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为下堂妻(75)

刘如蕴是最恨别人这样说的,那脸登时就放下了,老张却不知道,还在那里不停的夸王家的好处,刘如蕴的脸色变的越来越阴,珠儿暗叫声不好,刚要开口,刘如蕴已经冷哼出声:“由他们王家有金山银山,人人想抢破了头进去,我是绝不会嫁的。”老张正口若悬河说的高兴,被刘如蕴这一说,停住了口。

刘如蕴见她住口,冷冷的道:“你去对王二爷说,蒙他抬爱,婚事还是另寻他人罢。”说着大喝一声:“小婉,送客。”就转身往里面走,走到半截转身对着老张道:“你明日若再来,别说门,我见你在巷口出现,就打了出去。”

话一说完,径自往里面走了,老张这遭是着实被吓到了,张着嘴半日都没说话,珠儿忙上前安抚:“妈妈,你也知道我们姐姐的脾气的,她说不成就不成的,妈妈还是回去罢。”老张回过神来,插烛似的对珠儿拜了几拜,这才走了。

老张出了这里,心里还在琢磨,看来这笔银子自己是赚不到了,前头来了一乘轿子,轿子里的人看见老张,忙唤停轿,轿边跟着的丫鬟上前对老张道:“张妈妈可是要回王家报信?”老张只看见这丫鬟有些脸熟,却认不出是哪家府上的,应道:“这位大姐也是王家的,我为了你家二爷的婚事,腿都跑细了,人家姑娘就是不肯。”

丫鬟一笑:“我家奶奶却是刘家的,不是王家的,妈妈还请跟了我去,奶奶有话问你。”刘家?老张心里嘀咕,这不是那刘寡妇的娘家吗?刘家奶奶不就是王家的外甥,这绕来绕去,不都绕到一家子去。

心里这样想,已经到了刘大奶奶轿前,刘大奶奶略微问了几句,老张虽半遮半掩,刘大奶奶却已经明白一些,笑着对老张道:“你也无须去见表弟了,今日舅母从报国寺回来,我要去见舅母,就替你传话罢。”

替我传话?老张嘴张在那里,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又听到王太太从报国寺回来,虽说有王二爷在后面,到时王太太要不满自己竟听了王二爷的话,前去说亲,只怕自己的屁股?

刘大奶奶见老张脸上神色只是变来变去,笑道:“我那舅母最是慈善的,你也久知,表弟是个淘气的,她定不会怪你的。”老张忙连声应了,刘大奶奶的轿子已经重新起轿,前往王府。

对着刘大奶奶,王太太还是一贯的温和慈爱,两人说了几句,刘大奶奶笑道:“舅母,昨日你外甥女婿说有些事要和表弟说,原本要遣人来请表弟过去的,恰好今日甥女过来,就带个口信过来,却不知表弟在不在家?”

王太太心里明镜似的,王慕瞻在这里的一举一动,早有人通报了,听的刘如蕴并没答应亲事,王太太心道,还有些自知之明,听到刘大奶奶这话,心里不由打鼓,抬头看了她一眼,却也想不出什么理由让刘大奶奶不去看王慕瞻。

嘴里说着:“也不知慕瞻在不在。”偏生一个丫鬟多嘴:“太太,二爷知道你今日回来,并没出门。”王太太恨不得把这多嘴的丫鬟舌头割了,却还是笑着道:“既如此,梧娘,你就去罢。”

刘大奶奶带着丫鬟出了门,一路穿堂过室,到了王慕瞻所在之处,王慕瞻却没有在屋子里躺着,而是在一丛竹子边放了桌椅,在那里看两行书,吃几口果子。

刘大奶奶见了,出声道:“呸,若是夏日了,你这样也算是纳凉,现在都已经深秋了,你这样算什么?要招风寒吗?”王慕瞻听到是表姐的声音,急忙站了起来给她行礼:“不知表姐来了,做兄弟的没迎出去,实在有愧。”

刘大奶奶也老实不客气的坐到王慕瞻让出的凳子上,看着他,问道:“我且问你,你这些时日的举动究竟是为的什么,是要气舅母呢,还是做给旁人看?”

笼中鸟

王慕瞻听了刘大奶奶的问话,只是但笑不语,刘大奶奶不由恼了,她啪的拍了桌子一下:“呸,别不知道我不明白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你是不喜欢林家那头亲事,又怕舅母着实逼你,这才拿小姑做挡箭牌,横竖求亲不谐,日后舅母再逼你,你也有了回她的话,真真好主意,只是苦了小姑的名声。”

王慕瞻见刘大奶奶说着就要垂泪,对天长叹,为什么这些女子,动不动就要掉泪,忙道:“表姐,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只说对了一半?刘大奶奶不由抬头。王慕瞻看着刘大奶奶,突然一笑:“表姐,难道我就没有一点真心对她?”

刘大奶奶听了这话,撇一撇嘴,对着王慕瞻越发不屑了:“慕瞻,你要是前几日对我说这样的话,我还当你对小姑有几分真意,这几日瞧了你的所为,就知道不是的,你若真有一丝真意?会像演戏样的求亲?”是吗?王慕瞻垂下眼帘,唇边又露出一丝笑意,却没有分辨,真意也好,演戏也罢,只有自己能知道,旁人猜不到。

只是王慕瞻心里却也盼着佳人能有一丝明白,今日瞧来,却是不成的,这也是,世间女子,都喜那温柔体贴的人,自己这般,自然也是不入她的眼,更何况那日在武昌,还曾出言讥讽。

刘大奶奶说完话,见王慕瞻一言不发,还当自己说中了,叹道:“慕瞻,话说回来,前几日我还真有把小姑配了你去的想法,这几日细细想了,你总是依着自己心性做事,全不顾及旁人,这桩婚事也不是良配,倒不如索性放了手去,由着她自去。”

王慕瞻唇边只有淡淡的笑,依照心性,不顾旁人,这不光是自己,那位刘家姑娘,只怕比自己更甚,依旧听着刘大奶奶说:“小姑不日就要离开南京,想来她也不在乎旁人说什么。”离开南京?这倒是她能做出的事情,在川中的时候,已经听熟识的商家说了,这个刘家女儿竟想自己拿钱做生意,须知钱是苦挣的,哪是她们这些后院女子能明白的道理,当日告诉自己此事的商家轻蔑的眼神还再自己眼前,却不知这位刘家女儿,听了这话,是会生气呢还是会继续?

刘大奶奶见王慕瞻依旧不说话,叹了口气道:“慕瞻,我想你的性子,本也是闲云野鹤一路,这要两个人都如此,这日子可怎么过?”原来表姐还有这个忧虑?王慕瞻不由露齿一笑,方要说话,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王大爷的两个孩子年纪已大,都在学堂读书,哪里来的小孩子?循声望去,却是王兰芝抱着一个三四岁大的男童过来院里玩耍。

这个孩子身着大红的袍子,黑色绸裤,净鞋净袜,头带一顶暖帽,帽上镶了一块诺大的玉,一副富贵人家孩童的打扮。

王慕瞻已经笑了:“原来三妹妹带着这孩子来了。”这孩子?难道就是娇儿所生的?想起前些日子王太太说的,潘大爷的一个妾没了,王兰芝去松江接孩子的事情,刘大奶奶不由想起原来的事情了,这事竟已过了三年,当年潘家堂上,小姑当堂求去,松江人其实已经忘了,现在谁不夸潘家大奶奶端庄贤惠,连庶出的儿子都视如亲生,谁还记得当日的潘大奶奶刘氏?

上一篇:淑女记事 下一篇:养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