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主婆们的快乐生活(79)

刘老爷笑道:“前日我遇见隔壁做郴州府的林兄,他也说起,他家外甥,今年二十,只是姐姐早寡,看的这儿子十分值钱,到二十也没有合适的对头,我想你们两家,也算对得上的人家,再说只有一个婆婆,人丁单薄些,反少了那许多事情。”鹏程听了,皱眉道:“只是这林家,家下和他族上,也算有亲,若这样一算,就错了辈了,不可不可。”

刘老爷道:“那样远亲,算起来早出了五服了,皇家还有错了辈的嫁娶,何况我等?”鹏程听他说的有理,只是在肚里盘算,两人继续喝酒不提。

过了数日,两家把贤哥和刘家女儿的婚事定了。鹏程请个媒人,制备下礼物,和罗氏带着贤哥,素娟是姐姐,罗氏怕女眷去的少,不好看,命她也收拾跟了,薇珠和月娥两位婶婶自不必提,月娥是自己的外甥女嫁给夫家的侄子,礼上更是加厚。

到了那日,鹏程又遇见林老爷,向鹏程面提起外甥的婚事,鹏程见他提的恳切,再则都是这乡里地界上的人家,想来也不会吃什么亏,就定了婚事。

林老爷的姐姐,嫁到隔壁张家庄,不过二十五岁,就守了寡,当时儿子才两岁,娘家劝她再走一步,她却立誓不嫁,只是守着那小小产业,看顾儿子,林家当时也家事不足,兄弟中了进士,林家家事才腾腾涨了起来,自己父亲,也被推为族长,因她兄弟做了官,县里管节孝的,知她守节多年,早把她事情报上去,建了牌坊,林寡妇这才觉扬眉吐气,只是守节多年,性子有些古怪,周围敬她是个节妇,也多让着她些。

林寡妇挑儿媳,极为苛刻,又要相貌好,又要家世好,还要性子好,故此挑了这么三四年,都没个合适的,正巧自己兄弟回来,把这事说给自己兄弟,兄弟见姐姐守寡多年,尽力去挑,访得鹏程家里,还有个十八的女儿没嫁,和姐姐一商量,姐姐听这姑娘,家世好事不必说的,性子的话,她娘就是个平和的,看来女儿也不错,又问过走过杜家的,说这姑娘相貌虽赶不上婵娟,却也是头挑了。张寡妇见事事合适,让弟弟就定这家,林老爷领命前去,果然一说就中。

鹏程见素娟婚事定了,自己心事,又去一件,就和罗氏商量着,搭亲家的船一同进京,银姐听的鹏程进京,心里早活动,自己现在风光,也要回去在昔日旧识面前显摆显摆,撒娇撒痴,定要跟去,鹏程来问罗氏,罗氏听了,皱眉道:“银姐这一走,这家丢给谁照管,再说,张家定了素姐八月过门,这还要帮着忙嫁妆,单剩的我和喜儿,支撑不来,还是老爷单独上京,横竖住在亲家宅里,有人服侍。”鹏程听的有理,好言安慰了银姐。

银姐虽心里不高兴,见罗氏说话,句句抬举,也很熨帖,帮着鹏程收拾了行李,鹏程搭了刘老爷的船,上京谋事不提。欲知后事,还等下回。

作者有话要说:呼呼,给鹏程平反鸟,可怜的他,被俺黑了那么久。一下子解决了四个人的终身大事,真有成就感。

关于罗氏的戏份,前面已经发布的,会做一些细微调整,因为太容易给人错觉了,对手指,这全是我的错。

这时候已经是嘉靖四年鸟,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啊,从这两位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是啥人了吧?

