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114)

黛玉听罢,沉吟了片刻,方笑道:“难得她有这样的想法儿,果然大了一岁,又懂事儿许多了。”想着先前自己离开贾府那一晚湘云与自己说的话儿,黛玉心里不由由衷的替她感到高兴,毕竟能以她那样儿小的年纪儿,便能想得透“独善其身”的道理,亦算得是个有造化儿的!

当下茶果已撤,迎春几个便起身说要告辞,黛玉因忙挽留道:“姐妹们难得聚一遭儿,好歹用过午饭,说一会子话儿再去不迟。”对贾母王夫人拿她三人当“枪”使的企图儿,她自是瞧得十分分明的,然毕竟三人素来皆是以真心待她,至今亦不曾做过丝毫伤害她的事儿,因此这会子她的挽留,倒是十二分发自真心的。

三人亦不是那愚钝之人,见黛玉分明已明白过来她们今儿个来此是领了贾母王夫人之命,欲通过她们继而与她再搭上关系儿,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企图,仍是这般真心的对待自己,不由皆暗自感怀于心,一面暗自在心里决定以后不拘怎样亦不会做对黛玉不起之事后,方感激向黛玉一笑,齐齐道:“古语尚有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呢,如今咱们姐妹不过隔了几条街,要叙姐妹情亦是极便宜的,今儿个便不耽误姐姐了。”

黛玉见苦留三人不住,说不得亲自送出了潇湘馆外,又瞧着她们走远了,方扭身折了回去,就见弘历不知何时已等在屋里了,正浸着湿润的笑注视着她,她不由抿嘴一笑,便带着几分淡淡的羞涩与更多的喜悦,缓缓迎了上去......

而三春姐妹回至贾府后,果真如她们心里暗自决定的那样儿,先假意向贾母等人表明了黛玉亦深恶她们,叫她们以后都不要再上门去,以期能与黛玉还去宁静,之后便只日日深居简出,其余事情一概不理,倒亦较先更觉着自在了几分,暂且不表。

雍正四年的春天,便这样儿不知不觉的悄然来临了。

三月,先前被革去贝子爵位,并被流放西宁的先皇第九子胤禟,被查获以密语与廉亲王通信儿,信上详细记录了其在西宁与之前才被雍正帝自郡王降作了贝子的先皇第十四子胤褆,伙同昔日“八节党”的成员们在西宁是如何的招兵买马,以图一举打回京城,将雍正帝拉下皇位来,并写明了还需要多少银子作军饷之事,与之前弘历主理户部后的猜测倒是吻合了!

而且那信上还不独琯了这些儿,竟还写明了待他们举事成功后,便先扶弘时上位,待局势一稳定后,再将弘时拉下马来,让廉亲王登基。

雍正帝瞧得此信,端的是怒不可遏,幸得有怡亲王、礼亲王等在一旁多方解劝,方使得他稍稍平息了一点子怒火儿,因假意装作并无此事,只与远在西宁大营的十四贝子胤褆下了一道圣旨,令其速速回京“代帝出京祭拜先皇”,那胤褆虽觉有异,心里亦十分不满,因想着如今自己一派到底羽翼未丰,说不得领着一队亲兵,快马加鞭赶回了京城来。

他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离开西宁大营,被雍正帝派云西宁接掌西宁大营四十万官兵的心腹武将岳钟棋便抵至那里,拿出圣旨并御 赐的金牌接掌了西宁大营,轻而易举夺回了“八爷党”手里的兵权。

夺回了“八爷党”的兵权后,雍正帝不再有所避忌,立时下旨革云了胤禩亲王的爵位,并将包括他自己与胤禟、苏努、吴尔占等在内的他的得力兄弟干将皆革云了爵位与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又命人前往遵化将胤褆押回了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又谕弘时曰:“弘时已令为胤禩之子,今胤禩缘罪撤云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囚禁于原府邸 。”当下“八爷党”一派势力受到了毁灭性的重挫。

