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双瞳国师(5)

不让她知道的是,他是专程为她回来的。

年前他就算知她有这一劫,哪知道分毫之差,她还是变成这副狼狈模样。

就差这分毫……

他捏住瓷杯。即便他能明玄机,也只能预测到定数却不见得能预测到变数。换言之,可以改变的未来是无法测知的。

变数、变数,这对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来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人定胜天吗?不,得知天机也许能趋吉避凶,却仍无法完全避开祸事。

“能自已端水吗?”

汝鸦点头。她可没那胆子让他来服侍她。

用茶水堵住她的嘴是好办法,但是看她用两只手腕辛苦扭曲的撑住茶杯往嘴边送,晁无瑾皱起眉头。

“长了年纪也没见你多长智慧,你再把衣服弄湿弄脏,可得自己想办法了。”

看不下去,他把水杯拿回来,由他来喂。

他是个冷漠的人,但他这般不爱揽事的个性,却每每扛上她的麻烦。

像她十三岁那年,村子里流行起瘟疫,她也染上了,每天热里来冷里去,反覆打摆子,意识都模糊了,就在快要送命的时候,他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你是来跟鸦儿诀别的吗?”不敢奢想还能见到他,所以即使小命都快没了,她还是顶着高烧问道。

他什么也没说,只把一丸臭又腥的药丸往她嘴里塞。

那丸药救回了她的小命。

命从鬼门关前抢回来后,她不知死活的要求他,得时不时的让她知道他的行踪,不写信用图画来代替也可以。

“你不要让我后悔把你的命救回来。”他没好气地咕哝。哪来这么多啰唆事?

但是,不管他当下的脸色有多不好,眼神有多恼火,半年后,他还是托人带回了好几幅黄山云海。

她没去过黄山,甚至不知道那座山在哪里,“黄山归来不看山”,那是怎样的美妙景色?

可因为那些图,让她能看着想像它的模样。

慢慢的,她知道只要是他应允了的事,就会做得很彻底。

有好些年,她都会不定时的收到他其他的图--他说南方一带多养蚕,绿色的桑树连绵十里,像织锦一样翠绿,采桑的女子唱着歌谣,一呼一应,无限美丽。

他说鱼米之乡,小桥流水,烟雨莲叶荷田田,是秦淮之美。

他说……

画纸上的图,笔锋细腻、泾渭分明的线条里包含了他如海的心思。

她似乎看得懂他在描绘时想传达给她的意思。

那些图是她单调平淡生活中很重要的寄托,有好多年,她就是靠着这些图想像他在哪个地方的星空下仰望哪颗星子?想着他平安吗?有没有毒蛇猛兽靠近他?

这一次他回来,只要稍微有脑筋的人都知道,管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管别人的家务事,以免成了多管闲事。但他救了她,横生这一脚,实在不像他,她以为就算老天真的塌下来,他也只会凉凉的说那是天理循环。

喝过水,汝鸦看见他反覆的在摸那些纸。

“那些图……被我弄脏了,对不起。”她诚挚的道歉。

从黄家出来,她什么都没有拿,就只带走这些和她相依为命的图纸。

可惜图纸被血迹沾污了,她没有好好爱护它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歉疚。

“不值钱的东西,紧张什么?”他眼里复杂的情绪一闪而过,想到她浑身上下什么都没有,绿珠替她换衣服的时候,就只见这些无用的纸安好地被揣在她的中衣里,附带一张放妻书。

汝鸦赶紧闭了闭眼,晁无瑾一定不知道他这副关心责备的神情最是魅惑人心。

“是你给我的,经过千山万水才到我手里,我很喜欢,当然要带出来。”

“这有什么好值得珍惜的?婚姻没了,你都不知道要从中拿点好处吗?”

她咽了下口水。他要来追究、要来瞧不起她了吗?

她向来一直认为他因为需要诵经作法之类的缘故,声音非常好听,当然啦,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皇室除非在必要时才会动用到他去祓灾祈福,普通道士谋饭吃的法事、收惊,他是不做的。

可现下,他好听的嗓子居然破了?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我有,我拿到放妻书,不是休离书喔。”在他清明的眼眸注视下,汝鸦抿着嘴,小声嘀咕。

“既然这些图都弄脏了,就不要了。”晁无瑾似乎没听到,很干脆的把那叠纸揉成团,丢进要送往惜字亭烧毁的字篓里。

她心疼得要命,嘴巴却像黏了浆糊,什么都不敢说。

七天后,晁无瑾走了。

临走前他问:“一个人住可以吗?”

“你不是把绿珠留下来了,我怎么会是一个人?”

“伤,不痛了?”

“日子还是要过,我不能总想着痛,让痛来替我过日子。而且现在很好,我可以随时自由的看见外面的世界,外面比那宅院大得多了。”

“那个人……你对他还有什么想头吗?”

“痛过以后,就没有别的了。”无关怨恨,而是在当夫妻的那一年里,两人感情本来就清浅如水。

夫妻情薄,那人只是从中间划下凌厉的一刀,分割了彼此,分割的姿态太过粗糙而已。

他不问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她便也没说,但那么心如明镜似的一个人,她总觉得他什么都知道。

然后,他就走了。

大概是心力交瘁了,晁无瑾走后,汝鸦每天好像就只有养伤、看书这两件事。

住了十几天,她只知道这间屋子外面有树有井,独门独院,环境好得很,家门口道路通畅,出入方便。

他说这里是官造民居,原来是给离京出差或告老退休的高官使用,由官府提供吃穿用度与开支,要她放心在这里好好的住下去。

人家是一片好意,但她又岂能当真不知羞耻的一直住下去?

孤男寡女同居一室本来就容易引人议论,何况她又是个拿到放妻书、不清不白的人。她反正是没有名誉了,但却不能污了晁无瑾。

她大可以装糊涂,就把这里当自己家,死皮赖脸的住下去,偏偏她就是太清醒。这种个性很吃亏,因为一旦认清事实,她就装不下去了。

晁无瑾离开了,就像放走的纸鸢,再见面也许又是几年后,可他已经帮了她一把,接下来,得换她自己面对现实了。住屋就罢,但她得靠自己的力量开始谋生,尽量不动用到府里的用度开支。

现实不难,只是磨人。

她在炕上坐着,背后垫了引枕和靠背,本想缝补衣裳,却发现被动到筋骨的十指还不甚灵活,仔细的活儿只能先搁一边去。

她也想不到,这伤要养这么久。

日子如水的流逝,又一个月过去,入夏了。

汝鸦慢慢的着装,尽量的朴素,尽量的不显眼,但要挽髻还是梳条大辫子?

梳发的动作迟疑了下,她最后还是把发整齐的梳成髻,以一支素净的簪子固定住,这才走出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