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84)

床上如海仍是一脸的安详与满足,只是似乎未听到玉儿的低诉一般,仍是一动未动。

又听黛玉说道:“昨儿我还与二哥哥四哥哥说,明儿待您身体好些儿了,咱们一定要一块儿去寒山寺好生散淡散淡,今儿个玉儿瞧着您气色便不错,不然今儿个咱们便去吧,让玉儿扶您起来。”说着便动手搬起如海的身体来,奈何人小力微,她试了很多次,犹不能移动如海的身体半分,她终于气馁了,因带着哭腔道,“爹爹是在生玉儿这么久都不会来陪您的气儿吗?这会子都不理玉儿一理儿!玉儿向爹爹保证,明儿一定乖乖的。什么都听爹爹的,爹爹您就理我一理罢……”一面说,一面终于有大滴大滴的眼泪自她的一双美目里,似断线的珍珠一般不住的溢出来。

彼时方得了信儿的弘历与傅恒赶到,看见到就是这副黛玉搬着如海遗体,泪如雨下却未哭出声儿来的场景儿。

当下二人都是心里一疼,弘历更是顾不得避嫌与冒撞,几步上前搂了黛玉在怀里,便含泪柔声安慰道:“妹妹节哀罢。此番伯父这一去,虽说以后都不能再陪伴在妹妹身边,却能长伴于伯母身边了,对他来讲,焉知不是另一种福气儿?况伯父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一定是妹妹,若妹妹哭坏了身体,可让他、让咱们活着的人怎么样呢?”

一语未了,就见黛玉忽然一把推开了他,旋即杏眼圆睁,怒斥道:“你胡说,爹爹只是睡过头儿罢了,待我唤醒他,与我一块儿用早饭。”说着又扑到如海身上,用尽全身力气搬起他的身体来。

伤心欲绝中,又听老管家在一旁哭道:“先前老爷已经病危过几次了皆因念着要见姑娘最后一面儿,为姑娘的将来做好安排,才一直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儿。我原本想,老爷昨儿见了姑娘来家,心里喜悦,瞧着精神气色亦好了许多,指不定很快就能痊愈了,因此昨儿个夜里才会只来敲过老爷一次的,却不想……!是我该死,是我该死……”

伴随着老管家的哭声儿,黛玉仍徒劳的搬着如海的遗体,弘历几次拿话儿来劝,都劝阻不了她,当下是又急又痛,偏仍不得主意。

正心焦之时,忽然见傅恒几步冲到黛玉面前,一双大手按住她的肩膀,迫使她与自己对视后,便怒吼道:“林伯父已经去了,妹妹是要让他精着来,光着去吗?是想让他连去都不能安心安宁吗?现在我以你二哥的身份命令你,立即停下来,听到没有?!”

当下黛玉方似大梦初醒一般,喃喃说道:“爹爹真个再也不要我了吗?”说完“哇”的吐出几大口鲜血,便栽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慌得弘历忙上前一把抱起,口内大呼着“传太医,传太医……”,便飞一般往黛玉的卧室跑去。

后面儿傅恒见他急的连话儿都不利索,竟把平日在宫里叫惯了的称谓都叫了出来,又见一屋子的丫头婆子们俱面面相觑,未能理会一二,忙吩咐道“快去请大夫去。”说完他方想起黛玉的丫头雪雁雪鸢二人便是现成儿的大夫,又哪里需要再请大夫去?因暗暗在心里骂自己,真真急火儿攻了心,失去理智头绪了!

一面又命那几个领命飞奔了去的婆子们回来,指点着他们同老管家一道,与如海换好衣衫,装裹好了抬入早已预备下的寿木之中装殓妥,一面又遣人至各处本家亲朋那里报信儿,一面又,命人去布置灵堂,预备白幡,一面又打发人去请和尚道士来预备法事道场,端的是忙乱到了十分去,不可胜计。

不提上房这边儿,却说弘历抱了黛玉,飞一般的跑回她的卧室,亦不顾的待后面儿丫头们撵上来开门打湘帘儿再进去,抬脚便踢开房门,一头撞了进去,小心翼翼将塔平放在床上,方急声儿唤道:“妹妹,你快醒醒。”

适逢雪雁雪鸢姊妹两个撵了回来,见状忙道:“还请贝勒爷回避一会子,容奴婢们与姑娘诊视一番。”