而满朝文武多的是那落井下石之人,如今见廉亲王一党已倒,遂开始于早朝上细数胤禩、胤禟、胤禔之罪状来,最后竟议出胤禩有罪状 四十款,胤禟有罪状二十八款,胤禔有罪状十四款,譬如欲谋杀胤礽,希图储位;与胤禔暗蓄刺客,谋为不轨;诡托矫廉,用胤禟之财收买人心;擅自销毁圣祖朱批折子,悖逆不敬;晋封亲王,出言怨诽;蒙恩委任,挟私怀诈,遇事播弄;庇护 私人,谋集党羽,逆理昏乱,肆意刑赏等等,端的是包罗万象,不一而足,连雍正帝都有些目瞪口呆起来,心里遂对那些个数三人罪状数得最起劲的大臣们亦深恶于心起来。。

同年五月十二日,雍正帝下旨将胤禩改名儿为“阿其那”,亦即“猪”之意,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终身囚禁于廉亲王府原址上;将胤禟改名儿为“塞思黑”,亦即“狗”之意,发配至保定,终身不得返京一步---足见其对二人的厌恶与不忿!

当下满朝文武皆大气儿不敢出,惟恐一个不慎,便惹恼了本就冷酷不已,喜怒不定的雍正帝,然却没有人知道,雍正帝在做这一系列的决议时,心里在忍受着怎样的痛苦与煎熬,而将这样儿痛苦与煎熬带与他之人,不是别个,正是弘时!

所谓“父子连心”,雍正帝平日里便是表现得现不喜弘时,毕竟他子嗣单薄,毕竟在弘历弘昼弘瞻几兄弟出生之前,弘时一直是他的独子,说是“掌上明珠”亦不为过,他呵斥他、栽培他、亲自教育他,只盼着他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却不想,弘时竟因着心里不忿他对弘历弘昼的偏爱开始渐渐投向了他所最厌恶的胤祀一党的阵营当中,尤其还妄想着将他拉下皇位,自己登基作皇帝,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便是再生气伤心难过,他仍是不忍心像对胤祀胤禟这两个与之不择手段斗了几十年、早已将彼此恨之入骨的政敌已经那般对待与弘时毕竟“虎毒尚且不食子”呢!只是,他心里的难过与委屈,又该云向谁诉说呢?......

雍正帝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份难过与委屈,却有一个人是理解于心的,此人便是他未来的儿媳妇黛玉!

当黛玉在富察府一日几次的听着荣保或傅恒或傅清,回来说当日朝堂又发生了什么新的事儿时,她的心里便开始百般理解并为雍正帝难过起来。虽則她年纪还小,然懂的却多,又素来不只是看到雍正帝作为帝王威严的一面,还看到了他作为一个与天下所有人都一样,与天下所有父亲都一样的凡人的一面,因此自然能设身处地的想来他在处置弘时时的难过、生气与无奈 !

想明白这一点的黛玉,便觉着自己再也不能安坐于潇湘馆内,成日家无忧无虑的高乐自己的,她心里十分想着能进宫去瞧雍正帝一下儿,说几句话来安慰于他,虽然她不知道自己的话儿到底能不能起到一丁点儿的作用!

打发人云请了连日来都十分繁忙的弘历来,黛玉细细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儿,末了又道:“皇上那里咱们固然该百般解劝安慰,然三爷那里,依我说四哥哥你亦该时常去探望关心一下他,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是能去向皇上认错儿的,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皇上心里的难过生气,最终还得由他去化解!”

弘历一听,不由又是喜悦又是感激,因深情向黛玉一笑,道:“难为妹妹想得这般周全,我倒是差得远了。”

说着二人稍稍准备了一番,又去上房向富察福晋说了一声儿,方至二门外坐了马车,一径往宫里去了,不在话下。

正文 第七十四章 巧劝弘时为帝分忧

且说黛玉同弘历一道儿,坐车进宫欲去开解劝慰雍正几句,以使其能稍稍放宽些儿心。

却不想甫一抵至养心殿,就见怡亲王与苏培盛正一脸焦急的在殿外不停来回踱着步,周围则是满地大气儿不敢出的太监宫女儿们,显见得雍正帝正独自一人在殿内生闷气儿。

乍一瞧得弘历与黛玉来了,怡亲王不由面上一喜,但旋即复又垮下了脸子去,二人见了,忙手指里面儿,一面压低声音道:“皇上可在里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