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135)

待二月一十二日黛玉过罢十三岁的生辰后,兄妹二人的大婚,便成了富察一族头等儿的大事儿,当下不止荣保一家,便是其他近支本家叔伯,亦都跟着忙活儿了起来。

展眼三月二十八日在迩。

自大婚的前夜起,便有内务府与坤宁宫打发来的经年老嬷嬷们并有品级的女官们,刻未暂离的呆在潇湘馆内,不疾不徐却事无巨细的向黛玉讲述着明儿大婚要遵守那些礼仪,甚至于连那一道儿礼仪该行几步路都讲了几遍。至于富察家陪嫁的一百二十八抬妆奁,与先前雍正帝赐下的放定礼及赏赐等物,则早在白日里,便遣人送到了弘历的贝勒府上。

好容易墙上的自鸣钟敲了三下,已略露出几分疲态,却满脸掩饰不住紧张的黛玉,便被人扶至了早已准备好的浴场前,经心的宽衣沐浴毕,开始妆扮起来。

不知道妆扮了多久,终于闻得周嬷嬷一声儿喜敦敦的声音:“好了。”

便见富察福晋几步赶着上前,携了黛玉前后细看了一回,方红着眼圈儿笑叹道:“我的玉儿当真是倾国倾城啊……”

黛玉含羞一笑,娇嗔道:“额娘都要夸得玉儿忘记自己是谁了。”说着众人都笑了起来。

旋即又见王嬷嬷领着一个小丫头子,捧了一盅热气腾腾的物事进来了,富察福晋忙向一旁周嬷嬷使了个眼色儿,便见她笑着上前将几位宫里的嬷嬷们招呼着,去隔壁吃茶简略歇息一会子去了。这里富察福晋方亲自接过王嬷嬷手里的珐琅瓷盅,一面递与黛玉,一面低压声音道:“玉儿你可能还不知道,咱们满人的规矩,待新娘上轿之后,至拜完堂行合卺之礼前,都是不能吃东西或吃茶的,因此额娘特意命人与你熬了一盅参汤来,你赶紧儿趁热喝光了罢。”

见她这般煞费苦心的连这样小事儿亦为自己虑着了,黛玉不由心里一动,遂忙接过那盅参汤,连同自己脸蛋儿上不由自主滑下来的热泪,一齐吞进了肚子里。旋即富察福晋又自紫鹃手里接过一个才刚煮熟的剥了壳儿的新鲜鸡蛋,递与黛玉,“参汤虽大补,到底解不了饥饿,倒是吃点实用点子的东西好。”

黛玉忙亦接过,小口小口吃了,方笑道:“这些尽够了,额娘不必挂心。”

富察福晋正欲劝她再吃一个,便听得外面儿传来了周嬷嬷故意杨高的声音,“前面儿有门槛儿,嬷嬷们慢些的好。”她方命人快速将东西撤了。

少时,果见周嬷嬷领着宫里来的众嬷嬷进来了,当下满屋子的丫头,方在几个人的指婚下,开始有条不紊的与黛玉换气大红底色儿,金色刺绣的皇子福晋礼服,佩戴起珊瑚、东珠、金孔雀衔珠的三对耳坠,并皇子福晋的批领冠帽来。

正不可开交之时,外面忽然来了两个婆子回富察福晋:“福晋,四爷府的来管领刚派人递了话儿,说是四爷已经拜过了皇上及娘娘们,这会子正要出了宫往咱们府里来。老爷叫奴才们进来问格格准备的如何。”

富察福晋听说,便笑道:“让老爷放心,这就好了,请他只管顾好你二爷那头儿便罢了。”两个婆子遂答应着忙忙去了。

适逢黛玉已穿戴齐整,暂时无事可做了,遂与她母亲道:“今儿个亦是二哥哥的好日子,额娘倒是过去瞧瞧他的好儿,待迎亲队伍到了再过来不迟,玉儿这里有嬷嬷们在呢,不会出错儿的。”

前后左右将黛玉通身儿瞧了几遍,富察福晋方满意的点头笑道:“也罢,我这心里到底放心不下你二哥那边儿,正经趁这个空档儿,过去瞧一瞧儿的好。”一面又命周嬷嬷领着众丫头婆子好生伺候着后,她方扶着丫头,往傅恒的院子去了。