两亲家宅中叙话 见寡妇薇珠担?/a> 且说罗氏在家,带着银姐她们,给素娟准备嫁妆,银姐本以为罗氏素馈? 3694 3597 2008-09-09 22:09:30 60

且说罗氏在家,带着银姐她们,给素娟准备嫁妆,银姐本以为罗氏素来对素娟是淡淡的,准备的嫁妆只怕要比婵娟次了一等,初始,银姐只拿些次一等的料子出来,罗氏翻翻,叹气道:“银姐,我们家虽说还在赋闲,这些东西,也太不像样了,我看你细心,让你管着家务,怎么连这层都没想到?”银姐见平时极随和的罗氏,说出这话,忙陪笑道:“是我想不周到,这就去换。”说着带着丫鬟下去另寻料子,罗氏这里依旧忙别的。

薇珠听的素娟定给了张家,恰和宁哥岳家在一个庄上,这日,就借着送瓜果的由头,来到张爷家,门口只有两个小厮在那玩耍,见薇珠过来,忙上前行礼,另一个小厮就飞奔着去报信,薇珠常来的,也不等主人出来,吩咐小厮把瓜果拿进去,自己带着小清就进去了。

刚进门,张奶奶就迎出来了,两人问过好,携着手,张奶奶就要请薇珠到上房喝茶,薇珠见一丛牡丹花开的真好,桌上也摆了茶具,笑道:“亲家刚才想是在这里纳凉,这大热的天,也不必挪进屋了。”张奶奶听了,让着薇珠坐了,两人闲谈。

薇珠笑道:“怎么不见月姐,那孩子,难道还害羞?”张奶奶摇着扇说:“哪是什么害羞,不过是看你来了,说给平姐做了个荷包,想着让你带回去。”说话时候,张家女儿,小名唤个月香的,果然就出来了,先给薇珠行了礼,又给母亲行了礼,这才坐在下首。

薇珠笑道:“月姐,你给平姐的荷包,给我瞧瞧。”月香起身,把荷包递给薇珠面前,薇珠一瞧,见荷包上绣的是牡丹,就跟从枝上刚摘下来的,赞了几句,把荷包交给旁边的小清,月香见事情了了,行礼退下,薇珠这里和张奶奶依旧闲谈。

薇珠见月香走了,笑道:“方才见月姐,出落得越发好,你女婿,今年也十五了,我想着,明年就给他们把婚事办了,亲家你意下如何?”张奶奶笑道:“月姐只小了女婿几个月,亲家说的,明年给他们完婚,也是常理,只是我家爷,疼女儿跟命根子样,还嫌嫁妆不周全,要不,再缓一年,让我们这边把嫁妆准备的更周全些?”薇珠心知张家夫妇,虽有两个儿子,却都是偏出,年龄都还小,把这女儿看的更为值钱,这话不过是留女儿多在家一年的推辞,也笑道:“亲家这样说,我那有不从命的,时间多了,也好准备的更周全,我一时没想到,该打。”张奶奶见这边松口,又说些别话。

丫鬟这时端上瓜果,张奶奶见是自家园里没有的葡萄等物,知道是薇珠拿来的,对薇珠道:“还劳亲家费心。”薇珠客气几句,道:“我大伯家的侄女,却定给了亲家族里的侄子,也算是亲上加亲。”张奶奶听了这话,收回了拿葡萄的手,吩咐丫鬟把茶换了。薇珠见这样,看向张奶奶,张奶奶叹道:“轮理,这话也不该我们说。只是却是亲家的侄女,也是亲的,有句肺腑的话,要告诉亲家。”薇珠奇了:“难道是男的不成人?”

张奶奶摆手,低声道:“不是那话,只是我那姆姆。”说到这又停住了,薇珠更惊:“难道有甚隐疾不成。”张奶奶叹气道:“不是这话,只是她为人有些古怪,等闲不出来的,这也是常事,寡妇门前,奇就奇在,她也不让儿子出来,你说独养儿子,照常理,还不是望著他当门立户,那有个拘在家里的理?”薇珠听的婆婆为人古怪,笑道:“这为父母的,怕儿子学坏,拘着他,也是有的。”

上一篇:替身闺秀 下一篇:当悍妇遇到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