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恶妇(95)

“茭娘,你变坏了。”茭娘听了这话眼又眨了眨:“咦,那里变坏了,我怎么不知道?”苏桐更是放声大笑,笑完了苏桐才感慨:“我们这是什么运气,你在新渝,遇到的是陈家的亲戚,现在在赣州,偏偏又碰到王家的女婿。”

这转来转去,都不是陌生人。茭娘的眼眨了眨:“陈家的亲戚,只怕是碰巧,至于这王家女婿啊,就说不准了,只怕不是碰巧。”苏桐心中也是一样想法,不过不管是碰巧也好,不碰巧也好,好好地做官,好好地辅佐,怕什么呢?

茭娘也笑了,照常应酬,又怕什么呢?若时时刻刻担心自己无意中得罪过的人要难为自己,这日子,又有什么过头?

李太太并不担心茭娘会知道自己的身份,毕竟并没隐瞒过,甚至于,李太太还有些想知道,茭娘知道自己的身份,出身之后,会是一种什么反应,是害怕还是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还是……

这样的人,李太太其实认识的也不多,她是相府小姐,从小来往的都是差不多人家的闺秀,出嫁之后,夫家的家世又不如她家,来往起来,也曾见到过或羡慕或嫉妒的,但李太太和她们并没有多少更深的交往。

后来随夫出外任官,也是浅浅的交往,合城官员士绅的太太奶奶们,李太太眼中能看得上的也不多,深交更少。旧日闺中的伙伴们都远在天边,身边又没有合适交往的人,除了教养女儿,李太太的日子真过的有点寂寞。

而这一回能遇到茭娘这样的人,还是一个很有前程的人宁愿拒掉侄女婚事也要娶回来的女子。倒让李太太兴趣盎然。若没几个有趣的人,这日子,倒过的有些没味道了。

“太太很少设小宴呢,算起来,已经有很久都没设过了。”当管家娘子听到李太太的吩咐,要备一桌酒席,请几位太太奶奶来聚聚时候,管家娘子有些惊讶地道。

李太太用手掩住口打个哈欠,放下手的时候,面上还是一贯的端庄:“这日子虽好,但总觉得这日子有些没趣。”

“那太太是觉得,这苏奶奶有趣了?”管家娘子猜测的话语让李太太笑了:“你啊,就是爱猜,不过呢,这有没有趣,还是要再看看,毕竟这原先有趣,后来无趣的人太多。”

“那是,太太您是什么身份?也不是我说一句,别说在这里,就算是在整个京城,除了皇家公主公主郡主,别的能赶上小姐您身份的并不多。”管家娘子的话让李太太更觉得无趣了,走到哪里都是这样的奉承,就算有几个开头装作不愿意奉承,想吸引自己注意的,等到稍微加以青眼,就恨不得对自己倾心吐胆,那时就全忘了她们最开始装清高装冷漠。也能这样轻易折腰,真是无趣啊!

茭娘接到李太太的帖子,问过下贴的人,这帖子是专门请自己,并没带上苏母,还以为自己问错,又问了一遍,那管家娘子还是那样恭敬:“原本我们太太说,也该请苏太太的,不过我们太太又想着,不过是因为家里小姐嚷在这太闷,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儿,这才要为小姐设桌酒席,请众位过来坐坐,倒不敢劳动苏太太。”

这么说来,是请众人过去说笑解闷,要是这样,不请苏母也可以理解。茭娘微笑着应了,也就换了衣衫,前去和苏母说过,前往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比通判衙门大不少,当然衙门里带着的花园不小,看着足足有个三四亩地,也有假山荷池竹林,布置的错落有致。李太太的酒席,就请了同知太太和茭娘,席上坐着的,还有李小姐和同知的千金,同知的女儿比李小姐大一岁,虽然年龄相仿,论做爹的身份都差不多,但同知女儿比起李小姐要显得拘束一些。

同知太太倒和李小姐十分亲热,说长道短的,李小姐毕竟年纪轻,虽然面上带着笑容,仿佛在倾听同知太太的话。但偶尔低头或者转身时候,面上神色还是带出一丝焦虑和懊恼。

见到茭娘来的时候,李小姐就更感到郁闷。自己的娘为何要让自己参加这样无聊的酒席,偏生反对都没用,自己的娘还说,自己渐渐大了,就要多接触些各样的人,晓得人是多种多样,只有明白了和不同的人都能交往,才算是真正的学有所成。

可是就算明白了又怎样?李小姐瞧着不停吹捧自己的同知太太,还有在那一脸拘谨的同知家的小姐,心里的郁闷更深,若是和这样的人来往多了,难免会让自己也变的小气,到时回到京城,和自己的表姐妹们还有朋友们说笑起来,又要被取笑常年不在京城,在外任官,快把那些外面的不好的风气学来了。

李太太当然知道自己女儿在想什么,年轻的小孩子们,没出去过外面,倒以为京城就是全部,以为京城的风气人人都仰慕,可是不晓得这世间的千姿百态,都要尝试一下,这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了一遭。

☆、第79章 爽快

茭娘和李太太同知太太们各自行礼过,李小姐就算心里再郁闷,还是要起身和茭娘行礼招呼,小孩子的喜怒哀乐,几乎是摆在脸上的,茭娘瞧了眼李小姐就明白她其实不大爱参加这样的聚会,坐下后就笑着道:“这府衙的花园,比通判衙门的花园大多了。”

“比同知衙门的也要大,有时候我们要办个酒席,赏个花,自己衙门里坐不下,就会借了这里摆酒席。”同知太太笑着说了一句。李小姐端起茶杯喝茶,只觉得她们对话俗不可耐,也不晓得自己娘非要自己和她们来往做什么?这样的俗人知道就好,何必非要来往?

“娘,我……”李小姐不能发怒,刚要找个借口溜走,茭娘就笑着道:“让两位小姐听我们说这些家常话,才是不该的,不如两位小姐都在这花园里逛逛?”

“好啊。”同知太太立即赞成,她是巴不得自己女儿和李小姐多来往来往,可也晓得李小姐的外祖家门第太高,自己女儿又觉得拘谨,又因为在家宠惯了,见李小姐不愿意和自己来往,也就不大愿意和李小姐来往了,这让同知太太急的不得了。

“逛逛这花园是不错,不过娘,上一回表姐写信来给我,说她们结诗社,做了许多诗,还做了许多画,让我等到回京时候去看呢。”李小姐见茭娘竟然这么提议,心里真不愿意和言语乏味的同知女儿去逛花园,索性自己找出话题。

这话题还真是没人接呢,李小姐面上不由现出一丝小得意,果真这些事,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不过不等李小姐得意完了,茭娘就笑着道:“这结诗社,我也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只晓得是文人雅士,风雅的事情。”

说着茭娘就笑着道:“其实李小姐在这赣州,想来这赣州的合城官员千金,士绅家的女儿,也有能诗会文的,李小姐倒不如倡导倡导,组个诗社,咏唱一下赣州的山水,这样等异日离开,也算没有白来赣州一趟。”

李小姐没想到茭娘竟有这样的提议,愣在那里没说话,李太太也是知道自己女儿害怕被京城的表姐妹们取笑在外面做官的人的女儿,难免小家子气,那时候都还是孩子,自然也就听听就算,可现在渐渐长大,总有一天要成亲去别人家做人,若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就真是不够大气,况且这样的家教传出去也会让人笑话。

上一篇:寡妇恩仇记 下一篇:淑女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