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君临天下(42)+番外

第33章 天灾

安乐长公主的想法刚刚提出就被长宁王否决了, 巫蛊之术自古就是皇家最忌讳的, 用这一招来对付人,往往是伤人伤己得不偿失,绝非明智之选。

“除非损及自身, 否则皇兄是绝对不可能废掉太子的。”安乐长公主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极不妥当,还容易给人留下把柄,可要触及到皇帝的利益, 不是造反也就只能是诅咒了。

卫益活到三十多岁, 连正常太子该有的班底配置都没有, 造反显然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就只能是诅咒了。理由安乐长公主都帮他想好了,神佑皇帝不死,卫益到死也就只能是太子了。

“太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真的就有那么重要吗?”长宁王平静地问道, 神色波澜不惊。

安乐长公主似乎没有想到长宁王会这样问, 不由愣了愣, 半晌方道:“就凭卫益曾经做过的那些龌龊事, 他就是千刀万剐也死不足惜, 我只是想废了他,根本就是轻饶了他。”

“如今的太子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就算顶着东宫的头衔, 以他一生的所作所为,也是没有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的。”长宁王从来不认为,体弱多病和碌碌无为有什么必然联系, 哪怕中毒之于卫益算是无妄之灾。因为在姬家的历史上,最有名的长宁贞王和长宁武王都是很不幸在少年时代代替他们的君王饮下过毒酒的,可这丝毫没有妨碍他们立下后来的不世之功。

长宁贞王死后无子,姬家当时的旁系子孙又因为得罪了贞王不被允许过继,世袭罔替的王位面临着无子国除的窘境,最后是世宗皇帝以皇后姬氏所出皇子出继,才让姬家的王位得以保存。

你拥有的时间已经比其他人少了,不更应该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好让后世记住自己的名字么。

可是卫益做了什么,他除了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就是变得越来越扭曲,越来越变态……

回顾卫益走过的三十多年人生路,除了少时称得上聪敏好学,此后再无任何亮点。

见妻子还是用带着些许不解的目光看着自己,长宁王又补充了句:“安乐,阿宁都不在意的事情了,你就不要再耿耿于怀。我们的儿子不是小孩子了,就算要报仇,他也会自己动手的。”

“我知道,可是……”安乐长公主说到可是就没有下文了,因为她发现长宁王是对的。

“陛下越来越多疑,也越来越固执了,若是宫中真的出了巫蛊之事,他只怕是掘地三尺也要把真相挖出来的。届时太子有没有事不好说,我们不见得就能全身而退。”长宁王一语中的。

长宁王这句话才是真的插中了安乐长公主的软肋,她是想要对付卫益没错,可她并不想把自己和全家人搭进去,要是那样的话,她的报复还有什么意义。

良久,安乐长公主轻声叹道:“为什么皇帝老了比一般人更糊涂,我已经看不懂现在的皇兄了。”安乐长公主说她看不懂皇帝,倒不是指卫益这件事,皇帝重视面子胜过一切是她早就知道的。

安乐长公主真正不理解的,是皇帝和年轻时候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

神佑皇帝刚登基那些年,可不像现在这样听不进去谏言,他的改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慢慢来的,等满朝文武皇室宗亲回过味来,朝堂之上差不多已经是皇帝的一言堂了。

长宁王微微挑眉,神色说不出是怀念还是惆怅:“你以为每个人都是成祖皇帝?”

安乐长公主无奈一笑,今上哪里比得上成祖皇帝,若是比得上,就没这么多糟心事了。

十月,易州发生地动,山崩地裂,死伤无数。

君律听闻这件事感到非常内疚,这是他早就知道却又无力改变的。

易州距离渝京千里之遥,无论君家还是昭阳王府,在那边都没什么势力。

君律想来想去,觉得自己除了直接告诉神佑皇帝何时何地会发生地动,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但是以君律对当今皇帝的了解,他就是不要命了说了这些,他也未必会信,只会暗中观望。

等到他的话得到证明,一切已经于事无补,然而皇帝知道他能预窥天机,大概转头就会把他解决了。

所以君律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易州会发生地动这件事。

促使君律保持沉默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易州的地动虽然惨烈,可由于是发生在白天,多数人都在外面,直接的死伤人数并不算可怕。

易州地动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地动以后的赈灾。按例,发生这样的天灾,朝廷肯定是要放粮的,而且寒冬将至,很多人家的房子垮了,棉被和御寒的衣物也是急需品。

面对如此天灾,神佑皇帝没敢松懈,连夜召集六部官员开了紧急会议,也派了钦差下去。

但是君律知道,易州地动的后续处理地很不好,灾民缺衣少食,迟迟无法重建家园。以至于到了第二年春天,易州多个郡县发生了暴动,朝廷废了很大的力气,才给镇压下去。

君律是在卫盈登基后才知道当年暴动的真相的,原来早在地动之前,易州的官场就已经烂透了,当地的粮仓是空的,棉仓也是空的,皇帝下令赈灾的时候根本拿不出东西来。

更要命的是,当地官员还跟钦差联合起来,大家互相掩盖,愣是把这件事给瞒了过去。

由于食物和御寒物资大量欠缺,易州地动死于灾后人祸的人,远远多于地动天灾本身。

来年开春,因为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人吃光了,易州好多地方连用于春耕的种子都没有。

都被逼到这样的境地了,易州人起来反抗正常得很,这也是大衍开国至今,最大规模的暴动。

可君律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因为二皇子卫盛和虢国公府孙家的婚事成了,他记忆中一系列的人事安排都发生了变化,去朔州巡视的变成了三皇子卫盏,去易州赈灾的成了昭阳王君澜。

“伯父,你去易州带上我好不好?”易州的水太深了,君律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内情,他希望可以帮到君澜。

“我是去赈灾,又不是游山玩水,你跟去做什么?”君澜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君律的要求。

作者有话要说:

谁知道唇周红肿干燥用什么好使吗,作者菌这两天都不敢出门了,嘴唇周边一圈干得要死,完全没法见人~

第34章 共枕

尽管君澜不是很愿意, 但在君律的再三说服之下, 他终究还是改变了主意, 带他去了易州。

或许君澜想的是, 君律的性格不同于君家以往那些不出仕的先辈,他早晚是要进入朝堂的,多见点世面也是好事, 总不能让一个不通世事的家主把传承千年的琅琊君家给带到沟里去了。

好不容易说服了君澜,君律暗自松了口气, 要是君澜死活不同意,他还真的没有别的办法。

毕竟易州实在太远了,君澜也不是去游山玩水的, 而是奉旨赈灾, 他偷偷跟了去显得很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