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择夫记(139)

“父皇!”太子进入大殿,匆匆给皇帝跪下行礼,跪下时候,眼看见地上那一滩有些干涸的血迹,在此刻显得那样的触目惊心。皇帝也瞧见了太子所见,淡淡一笑道:“是我不让他们进来的。我儿起来吧,你已经不小了,已经娶妻生子,也许,这座江山,这副担子,该交到你身上了!”

太子成为太子,已逾十年,要说没想过站在那个最高点是假的,可此刻太子并无欢喜,只是看着皇帝:“父皇,儿……”

“你做什么小儿状?我还不会死,总还有那么两三年,不过是要放出一个风声,说我病了,太子监国。我儿,你不会怨恨我偏心你的姐姐,让你姐姐辅政吧?”

皇帝的声音那样殷切,太子看向站在一边的秦国公主,秦国公主的眼,此刻重又那样清澈,这双眼,永远都那么亲切。太子移开了眼往皇帝看去:“儿不会。父皇,可是……”

“饮鸩止渴,总不是个法子。我知道,群臣里面有不愿意打战的,也有要往青唐送去许多礼物,以结他们欢心的。还有不愿意你姐姐辅政的,说到这,我大雍的朝中,远没有青唐那样齐心啊!”皇朝统治的时候长了,群臣中难免各自为党,盘根错节,这也是一个常见弊病。

这种弊病,在太平时节自然无伤大雅,可是现在呢?再也没有比皇帝更清楚这天下到底如何的人。虽不至大厦将倾,可也没那么美好。所谓风调雨顺岁岁平安,不过是臣子奏章上的好听话罢了。

有时候,顾虑这顾虑那,总是不能放开手脚去做事,那这回,就让自己乾纲独断吧。

皇帝再次看向面前的太子,伸手拍拍他的肩:“辛苦你了,坐江山,并不那么轻易,一家一姓之富贵是要依托于这江山的!”没有了这江山,所谓天子,所谓天定之人,不过是笑话。

“阿兄此后,能和我一起,常常下几盘棋了!”吴王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太子这才看到吴王,急忙招呼一句:“吴王叔!”

吴王推着轮椅来到太子面前:“我和你父皇幼时,曾听父皇说过,坐天下,是件很难的事,那时我和你父皇,都不大相信。现在,你父皇信了!”

“我信了,可我并不后悔!”皇帝看着眼前的儿子,声音里带上期盼:“我儿,你还年轻,还有锐气,而我,已经开始老迈了!”皇帝这不得不服老的话听的太子心中起伏不定,他再次跪下:“父皇,儿在世间活一日,定会护住这江山社稷一日!”

皇帝面上有笑容,到了现在,该歇一歇了,把这江山,放到这些年轻人的手里吧!

雁宁公主被礼送出京引起的波澜并不算大的话,那么太子监国,秦国公主辅政这道诏书,简直就是掀起轩然大|波。太子监国是常事,但这公主辅政,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群臣中不满的在文华殿外跪满,恳求皇帝收回成命,依据的依旧是那句,牝鸡司晨,与国不利。

文华殿外,乌压压跪了一片,文华殿内,年轻的太子看着秦国公主:“姐姐,这些大臣,难道就全……”

拖字诀现在看来是不能用了,而要惩罚的话,这么多的大臣,若再连他们的门生等算上,一个朝堂会空了一大半。秦国公主并没回答,只是问成素娥:“都来了哪些人?”

“是以次辅为首的,至于臣的祖父,已经病了!”成首辅任首辅已近十年,自然知道皇帝不会收回命令,只是这种时候,不出来表态未免会被骂上几句,会称病是理所当然。

果真老狐狸,秦国公主淡淡一笑,刚要说话就有一个内侍走入:“公主,楚夫人在外,说……”内侍说话时候,眼看向成素娥,秦国公主已经明白:“难道她还要把她家的儿媳接回去吗?”

内侍应是:“楚夫人说,妇人家一嫁了丈夫,从此就是夫家的人了,自当生死相随,还说……”秦国公主正在侧耳细听,见内侍不说就淡淡一笑:“只怕还有说我的不是,你出去告诉楚夫人,我别的不能做,夺了她的诰命,还是轻而易举的!”

作者有话要说:读史,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宋和明的覆灭。外敌入侵,还在那里争权夺利,还在那里各种幻想。

第94章 问答

秦国公主语气平静,内侍的脊背却不觉出了汗,忙恭身应是。等内侍退出去,秦国公主才道:“继续吧!”太子看着自己的姐姐,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有仰慕也有庆幸,庆幸的是,若非秦国公主是个女儿,那么自己就什么都不是了!

楚夫人在那里徘徊,今日来此其实是没有底的,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看见内侍走出来,楚夫人忙站起身:“我的儿媳呢?”

内侍对着秦国公主极其恭敬,但对楚夫人她们就没那么恭敬了,十分公事公办的口吻道:“公主说,成小姐已经丧夫,成亲日浅,无守节之义。父母尚不能置喙,更何况婆婆?楚夫人还请您回去,不然的话,公主并不是不能夺了您的诰命!”

“我也是朝廷亲封的,哪能?”这个答案虽是意料之中,楚夫人还是皱眉,内侍已然一笑:“楚夫人,公主和太子,尚要寻几个人做筏子,您为何要撞上来?难道您认为,公主和太子,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今时不同往日,情形,难道真的坏到了这份上?楚夫人不敢再说话,谢过内侍就离开,内侍看着楚夫人离去,现在不相信的人还是不少,就是不知道,这殿外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散去?散去时,用的是什么手段?

“老大人还请先回去吧!此处,留学生就是!”翰林掌印学士轻声劝说刘次辅,他是刘次辅的第一批学生,师生之间情义甚笃。他的劝说并没让刘次辅起身,反而刘次辅还看向殿门口:“食朝廷俸禄,就该忠君之事,此事合当死谏,若天子不肯收回成命,我只能……”

刘次辅话没说完,一直紧闭的文华殿殿门突然打开,众臣都抬头看向殿门。门内走出的,并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而是秦国公主,她也没有穿朝服,而是家常装束。甚至身形在那里,看着还有些单弱。

毕竟是女子,刘次辅看着秦国公主,接着就站起身,并没给秦国公主行礼,而是对秦国公主的内侍道:“陛下何在?太子殿下何在,众臣……”

这是不视秦国公主为君的举动,秦国公主并没理会刘次辅的这个动作,而是缓步走下台阶,走到依旧伏地的众臣之中,她的裙角扫着地面,她什么声音都没发出,但就是这样平静,让伏地的人心中渐渐响起不一样的声音。

秦国公主已经走完,来到最末尾,她这才转身,看向众臣,语气十分平静:“众位大人都是要留名青史啊!”

刘次辅站在丹墀上看向秦国公主,接着就道:“臣等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天子有不妥举动,臣等拼了一条性命,也要谏君,这才是臣等读圣贤书读出来的道理!”

很好,秦国公主点一点头:“你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那么自当知道,为这天下黎民谋福祉,也是你们的本等了!”

上一篇:养夫记 下一篇: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