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家妇(105)

紫烟开口,春燕也跟上:“说的就是,我们怕他们怎的,姑娘本是清清白白一个人,上有江宁县正堂做证,还有德州知府衙门里的人也清楚明白,谁再说姑娘是淫奔的,就该嘴里长个疔,烂死在那里才对。”紫烟和春燕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王三太太回不了话。

王三叔毕竟是要面子的,不是那种不管不顾的光棍,听见她们口口声声只是要往堂上去告,涨红一张老脸:“你们难道没听过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我们家务事,自己处置就是,哪里用的了上堂?”春燕已经对没走进厅里的小董笑道:“这里出了逆伦的案子,我不记得是什么罪名,你记得吗?”

紫烟已经接话:“不孝可是斩罪,我家老爷在通判任上时,断过好几起。”王三太太脸色已经发青,上前就揪住紫烟要撕她的嘴:“小丫头,你是什么东西,敢说这样的话,信不信我找个人牙子来把你卖了。”紫烟年轻,身量又轻巧,只一躲就躲开,嘴里还笑嘻嘻地:“我见过无数的太太奶奶,还是头一遭见到有太太亲自动手收拾丫鬟。”

王三太太又要扑去,已经响起咳嗽声,接着是女童的声音:“姐姐,你真的回来了。”紫烟忙站住,回头瞧有个七八岁的女童扶了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妇人形容枯槁,一路走来就像耗尽她的力气,还在那靠着板壁喘气。

王三太太见妇人和女童出来,那气焰更是嚣张,指着淑娥就对王太太道:“你养的好女儿,私奔了不说,现在还有脸回来,要是我,就该把她赶出去才是。”淑娥乍见娘这样枯槁,心头大疼,等听到王三太太这几句,又添了怒气,上前拨开王三太太的手:“不许欺负我娘。”

鸾娥这几月遭遇的,可算人生大变,先是父亲去世,伺候的下人们不像平时那样精心,等到了德州姐姐又不见了,娘躺在床上,下人趁此机会逃走了好几个,好容易回到家。平时和蔼可亲的族人们,一个个也是冷面冷语,立嗣子也是常事,却不立娘主张的,而是立了三叔家个十五六岁的堂哥。

等立了嗣子,三叔他们就搬了进来,把灵堂搬到厢房,还把自己和娘赶出原来住的大屋,赶到后院里面的两间草屋安身。

大屋里面的家具衣衫首饰都不让带出去,身边的三个丫鬟也全都被赶走,小小年纪的鸾娥之前也是享福过来的,每日去厨房拿饭,担热水,开头还有好菜,后来常是白饭配了咸菜。再过几日连咸菜都没有,那热水都不能到口。

王太太用惯的人全被赶了出去,只剩的几个能奉承的,厨房换了人,别说三顿白米饭,能给两顿就不错了。没衣没食的鸾娥心里清楚,这几个人是想把自己和娘都逼死,才能名正言顺占了自己家产,毕竟等自己长大,总要结亲,结亲是要嫁妆的。

鸾娥再不像以前样只知道和娘撒娇,悄悄从后门出去,田里摸泥鳅,河里抓小鱼,找来树叶,又捡了别人丢掉的破锅,给娘炖汤喝,要娘一定要活着。

见小女儿如此,王太太也只有再撑住一口气,自己娘家在三百里之外的项城,只有盼着风声能传到娘家人耳里,让他们给自己做主。闲来时候王太太仔细想,越想越觉得不对,自己的女儿自己是明白的。从小到大连男丁都没见过几个,况且就算私奔,也不会和个底下人私奔,那个人王太太还记得的,是在县丞任上时投靠过来的,自己丈夫还说这人一双眼很不好,只是荐头的来路大,不好开的。

现在想来定是他见女儿美貌,这一路假意殷勤服侍,等到德州换船时候把女儿偷走的,还放出风声说女儿私奔。王太太一想清楚就难过不已,只有盼着女儿能够遇到好人被救,不然自己到了地下也难见丈夫。

