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恶妇(59)

吴能和柳氏互看一眼,吴能已经笑了:“那我该说恭喜的。”柳氏也笑了:“这好,我准备一些红糖鸡蛋,再备些面条,去瞧瞧侄媳妇去。”

说着柳氏就要进堂屋,吴大伯已经拍下桌子:“你们两个,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吴能的眉皱的更紧:“大哥这意思,我不明白呢。”吴大伯伸手指着吴能和柳氏:“你们两个没有儿子,以后你们死了,还要我儿子帮你们摔盆打幡,不然你们丧事都办不成。这会儿,你们两个倒在那办什么嫁妆,把这家业大都给你女儿送去,难道就不怕死后没人送终发丧?”

吴大伯的意思,吴能瞬间明白,柳氏只抿着唇不说话,吴大伯更加凶狠了:“这会儿你侄儿生了个儿子,吴家有后了,你们两个,竟只想用些红糖鸡蛋就打发了?我告诉你,等茭娘出了门,你们就把这产业让你侄儿承继了,以后……”

“大伯这是暗算不成,想要明抢了?”茭娘的声音从楼梯处响起,吴大伯冷笑瞧着她:“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给我回去楼上做针线,你以后出了阁,还要你大哥去给你做娘家做帮手,不然……”

“不然怎样?大伯是以为我是那样任由人宰割的人?还是大伯以为,柳家就会对我不闻不问?”茭娘已经走下楼梯,站在吴大伯面前,一脸不训地看着吴大伯。柳氏想让茭娘回去,吴能拉住妻子的袖子,对她摇头示意。

吴大伯见茭娘眼中全是怒火,想要摆起大伯的架子训茭娘几句,但又想起茭娘嫁的是苏桐,苏桐以后是一定会当官的,自己还要指望茭娘照顾娘家,因此吴大伯又忍住了,只对吴能夫妻道:“你们两个这教的什么女儿?”又对茭娘道:“你要知道,这件事不于你相干,你是要嫁出去的人,家业这种事,哪有你争的份?”

“大伯这话错了,这家业,不是争来的,是我爹娘挣来的。”茭娘声音更冷,唇边含着讥笑:“大伯当年分家时候,和我爹娘也分的差不多的家业,这么些年,大伯只心心念念百般算计,家业这才消乏了。这会儿这份家业,也不是我说,就算我爹娘愿意,双手送上,大伯用不了几年,也能把它花的精光。大伯从来只会怪天怪地怪爹娘怪儿子怪大伯母,大伯可曾怪过自己?”

这下吴大伯脸上真切地挂不住了,对茭娘高声尖叫:“哪有你这样对长辈说话的?我是你大伯,你要知道,辱骂长辈是什么罪责?”

茭娘双手一摊:“大伯口口声声说我辱骂你,可有证人吗?”吴大伯被噎住,吴能已经笑着道:“我原先一直以为茭娘还是小孩子,可方才听了茭娘这番话,知道她已经是大人了,这样的脾气,嫁出去才不会吃亏。”

这句直接把吴大伯方才说要娘家撑腰的话给堵回去,吴大伯的眼睛都红了,指着吴能道:“你就是纵容女儿,二弟,我和你说,这吴家的家业,都是我们祖上……”

“当初公婆去世,两边分家时候都说的清楚,祖宅和乡下的一百亩田,都是分给大伯的,公婆的积蓄,共三百两银子,也是一家一半。剩下还有些许小东西,我们也没争过。你侄女方才说的对,这家业,是我们夫妻挣来的,不是争来的。这些浮财,我愿意给谁给谁,大伯也不能让我把这家业,给了侄儿。”吴大伯没料到连柳氏都这样说话,气的跺脚:“好,好,你们这会儿这样凶狠,到时我倒要瞧瞧,你们死后,可有人发丧?”

“大伯这话更错了,大伯方才说了,我是嫁了举人的人,等你侄女婿中了进士,做了官,一个官儿的岳父去世,怎会没人发丧送丧?”茭娘已经站到柳氏身边,柳氏亲热地用手握住女儿的手。

吴大伯气急败坏地喊:“就你这样的,还想嫁举人,做官夫人。我这就出门去告诉别人,你穷凶极恶,还辱骂我,我要去堂上告去。”

“大哥尽管去说,尽管去告。这堂上官没有证据,也不会轻易抓人。大哥这会儿,可能寻到人作证吗?”吴能的神色更为讥讽,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出来,吴大伯伸手指着吴能,突然想要扑过去:“我打死你算了,要你这个不敬兄长的。”

吴能往左边一躲,吴大伯扑在泥地上。吴能皱眉看着吴大伯:“兄长,兄长,要有值得我尊敬的,才能唤为兄长。可是你这些年,做的都是什么事?”

吴大伯扑在泥地里,也不起来,在地上大哭:“都是我命不好,爹娘不疼我,弟弟不敬我,我的女儿也只能做妾,连儿媳添了孙子,也没人贺喜。”茭娘瞧着吴大伯扑倒在地,突然笑出声:“大伯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说着茭娘就走出门外:“既然大伯要说,那我就请众邻居来瞧瞧大伯这样子好了。”

吴大伯没想到茭娘性情和自己兄弟两口都不一样,急忙坐起身:“你,你这个……”茭娘回头瞧着吴大伯:“大伯还是请回去罢,您以后啊,讨不到便宜了。”

茭娘说的斩钉截铁,吴大伯神色有些慌乱,看着吴能嘴唇翕动,吴能转过头不理,吴大伯爬起来掩面大哭而去。

☆、第49章 贵客

吴能看着兄长的背影,面上神色萧索,风吹起他袍子一角。茭娘想上前说几句安慰父亲,但刚走出一步就又退回来,吴能已经转头对茭娘道:“没事,茭娘,我这心里的不舒服,一会儿就好了。”

茭娘上前一步,还想开口,柳氏已经轻轻地拍女儿一下,示意她先上楼。茭娘一步一回头地上楼,来到楼上,低头看院中,见爹娘都站在那里没有说话。茭娘的唇张了张,对吴能大声地道:“爹爹,你要觉着女儿做的不对,就……”

柳氏已经快步上楼,把茭娘推进屋里,对茭娘道:“茭娘,那是你爹爹的亲兄长,他做了再过分的事儿,你爹爹都顾念着少年时候的好。你爹爹,并不是不明白你大伯的那些坏,只是这人,总要等到退无可退时候,才会醒悟。你爹爹他,伤心的,不是你对你大伯说出这些话,他伤心的,是你大伯,终究没有一个悔字。”

茭娘靠在柳氏怀中,对柳氏点头,柳氏摸一下茭娘的脸:“你没有兄弟姐妹,有些事,你体会不到。茭娘,我是有兄弟姐妹的,小时候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玩耍的十分友好,等到长大后各自嫁娶,也彼此心中惦念。”

茭娘点头:“娘,您的意思,我懂,我并没有责怪爹爹的意思。”柳氏把女儿的脸捧起来:“我的女儿,自然是聪明的,不过娘要告诉你的是,你眼看着就出阁了,到时生儿育女,总要在他们之间,好好对待好好调停。至于以后……”

柳氏顿一顿才道:“那也只有看他们的了。”茭娘晓得这是自己娘在教自己做人父母的道理,嗯了一声问出一句:“娘,有件事,我一直没有问你,那一年,如果舅舅他们接了信不肯来,那娘您当时是做了什么打算?”

上一篇:寡妇恩仇记 下一篇:淑女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