弘历听说,方忆起二人原会医术,忙依言退到了外间,只是仍高掂着脚尖,伸长着脖子,不住的往里面儿徒劳的张望着。

好半晌,方听得里面传来一声儿极轻的叹息,旋即又传来了和着“姑娘醒了”的喜悦的哭泣声儿。弘历便知是黛玉醒过来了,忙不迭便冲了进去。

就见黛玉平躺在床上,一张本就才只巴掌大小,此时瞧着越发只有二指一般大了的脸上,正有晶莹的泪珠自她紧闭着的美目里,缓缓的滑出来。

弘历见了不由心中大恸,忙挥手示意众人都退下后,方上前坐到她身旁,轻轻握起她的柔荑,柔声道:“妹妹,没有了林伯父,你还有我,还有姨娘姨夫,还有大哥二哥,还有墨颖沁灵两位姐姐,还有我们大家呀!你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开开心心过好往后的每一日,这样儿林伯父方能安息于九泉之下啊!”

黛玉却仍只是紧闭着双目流泪,弘历忙忙又说了一大车话儿,却犹不能劝得她好转起来,又恐他一离开她会越发伤心,说不得一直留下,一直到她哭累睡着后,方轻手轻脚行至外面儿,帮忙着傅恒,料理起如海的身后事儿来。

因着如海无子,唯一的女儿黛玉又已过继出去,以致竟连个披麻戴孝的人都没有,傅恒见了,遂全程以孝子之礼待之,一面又将丧事的大小细节都思虑的极为周全,于是林氏一族上下无不赞助他,黛玉心里亦是感激不尽,只心里忒过难过,以致每日里瞧了谁都不愿开口说一句话儿,自然亦未曾对傅恒表达过感激之情,幸得傅恒十分理解她,并无丝毫的见怪。

展眼已是钦天监择好的下葬的日期。

这日天明后不多一会儿,吉时已到,便有三十二名和尚请灵。傅恒披麻戴孝,捧了如海的灵位在前,一脸悲伤的行在送葬队伍的前面儿。送葬队伍的后面儿,则跟了乌压压一街的人,落在不知情的人眼里,都不住赞叹艳羡着林家的体统排场,却不知这些个人都是自发来对如海送葬的扬州城的老百姓们。

原来如海在扬州为官这些年,其清廉高洁的品德和爱民如子的行径,早已为他赢得了扬州城内一多半儿百姓的衷心爱戴,今既闻得他出殡,便自发的涌上了大街,来送他最后一程。

待送完灵寝到林氏祖坟安葬妥,又将如海灵位奉至林氏宗庙后,送殡大礼方算成了。回至林府后,又是好一番忙乱,不消细说。

当下诸事已毕,弘历与傅恒恐黛玉仍住在扬州触景伤情,便趁她趁早回京,不想黛玉却坚持要过完如海的“七七”方离去,二人无奈,少不得依了她。幸得弘历忆起如海生前曾向自己推荐过的继任扬州巡盐御史之人选,遂趁机去了衙门几次,明里暗里问了一下儿上下的官员,得知如海推荐那人确实品德上佳,遂亮明身份,命他暂代了御史一职,并说待回京后一定禀明皇上,下发正式的调令等等,不在话下。

第五十九章 返京途中险象环生

前文因说道如海宾天了,黛玉虽伤心欲绝,奈何已无力回天,说不得强忍着蚀骨的悲痛,为如海守灵七七四十九日,以略进一点子为人子女的心意罢了。

四十九日转瞬即逝。弘历与傅恒见黛玉仍如起初那般整日恹恹的,人更是瘦的似一片羽毛一般,只怕风稍微大一些儿便会吹走她,因隔三岔五在一旁催着她回京。黛玉一想,二人中傅恒还好说,原是奉了荣保之命护送她回来的,便是多耽误几日,亦不算得什么。而弘历就不同了,好歹他现在统领着户部,却这样儿一出门便是几个月,明儿回京后,还不定忙乱成什么样呢……至今她还不知道弘历是偷偷儿跑出来的,不然不用二人催请,只怕她反倒会催着弘历回去了。

再有一点,虽说如今林府仍由黛玉几个住着,毕竟已被如海拿出来充作了林氏一族的公产,而从名义上来讲,如今的黛玉与林家是再无一丝儿瓜葛了,如今仍住在林宅里,难免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因此黛玉终于点头同意了择日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