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主婆们的快乐生活(82)

薇珠叹道:“亲家,今见了我侄女婆家,那心揪的,她在家时候,虽说父母面上淡淡的,却也是尽她吃用,那些粗活路,哪动过手。”张奶奶捡了个点心,放在嘴里,叹道:“正是呢,连那族里都没想到。”薇珠听的这话有蹊跷,抬眼看她,张奶奶凑近一些:“亲家,难道素姐没说,也是,这是她知礼处。”薇珠见她不说,面露急色,张奶奶道:“前几日,我们庄上纷纷说,我那姆姆,把媳妇的嫁妆收到自己房里去了。”薇珠听的此话,问道:“当真?”张奶奶说:“确是一个常和她来往的媒婆说的。”薇珠霍的站起:“好不要脸,这地面上,还没听过婆婆把媳妇嫁妆占了的理。”

张奶奶起身把她按了坐下:“亲家,你爱惜侄女,这是好事,只是,这事虽说不妥,却也没甚大错,就算说破了,不过就是婆婆贪财,媳妇还落个不为尊长者命的名声,我看这个做派,难保不出事,那时,亲家再去,岂不更好?”薇珠听了有理,道:“还是亲家想的周全,只是事不关心,关心则乱,我心急,只想到要替侄女出头,只是也要有个好法子,现目今暂且忍耐。”张奶奶点头,薇珠叹道:“可怜我们都是善人,却也没想到那不善的,亲家放心,月姐我一向都是当亲女儿看的。”张奶奶笑道:“亲家的为人,我那有不放心的。”

两人正说的热闹,后门有人梆梆地敲门,小清移步往外走,过了会,进来回道:“奶奶,却是两个军爷,说是送新选的宫女上京,车轴坏了,在外面修,问可能进来讨口水喝?”薇珠听了,笑道:“既如此,就让他们进来,歇歇脚。”小清领命而去,不一会,果有个做军中打扮的,领着两个小兵进来,身后还跟着七八名女童,见了薇珠和张奶奶,抱拳行礼:“某是送新选宫女上京,没想到车坏了,天气太热,来讨口水喝。”薇珠含笑回礼:“这也是常事,请坐吧。”说着吩咐小厮们拿椅子来,自己和张奶奶退到檐下。

那些女童,想是初离父母不久,面上都还有些戚容,薇珠见了,吩咐小厮也拿些果子给这些女童吃。那些女童见了,都看向领头的,领头的叹一声,吩咐她们自取,这些孩子才一人抓一把。有两个机灵的,上来给薇珠和张奶奶道谢,薇珠忙把她们拉起来,见两个都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粉雪可爱,心里不免叹息,问道:“都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那个大些的,答道:“我叫杨金英,八岁了。”接着一指另外一个稍小些的:“她叫曹英,七岁。”曹英见提到她,嘻嘻笑了,笑起来时,颊上现出一个小酒窝,想是刚开始换牙,一笑,就露出缺门牙的牙齿。这时,传来笑声:“巧姐你看,她和我一样,也在换牙齿。”却原来是平姐听说,有宫里新选的小宫女在这歇脚,约了巧姐来看,薇珠见了,对奶妈道:“还不快把平姐送进去,总是见她到处乱跑。”平姐全不怕,伸手要向她撒娇。

这时车夫进来,对领头的说,车已修好,领头的起身施礼,带着人退出,杨金英拉着曹英出门,女童们不时有人转头来看平姐在那撒娇,眼里无限羡慕。张奶奶早流泪了,道:“那日,虽说是流言,若真选了去,我做娘的心。”薇珠把平姐交给奶妈,扶着张奶奶肩道:“都是做娘的,人同此心。”两人说了一会,张奶奶也告辞回家。

只是此后,渐渐有些流言出来,说张寡妇薄待儿媳,把儿媳的箱笼都收到自己房中不说,还让媳妇日日操劳,张家也是有家事的人,不是那一文没有的人家,怎么能这样对待媳妇。张寡妇平日出门,背后也多了些异常眼光,指指点点。张寡妇却也只当放屁,仍旧关了门过日子,欲知还有何事,请看下回。

