子里的小衣衫,针脚却极其细密。玉琳把另一个匣子打开,取出那几件小衣衫。当日和柳劲松起冲突之后,这几件小衣衫就被收起,这是玉琳第二次看这衣衫。

针脚是很细密,可是对着阳光仔细地看,还是能瞧出拆过的痕迹,这是嫌弃原先做的不好,于是拆了重新做。玉琳觉得眼睛又酸涩了,用手摸去,虽然针脚被拆过,可是却摸不到一个线头,碰不到一个疙瘩。

不擅针线的杨墨兰,是用了怎样的心血,才做了这么几件衣衫出来?玉琳眼里的泪珠掉落,落在那几件衣衫上。你对我,是真的疼爱吗?玉琳把眼里的泪抹掉,手一遍遍在那些针脚上摩挲,无声地问着从没问出口的话。

上一篇:养夫记 下一篇: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