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202)

黛玉听说,莞尔一笑,柔声儿道:“你们的皇阿玛累了一整日,回来若是能瞧见家里已摆好了热菜热汤,而他最疼爱的宝贝儿你们又已坐在桌前等他,一定会喜之不禁,一整日的疲惫亦会随之一扫而光的,这样儿林儿可还要先用膳?”说完又命人先去取些个点心来与他们垫垫。

她却不知自己的这一番话儿整好儿一字不漏的落在了刚刚回来的弘历耳里,心里确确是喜之不禁,一整日的疲惫亦随之消失殆尽了。

大步踏进屋里,弘历先是深情的拥了黛玉一下儿,方弯腰佯怒着向念林道:“方才是那个小坏蛋在说不等皇阿玛吃饭的啊?”

念林见问,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左右转了几转,旋即假意吃惊道:“有人这么说过了吗?是谁那么大的胆子,林儿这就替皇阿玛说他去!”又转头问念榕,“是不是二弟方才说的?”

弘历与黛玉都是瞧得又好气又好笑,倒亦并不生气,只是命人打了水来弘历净了手,一家四口便围坐到了偏殿的圆桌前。

就见桌上早已摆好了几样热气腾腾的小菜儿,却并不若世间人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御膳必定是山珍海味儿、珍馐佳肴应有尽有的,只因黛玉崇尚节俭,认为并非只有山珍海味儿才是最好吃的,最要紧的是吃起来要爽口,最要紧的是要对弘历和两个孩子的身体有益。

——外人是决然难以想象当今帝后的饭桌上竟只这样几样儿家常小菜,亦决然难以想象皇上与皇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竟是与这世间上一多半儿夫妻都是一样儿的。至于念林与念榕,黛玉亦不若寻常大户人家的母亲一般,凡事儿要命奶娘来帮其完成,而是命他们能自己做的事儿,最好便不要假他人之手,因此小念榕虽然吃得满桌子都洒满了饭粒儿,黛玉亦是从不过问的。

吃着吃着,念榕忽然奶声奶气儿的道:“皇额娘,今儿个在课堂上,纪师傅让榕儿背一首诗,榕儿背了前儿个额娘教的那首李太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是课后永璧哥哥却说榕儿背错儿了,当是‘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抬头望明月,低头想睡觉。’,榕儿才也问过哥哥了,哥哥说让榕儿来问额娘。”说完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满眼疑惑的瞧向黛玉。

永璧者,弘昼与沁灵的长子也。

此子打小便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当然是在调皮捣蛋的天赋。虽则如今他才五岁不到,比念林还小了将近三个月,但凡见识过他捣蛋淘气的人们,却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说他们此生所见过的最淘气的小孩儿。

偏偏他又继承了弘昼与沁灵外貌中所有最精华的部分,生的是唇红齿白,俊美非凡,完全可以堪称皇室“永”字辈儿第一小美男子了。——当然念林与念榕系黛玉这个绝世美人儿与同样儿谪仙一般的弘历所生,自然亦是极品小美男子两枚,只是二人的美却不同于永璧那样儿,是真正的阴柔之美,瞧着倒不像个男子了。于是人们总是在被狠狠的捉弄了之后,才会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永璧那张天使一样儿的面容下,究竟包藏着怎样儿一颗爱恶作剧的淘气捣蛋心,而更悲哀的是,人们往往发现自己着了一次道儿后,下一次再面对同样一张脸蛋儿,还是会被他捉弄。

当然在弘历和黛玉面前,他还从未敢有过那样儿的行为。

黛玉犹记得永璧自会说话儿后第一次见到她时,便嘟嘟囔囔的说了一大通话儿,‘原来林黛玉居然嫁给了乾隆,真是有够狗血!可是为毛正史野史上都不曾有过记载?’、‘幸好没选贾宝玉那个废材,不然可真是一朵超级水嫩的鲜花儿,生生插在牛粪上了’……云云,以致黛玉在听了个云来雾去的同时,心里十分纳罕,倒不想永璧才这么小,竟能口齿清晰、措辞准确的说出这么一大通话儿来了。

及至到他再大了一些,且又多见过黛玉数次后,他终于不再说那些奇怪的话儿了,只是每次都直勾勾盯着黛玉的玉容瞧,连眼珠儿都鲜少有转动,每每将弘历气个半死,亦将弘昼与沁灵并墨颖几个笑个半死。

如今念榕既提及永璧,还念出被他“篡改”了的李太白的绝句,黛玉自然是又好气又好笑,正要接话儿,却见一旁弘历先咬牙骂道:“好好儿的提那个小无赖作什么?没的白坏了我用膳的雅兴!”一面又说念林,“看那个小无赖欺负弟弟,你也不知道帮他一把?”

