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悍妇遇到孝子(56)

雨萱看见老林进来,晓得她们有事要谈,已把桌上的纸收拾好告退。老林又赞了一句黄娟才把方才老林来说的话说出,听的邱家有这样打算,汪太太的眉不由皱起。

汪太太可一直盼着自己儿子读书成名的,再说汪栋去年又进了学,现在一心在书房苦读,就等着明年弟兄们下场,如汪栋能考中个举人,到时联捷中了进士,汪太太这一生的心愿就了了一大半,到那时,怎会不让黄娟夫妻拿出银子帮助兄弟选官打点?

至于举人和进士好不好考这个问题,并不在汪太太打算里面。见汪太太皱眉,老林昨儿和邱太太说的时候,可是打包票准能说定的。邱太太想的可就多了,毕竟三年守孝,万一汪栋中个举人,这汪家要变心,邱太太那时没了丈夫就算骂汪家也没人帮助,倒不如未雨绸缪先把女儿嫁去。

故此邱太太可是许了老林除了常规的赏钱之外,额外再加三两银子,钱财动人心,况且又是顺水推舟的事,老林怎能不多跑两趟?见汪太太眉头皱起,老林笑着就道:“其实呢,要照小的瞧来,大姑娘嫁出去,太太这里难免有些寂寞,现在娶二奶奶回来,平日也能陪太太说说笑笑。况且邱家三姑娘太太您见的少,小的可见的多,最是口齿捷便,为人又好,又能干,这些日子邱老爷病着,上面两个姐姐都嫁出去了,邱家大奶奶那身子,太太想必也听说过,照应自己还照应不来呢,更何况要帮着邱太太?全靠这位三姑娘里外照应。邱太太还说,若不是实在难办,也舍不得把女儿这么早嫁出去。”

口齿伶俐,为人能干,又是自己的亲儿媳,老林这几句话倒搔到汪太太的痒处。汪太太心里已经有些肯了,可还是叹一声:“毕竟二爷才十四,说来这个年纪还不算长成呢。”老林有什么晓不得的?张嘴就来:“这有什么,到时就和邱家说好,二爷还小,等到十六圆房也不迟,这不就全了。”

这样更好,不圆房,她就靠不了丈夫全靠自己这个婆婆,到时用心笼络,再慢慢用言语挑着她和黄娟斗,毕竟妯娌之间可是比起妻妾之间斗要来的名正言顺的多。汪太太心里已经肯了,但还是瞧着黄娟道:“大奶奶,你此时是当家人,你说呢?”

黄娟本就只带一个耳朵来的,汪太太要娶亲儿媳,自己还能拦着不成?笑着道:“婆婆是一家之主,全看婆婆的意思。”汪太太很满意黄娟的反应,对老林道:“既这样,就定了吧,你去和老林挑下黄历,看年前还有什么好日子?”

后面那句是对黄娟说的,黄娟忙应是,老林听了汪太太这话,心里的欢喜是没法说的,忙起身道:“这日子,昨儿和邱太太已经说了,她说年前的好日子就只有腊月二十二,过了这个日子就要等到二月了。可腊月二十二,离现在不过两个月,来得及吗?”

汪太太瞧一眼黄娟才道:“我们这样人家,又不是那大富大贵的,顶多就是房要铺设好,再临时买个丫头服侍,大奶奶,你去瞧瞧黄历,要真是腊月二十二日子好,就选这个了。”黄娟点头就和老林出来,走出来时正好遇到厨房来给汪太太送午饭,虽只是四菜一汤,也看的老林吞了下口水:“这家里的饭食是越来越好了,瞧那小笼里的,是包子还是饺子?”

黄娟带着她往自己屋里走:“少不了你的,那小笼里的是特地为婆婆做的蟹黄汤包,也只有那么些,她们倒做了许多三丁包,我让她们送到我屋里,由你吃个饱。”老林双手急忙摆一摆:“这可不成,大奶奶,您还是让我去厨房吃吧,在那儿我吃的自在,等您用过饭我再过来伺候。”

黄娟笑一笑让春儿带老林去厨房,春儿掩口一笑:“林嫂子,奶奶让送到这边来,是把你当客,怎么你还上不了台面了?”老林笑呵呵地道:“当客是好,可是这当客就拘束,到厨房去,那还不是一样吃,再和她们说说笑笑,更自在。”

黄娟听着春儿她们远去,厨房也已把黄娟的午饭送过来,老柳家的帮着布设:“方才贞儿过来说了,大姐儿今儿在太太那陪太太用饭,就不过来陪奶奶午饭了。”贞儿,黄娟听着这个名字不由往窗外一望,老柳家的已对黄娟附耳道:“太太想是对那丫头说了些什么,瞧着今日有些不大安分。”

黄娟已经开始吃饭:“管她呢,孙猴子还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呢,更何况这么个小丫头,到时打发了就完了。”老柳家的忙住口服侍黄娟吃饭。

黄娟这边吃完,老林也从厨房出来,满面红光的,也不知道在厨房又和那些人说了些什么闲话,黄娟也不和她多说,只说看了黄历,腊月二十二确实是好日子,就定在这日,之前的各项事情还要劳老林多跑几趟。

老林听到日子定下,知道邱家那三两银子跑不了,应的一声比一声紧,拿了黄娟赏的那匹夏布揣了铜钱就急急往邱家去。

等月兰回门时候,知道已和邱家定下腊月二十二的给汪栋娶媳妇,倒吃了一惊:“这日子,会不会太紧了些?况且二弟还小。”汪太太一门心思想娶个媳妇回来和黄娟斗,听女儿这样说就把脸一沉:“亲家那边都许了,你还担心什么?再说先不圆房,你可好好和娘说说,姑爷待你好吗?”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汪太太喜感的很啊。

☆、47、母女 ...

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月兰的脸不由羞红,汪太太一看这神色就明白了:“哎,你这样我就放心了,和自己娘有什么不好说的,谁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啊,就盼着你们姐弟俩都安安稳稳的,我就放心了。”

这些年月兰已经明白自己娘对汪枝心中的隔阂,知道怎么说娘都不会听,也就把这事撇到一边,笑着道:“娘福气正长,嫁过去这两日,遇到的人,谁不夸娘您福气好,我婆婆还说,要我学着嫂嫂,做个孝敬媳妇。”孝敬?汪太太的嘴撇一下:“那也不过是做给外人瞧罢了,你是娘的女儿,难道你不帮娘说几句?”

这话月兰不爱听:“娘您这说的什么话?别人夸我们家的人,难道我还要说嫂嫂不孝?再说嫂嫂对您,吃的穿的用的花的,哪点亏欠了您?您身边的丫鬟婆子,哪个不是敬着您?娘,我晓得,您总觉得大哥不是您生的,和您隔着,可是大哥对您,当真是尽了孝道,您又何必如此?”

方才汪太太说的话月兰不爱听,这下月兰说的话汪太太不爱听了,把月兰的手一推:“你啊,只晓得外边,不晓得内里?再说我还以为你嫁过去做了人媳妇,总晓得做人媳妇的那些事,没想到还和闺中一样。”内里?月兰的眉皱起来:“内里又怎样了?这上上下下的,又有谁说过一句娘的不是?大嫂见了您也是一口一个婆婆,从没背后议论过您。就说我的嫁妆,除了娘您预备的那些,大嫂又给我添了五十亩地和两百两银子四样金首饰,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不是一句空话。娘,您的性子也要改改,您也知道女儿现在是做了人家媳妇的人,难道您也要女儿遇到这样的婆婆?”

上一篇:地主婆们的快乐生活 下一篇:天下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