余下黛玉被宫里嬷嬷们左看右看的赞赏目光瞧着,一张本就红艳艳得小脸儿,更是娇艳得似要滴出血来了一般。

好容易外面传进来一阵阵儿“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儿,那几个嬷嬷方将赞赏的目光自黛玉身上挪开,开始指挥着人与黛玉盖红盖头儿、挂如意锁儿、放苹果儿至她手里等诸事儿来。

未几,就见富察福晋领着几个丫头,忙忙行了进来,道:“四爷已领着迎亲队伍在门外了,快服侍格格出门子。”

便有一个身强体壮、披着红的喜娘上前蹲至黛玉面前,背了盖着大红盖头儿的黛玉,被众人笑闹着簇拥着往正厅行去——依例新嫁娘得先拜别过父母长辈儿,方能上花轿。早有荣保及其本家兄弟子侄们问得婆子来报,迎在了正厅外,毕竟今儿个一过,黛玉便是真正的皇子嫡福晋了,便是他们与辈分儿上较她高,明儿见了面,却是该由他们向她行礼了!

一番跪拜作别之后,那荣保忽然令富察福晋亲自牵了黛玉至一旁的暖阁里,方饱含感情的向她道:“孩子,今儿个是你的好日子,阿玛与你额娘心里是又高兴又欣慰,只是你到底非我们亲生,好歹亦该作别一下儿你的生父生母,让他们知道你已找到了今生归宿的,未知你意下如何?”至于吉利不吉利的说法儿,他是素来不放在眼里的。

黛玉听说,鼻子攸地一酸,因轻轻掀起盖头儿,含泪向荣保道:“多谢阿玛如此为玉儿考虑。”话音未落,她已是忍不住泪如雨下了,原来在她所站地正前方儿的矮几上,赫然摆着林如海与贾敏的牌位,其前则是一个别致而古雅的香炉,两旁儿则各摆了几样儿瓜果之类的祭品。

荣保见女儿落泪,不由亦有些儿感怀,因命人拿了一个蒲团儿进来,便携着妻子退了出去,与黛玉留下一个与生父生母“独处”的空间。

等了不多一会儿,在听的黛玉在里面儿小声儿唤“额娘”后,富察福晋方推门进了暖阁,少时便亲自扶了已盖好红盖头儿的黛玉缓缓行出来。

当下喜娘方复背起黛玉,被人簇拥着往大门外行去。

就见大门外早已挺稳一乘被众銮仪卫兵围着的红缎围八抬彩轿,其左侧儿则是穿戴一新的内务府总管一人,率领着属官二十人,右侧儿则是同样儿穿戴一新的禁卫军参领一人,率领着护军四十人。而被众人紧紧围着的正中央,方是一身八爪金龙吉服、胸前配着大红喜花儿、批戴着贝勒批领冠帽,瞧着意气风发、喜气盈腮的弘历。

瞧得黛玉被喜娘背了出来,虽则还看不到脸面儿,弘历已是按捺不住——天知道他等这天等了多久了,一个翻身,便欲下马亲自上前扶她去,慌得随侍在马下的来贵儿忙小声儿道:“我的爷儿,这大庭广众之下的,您还是斯文点子罢,不然明儿娘娘们又该责怪奴才了。”方劝止住了他。

待黛玉被喜娘安放于大轿之前后,内务府总管方高唱了一声儿:“吉时已至——”

便有两名女官款款上前,轻轻打起轿帘儿,扶了黛玉进大轿。旋即八名銮仪卫兵抬起,灯笼十六对儿、曲柄七凤黄金伞两柄,尾随内务府诸人在前开道儿,其后则是弘历骑了高头大马,之后方是坐了马车的女官随从,并黛玉的奶娘陪嫁丫头并陪房们,最后方是禁卫军参领及其属官们压阵儿,浩浩荡荡的往四贝勒府缓缓行去。

虽则沿途已被步军统领领着属下们清理过了,到底皇子大婚乃极为难得一见的场面儿,京城的百姓们仍是想尽办法,或是爬到树上,或是爬到房顶上偷偷的瞧,瞧罢自是又羡又叹又爱,茶余饭后亦多了一些儿能于相邻面前炫耀得意儿的话题,不提。

伴随着震耳的鞭炮声儿,大轿稳稳停在了弘历的四贝勒府大门前,那里早已是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了。

一时鞭炮声息,便听得司仪开始以满语高声儿唱起贺词来,黛玉在富察家已近五载,满语亦有一定的造诣了,自然听得懂那司仪的话儿,不过是一些儿“一射天狼!”、“二射地妖!”、“三射红煞!”之类的贺词儿,并几声儿弓弦轻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