念林摸了一下儿鼻翼,方装出一脸的深沉,道:“他们小人儿家家幼稚的口舌之争,我一个大人,怎么好参与到其中?”

一语未了,黛玉已是掌不住笑出了声儿来,旁边儿侍立的王嬷嬷紫鹃雪雁几个亦是抿嘴偷笑个不住,弘历更是啼笑皆非,半日方笑骂道:“他们是小人儿家家的不假,只是你多早晚成大人了?皇阿玛与你额娘怎么都不知道?”

说得念林讪讪的,埋头吃起自己的饭来。

彼时黛玉方转头向念榕笑道:“额娘又岂会骗榕儿?自然额娘说的才是对的。”又叮嘱,“若是你永璧哥哥再要说自己是正确的,明儿你就让他下来学过来找额娘便是。”到时就看她怎么收拾那个小破孩儿了!

一面盘算着,黛玉一面笑得就像一只偷腥成功的小狐狸,直把一旁弘历瞧了个心痒难耐,同时心里亦涌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满足之感来。

番外之哥哥弟弟篇(下)

次日傍晚,念林与念榕下学回来时,果真带来永璧一块儿过来。

行礼问安完毕,黛玉便笑向永璧道:“璧儿,昨儿个皇伯母听你榕兄弟提起被你妙笔改动后的李太白的《静夜思》,倒是改得新鲜别致,璧儿果真好才学呢。”说着她还有意将“妙笔”二字咬得极重。

就见永璧并不因此而觉得羞愧或赧颜,只是拿如往常一般无二的语气满不在乎的道:“小意思啦,皇伯母过誉了。”一面又不错眼珠儿的瞧起黛玉的玉容来,同时在心里感叹,为毛大美人儿不管是微笑还是蹙眉,都是那么的让人神魂颠倒呢?

闻言黛玉端的是哭笑不得,早知道永璧不是“凡人”了,却未料到他才小小年纪儿,脸皮儿竟已是如此的“刀枪不入”了!因微微一笑,道,“如此说来,便是再拿一首稍稍长一点子的诗来让璧儿妙笔改动,亦是难不到璧儿的了?”

虽然黛玉仍笑得如平常那般美不胜收,永璧却攸地从她一双美眸里,瞧到了一丝儿瞬间即逝的算计光芒,不由防备之心大起,因小心翼翼的道:“璧儿虽有几分歪才,到底年纪儿还小,学识亦十分浅薄,皇伯母可别将题目出得太难了。”

黛玉听说,笑道:“皇伯母又岂会作那等以大欺小之事?”说完有意将目光在他的脸上停留了片刻,方继续道,“常听你阿玛额娘说你有过目不忘之本事儿,虽然年纪还小,却早已将李太白杜工部王摩诘等大家的诗词熟读背记于心了,今儿我呀,就考你一首李太白的诗何如?”虽然早已知道永璧天分很高,几乎已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儿,但黛玉心里有把握,自己将要出的题目,一定会将其考倒的,不为别的,就为当年她小时候亦是苦背了十数日,方能将那首诗倒背如流的。

一席话儿说得永璧暗自舒了一口长气儿,旋即又不免洋洋得意于心来,想她穿越,哦不,想她带着前世记忆投胎来这里之前,可是他们学校高中部有名的“才女”,呃,虽然只是着力于研究bl小说的“才女”,但谁让李白大大在中国几年前诗歌史上那么有有名气有地位,以致其一多半儿诗歌都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呢?

于是装出一脸的淡定向黛玉道:“还请皇伯母手下留情。”

就见黛玉挑起一双黛眉淡笑了一下儿,方缓缓道:“就将李太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太守良宰》改动一下儿罢,旁的也不说了,切忌要押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