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恶妇(71)

苏桐中举之后,苏家的下人虽然多了几个,但还是市井人家用下人的规矩,只改了口,别的那些调|教下人,苏母不会,苏桐也好不到哪里去。茭娘过了门,也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对待下人,这两个小丫鬟,是刚进新渝县境内的时候,当地士绅送来的,说见服侍的人少,特地送来服侍苏知县一家。这也是常有的事,苏桐收了,告诉茭娘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此刻苏母听到茭娘问起这件事,这才叹口气点头:“就是这样呢?你不晓得,我这两天瞧着这两个小丫鬟的说话做事,一做错了就立即跪下口称恕罪,就觉得哪里有些不舒服,可也晓得,这……”

不等苏母说完话,刘三嫂就笑了:“太太和奶奶还有大爷,都是慈善人,使唤下人都是能用就用,下人们稍微犯了错,也能饶恕,可这大户人家,使唤下人可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可是有许多规矩。”

“规矩?”茭娘一听就好奇:“还有什么规矩?这使唤下人,难道不是谁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物尽其用?”刘三嫂往前一步:“奶奶您这话说的,就有些错了,奶奶您在苏州的时候,也曾带我去应酬过,我也听别的管家娘子说了几耳朵,说这使奴唤婢,中间可是有大学问的。还说了什么小家……”

刘三嫂及时停口,把那句小家女不如大户婢给生生咽下去,茭娘和苏母都是小家女,这话一说出来,可是两个人都得罪了。

“什么小家?”苏母还在沉思,茭娘却听的清楚,已经问出来。刘三嫂急忙改口:“那些管家娘子还说,说有些话,不该进奶奶和太太耳朵的,就不该说。不外就是些外头的村话,还有市井之言。”

“也不过就是你们大爷中了个举,怎么我连市井之言都听不得了,说起来,我还是市井中的女儿呢。”苏母眉头紧皱,刘三嫂也笑了:“太太说的是,不过原先太太是在苏州,这会儿呢,太太是在江西,大爷就是这一县之主,自然和原先不一样。”

和原先不一样。茭娘念了一遍这句话,接着就笑了:“这话呢,我舅舅也曾说过差不多的,不过那时候我不明白,这会儿慢慢的,我就明白了。”说着茭娘转向苏母安慰:“婆婆也没什么可心焦的,这以后呢,不懂的就学,再不明白的就问。多学多看,那些人的做派也学得会。再说了,您是知县的母亲,这整个县内,也没人敢看不起您。”

“果真还是生女儿好,这样的贴心话,你夫君就从没和我说过。”这么两句话说的苏母又笑开了,茭娘也笑了,惠儿已经走进:“太太,奶奶,有个什么柳家的,遣人来送帖子。”茭娘还没说话,刘三嫂已经快步走出去。

茭娘见刘三嫂走出去,对苏母笑着道:“婆婆您瞧,这些,也不是学不会的。”苏母点头,接着拍拍茭娘的手:“我啊,学个一知半解也就算了,倒是你,可要好好的学。”茭娘抿唇一笑:“婆婆又说笑话了,这人情世故,眉眼高低,婆婆您只会比媳妇更明白的,哪有不如媳妇的?”

两人在屋内说话时候,刘三嫂已经见到柳家的管家娘子,彼此称呼问候过,这管家娘子把帖子双手送上:“我们家太太,明儿要办个消寒会,还请苏知县太太奶奶光临。”刘三嫂虽然不识字,但还是接过帖子,打开装模作样地看了眼,把帖子递给一边等着的小丫鬟:“把帖子送到里面请太太定夺。”

小丫鬟接了帖子应是离去,刘三嫂这才端起茶杯:“还请喝杯茶。”这管家娘子不晓得刘三嫂都是现学现卖的,还当刘三嫂从来都是如此,也笑着端起茶,说了几句闲话。小丫鬟已经拿着手里拿着一个荷包回来:“太太说,多谢下贴,明日必会来的。”

说着小丫鬟把荷包送上:“我们奶奶说,辛苦了。”这管家娘子急忙起身接了荷包,谢了赏,刘三嫂也就送管家娘子出去。等管家娘子才一离开,刘三嫂面上的笑就收起,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么说来,自己没有出丑。等到明儿,太太奶奶们要去应酬一整天,到时更要打起百倍精神。

这管家娘子出了县衙,径自往柳家去。进到柳家,往柳太太房里去回禀。柳太太屋内,好几个管家娘子都在那回事,这管家娘子等了好半天,等到管家娘子们都回完了这才上前对柳太太道:“帖子已经送去了,苏太太说,明儿一定会来。”

柳太太唇边现出一个嘲讽笑容:“你去,可见着什么苏太太,苏奶奶了?”管家娘子并不清楚柳太太的心事,只对柳太太笑着道:“并没见着,只见着她们家的管家媳妇,还赏了小的一个荷包。”

柳太太的眉不由一皱,沉吟一会儿就挥手示意管家娘子退下。管家娘子行礼退出后,柳太太的贴身丫鬟这才开口:“太太,明儿的消寒会,这万一……”

“明儿的消寒会,我这个做主人的,必要办的十分热闹,十分排场,至于她们要不要出丑,关我这个做主人的什么事?”柳太太的小指高高翘起,腕上金镯镶着的宝石十分耀眼。贴身丫鬟应是又道:“只是老爷……”

“老爷又怎么了?我做太太的,出面操持宴会,又请了他要请的客人,这客人自己出丑,难道他还要怪我不成?”柳太太打断丫鬟的劝说,抽出帕子点一点唇角:“吩咐厨房,再备几道苏州菜来。”

丫鬟见柳太太执意如此,应是退下,柳太太的手轻轻点一下宾客名单,唇边嘲讽的笑更大,明儿的消寒会,定有好戏可以看了。一个市井中的女儿,堂姐还是做妾的,也有脸来和人应酬,真是……。柳太太用手指划着茭娘这一行,笑容更加嘲讽。

☆、第59章 赴宴(上)

苏桐坐堂回来,茭娘也就和苏桐说了明儿要去柳家赴宴的事。苏桐听完就笑着道:“这柳家,也算得上新渝的第一等门第,他们家老太爷,做过一任苏州知府,转升湖北臬台,三品官员致仕。现在这位当家太太,就是老太爷在做苏州知府任上代子聘的。”

茭娘哦了一声:“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苏桐虽然笑着,但笑容稍微有些不自然:“我初授官之后,就把新渝的缙绅都有些什么都打听了遍,蒋师爷又是老作幕的,对这些比我还上心。”说着苏桐就对茭娘感慨:“还要多谢舅舅为我这样费心,寻来这位蒋师爷。”

蒋师爷是柳二爷认得的人,这样初任官的幕客,他是不愿意来做的,还是柳二爷备了厚礼,替外甥女婿再三想请,蒋师爷这才点头前来。这一路上,苏桐留心观察,果然这蒋师爷十分老辣。

茭娘听着苏桐说多亏舅舅费心,心里也很高兴,但并没忘记方才苏桐那有些不大自然的笑,伸手扯一扯他的袖子:“你方才还有没说完的话,快些说来。”苏桐唔了一声才道:“明儿你既要去赴消寒会,那我也就告诉你,柳太太姓陈,是你那位堂姐所嫁之人的妹妹。听说,柳太太和嫂嫂姑嫂十分相得,常有书信礼物来往。”

上一篇:寡妇恩仇记 下一篇:淑女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