今日两母女在后院说着话,听到前面乱成一片,鸾娥跑到前面听听,满脸喜色地回来说是姐姐回来了。王太太得了这句信,只觉得浑身有了力气,扶着鸾娥出来,见外面果然嚷成一片,再仔细瞧了瞧女儿,见她依旧做少女打扮不说,眉紧眼贴,分明还是个处子,那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此时听的王三太太这样说,王太太不由怒道:“胡说八道,我自己女儿难道自己不晓得,她一不出闺门的小姐,哪会和人私奔,不过是那拐子偷走了她故意放出的话,三婶子,这样的话可不能再说。”

淑娥本来还打点了一番辩白的话,听到娘这几句心里的酸楚涌上来,走了这么几千里路,总算可以看见娘了,上前搂住王太太大哭起来:“娘啊,只有你明白我的心。”王太太那泪早就掉落,鸾娥想起这几个月吃的苦,心头也是火起,指着三太太就道:“姐姐回来了,我看你还找人欺负我,还不给我饭吃,不给我衣穿。”

王三叔比起王三太太要镇静的多,有什么好怕的,她再能干,不过是个姑娘家,王三叔先是呵呵一笑:“侄女,你可不能乱说话,什么时候不给你饭吃了?”接着王三叔对淑娥换了神色:“大侄女,你回来也是好事,只是嗣子已立,连你娘都要靠着嗣子,更何况是你们两个没出阁的闺女?”

新生

-->

淑娥没有理他,只是收了泪扶王太太坐下,紫烟和春燕上前给王太太行礼,起来后紫烟又倒了杯茶,淑娥接过递到王太太唇边:“娘,喝口水吧。”被人这样恭敬对待,王太太似乎又回到当初丈夫没去世的时候,那泪不自觉地掉下来,就着淑娥的手喝了两口水,开口时候声音特别暗哑:“女儿啊,你不知道这几个月我们过的什么日子,我从生下来到现在就没吃过这样的苦。”

鸾娥也叫着姐姐,淑娥瞧一瞧她们的衣衫,都是旧的不说,鸾娥的衣衫还破了几个口子,再瞧鸾娥的手,手上有划痕。淑娥拉起妹妹的小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伤痕,那眉就皱了起来。鸾娥笑嘻嘻地道:“姐姐,这不是别人打的,是我上树掏鸟蛋的时候摔成的。”

上树掏鸟蛋?淑娥就像听到什么不可能的事一样睁大眼睛,虽说王家称不上是什么名门望族。但王家也有七八百亩田土,一年的租子足够全家丰衣足食地过。淑娥姐妹从生下来也是奶妈服侍,丫鬟跟随,受的教导也是文静淑雅。

鸾娥年纪还小,从小又文静,现在竟然上树掏鸟蛋?鸾娥已经把袖子放下,笑嘻嘻地道:“是啊,没有吃的,就去掏鸟蛋给娘煎蛋吃。”鸾娥声音不大,王三叔在淑娥没理他之后也恼羞成怒不说话了,这话众人听的清楚明白。

淑娥心中大怒,转身指着王三叔的鼻子:“嗣子呢?请出来给我见见,纵你说破天去,这不给嗣母和妹妹穿衣吃饭,告到天边我都不怕。”说着淑娥吩咐春燕:“走,套车,我们去县里告告去,这不孝的案子,该是怎么审?”

见淑娥牵了鸾娥的手作势要走,王三太太着急起来,忙上前拦住淑娥:“大侄女,话不能这么说,这不过是小侄女自己调皮罢了,我们哪里没有不给她们饭吃。”鸾娥已经尖着嗓子喊道:“三婶你胡说,头个把月去厨房还能拿到白米饭,这些日子换了人,不是馊的就是糊的,连热水都没有一口,娘还在病着,要不是我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给娘补身子,娘只怕熬不到姐姐回来。”

上一篇:侯门女 下一篇:小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