作者有话要说:呃,想扔砖头的,扔吧,反正我顶着锅盖呢。这里不用我再解释了吧,林奶奶的女儿就是玉珊,她生了个儿子。好吧,把杨金英和曹同学拉出来走个过场,全是我的恶趣味发作,不过,我真的记不得她们是几岁进的宫,也记不得是那年了,既然是恶趣味,就胡乱下吧,知道这段历史稍有不符的人脸红爬下。

见寡妇薇珠心凉 护媳妇姨妈说?/a> 且说那日,薇珠听了张奶奶讲,素娟被婆婆薄待,欲要出头,只是没肌? 3777 3338 2008-09-11 21:23:02 62

且说那日,薇珠听了张奶奶讲,素娟被婆婆薄待,欲要出头,只是没见打骂,也不好出面,只是暗自思量,要抓个时机。那日素娟赴宴回家,薇珠再派人去送东西,张寡妇就不收了,说些自家门户低微,不敢和她家来往的话,派去的人只得带着东西返回,薇珠心里纳闷,也只得让家人收了东西不提。

却是那日,祝奶奶接了京里的信,说是祝峰在京里,看得一家女儿,要定下来,请祝奶奶进京商量婚事。祝奶奶虽嘴里说,任祝峰去择人,自己再不插手的,只是一个做了官的儿子,都二十多了,还没有娘子,实在不好看,今收到这信,喜得跟什么似的,忙忙打点行装,要带着长子进京,又想留得儿媳一人在家,孤零零地不好看,索性,全家都进京,一来看看亲眷,二来也看看京里风光。这话一说,家下人等,哪个不高兴,都雀跃不止。

那往日来往的好的,难免也要来送送,薇珠听的祝奶奶全家要进京,自己给玉珊孩子和婵娟孩子做的衣服鞋袜,还有金锁等物,正好托她带上去,忙收拾了,要亲自送过去,转念又想到素娟可也有东西要带去给婵娟,想若是派人去问,只怕要被张寡妇碰回来,自己亲身带了丫鬟小厮,收拾了几样礼物,前去张家。

那张家庄是平日来往的熟的,薇珠到了张家门口,下了驴,吩咐小厮上前去敲门,小厮扣了两下,门里毫无声音,看向薇珠,薇珠皱眉,难道人不在家,只是照张奶奶的话说,张寡妇极少出门的,正在这时,后面传来声音:“哟,这不是杜奶奶吗?”薇珠转身,见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厮熟,却实在叫不出名字的半老妇人,这人见薇珠迟疑着不叫出来,自己笑道:“怨不得奶奶不认识我,我们这样小门小户,奶奶平日怎么记得?”

薇珠见这妇人说话爽利,忙笑道:“实是我平日事忙,记不得了,这位也不知如何称呼,还请莫怪。”说着就福了下去。妇人一把拉住:“别别,这样是折了我的寿,奶奶想是来看我那侄媳妇的?”薇珠听得这样话,知道妇人是张寡妇的妯娌,笑道:“原来是嫂子,只是来往的少,没见过,嫂子莫怪。”张嫂也笑了:“奶奶果然十全。”薇珠道:“不敢,只是平辈称呼罢了。”两人说笑几句。

妇人上前敲门,转头对薇珠笑道:“我这姆姆,门甚紧,不是亲戚中的男子敲门,是不开的。”薇珠这才想起,前几次都是派婆子们来的,难怪今日不开门。说话时候,门吱呀一声开了,却是个小丫鬟,见是薇珠,忙行礼道:“见过二奶奶。”接着对里面叫道:“奶奶,杜二奶奶来了。”张嫂让薇珠道:“婶婶,你就进去吧。”薇珠谢过,等了会,见主家不出门迎客,自己和小清进门。

上一篇:替身闺秀 下一篇:当悍妇遇到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