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福公主(179)+番外

“不过,我怎么听城里的表姐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才刚订婚没多久,还没有成婚呢?那小皇孙……是哪儿来的?”

众人面面相觑:“真的假的?不可能吧?”

那人见众人不信他,顿时有些不高兴:“我表姐可没有那个胆子乱传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的谣言。不信,你们只管请人帮忙打听打听!”

“听闻太子殿下和咱们平头百姓不同,除了太子妃之位,还可以有很多小妾。难不成,那小皇孙是小妾生的?不像啊,我看太子妃殿下对那小皇孙颇为宠爱。”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皇家最是注重贤德。譬如太子妃,身为太子的正妻,为太子开枝散叶便是太子妃的职责。就算那小皇孙不是从她肚皮里爬出来的,她也得好好待小皇孙,否则,若是让人看见了,就该说太子妃不贤德了。”

“那太子妃也太苦了吧?”在场不少人因深信林娇怡是福星转世,颇为偏心她。见太子妃在太子身边儿竟要忍受这些烂七八糟的事,纷纷替太子妃抱不平。

“哎,有什么法子呢?皇家就是这样,规矩大。皇家的事儿,咱们也管不了。散了,都散了吧……”

原只是乡下地头一些农民们的谈资,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宫中。

太子才刚带着林娇怡回京,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呢,就被明宣帝叫了去。

“朕怎么听说,你此番出去巡视春耕,竟弄出个皇孙来?”明宣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子,目光在太子的身上转了一圈:“这皇孙在哪儿啊?你准备何时把他带回来给朕看看?”

太子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回禀父皇,没有什么皇孙。儿臣去巡视那一日,抱了福儿二哥家的孩子去——小名唤做毛毛的——那孩子可爱得紧,儿臣一抱着就舍不得松手了。那些农民许是把毛毛当成皇孙了,这是个误会。”

“误会?”明宣帝冷哼一声:“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心里头那点小九九吗?你恐怕巴不得别人生出这样的误会来吧?”

太子尴尬一笑:“什么都瞒不过父皇的眼睛。别人以为儿臣、福儿与毛毛是一家子人,儿臣心中十分高兴,就没有出面纠正他们。”

“真想着一日早点儿到来,你就赶紧将福儿娶进宫来,与福儿生一个才是正经,在外头捣鼓这些,不过是不入流的微末手段罢了!”

早点娶回宫?太子倒是想呢,可谁让明宣帝自己把婚期定在了一年之后呢?怪谁?

太子心中虽这样想着,面儿上却不敢透露分毫。这种时候,他是傻了才会跟明宣帝对着干。

“父皇教训的是,日后,儿臣再不敢如此了。”

“知错就好,朕这关,你算是过了。你皇祖母和母后那儿,你自己解释去吧。你皇祖母刚听说你有小皇孙时,险些直接派人把你给逮回来了。”修理完太子之后,明宣帝直接选择了端茶送客。闹出这么件事儿来,总得自己去解决。

太子不过是一时爽快,竟惹出这许多麻烦来,也有些懊恼。

林娇怡的便宜,果然不是白白占的,瞧他,如今不就付出代价了么?

不过,若是让太子再选择一次,太子怕是当时仍然会保持沉默。那感觉,实在是太过美妙了。

他在那个时候,也只能顾及眼下,出去本就是散心的,自然怎么高兴怎么来,哪里能够管得了回京之后的事?

半路上,太子碰到了三皇子,三皇子凑上前贼兮兮地问道:“大哥今日回宫,怎么没把我小侄子一并带进来?我可是很好奇,我那小侄子到底长什么样呢?说起来,那小侄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啊?福儿这次跟你出去,见了我那小侄子,难道没有不高兴?”那模样,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

太子都懒得搭理三皇子,直接道:“日后你再犯事,可别指望我给你求情。”

“别啊,大哥,这次,我可是在皇祖母面前替你求过情的,你不能这么没有兄弟情!”

听三皇子这样说,太子心头生出不好的预感:“你跟皇祖母说什么了?”

“我就跟皇祖母说,‘咱们皇子皇孙,有个三妻四妾的,实属正常。大哥也到了年纪了,迟迟不曾娶妻,心忧子嗣也是有的。只要大哥不给那皇孙的生母名分,也算是全了福儿的脸面了。待福儿嫁进宫,正是她展现贤良淑德的时候。’大哥,你放心吧,皇祖母会理解的。”

“理解你个头!”太子屈指狠狠敲在三皇子的前额上:“你等着,我回头再来找你算账!”

作者有话要说:投喂好凄惨= =更新菌和加更菌快要饿死了。

泥萌都去过圣诞节了吗QAQ

第135章

太子才一进寿康宫,便见一向慈眉善目地太后颤抖着指向他:“哀家还道是谁来了,原来竟是太子!好啊,现在太子翅膀长硬了,可以不听哀家的话了,也开始学着外头那些不通礼仪的人家的做派了!你说说,你在要求你父皇为你和福儿指婚时,是怎么向咱们保证的?若是你真等不及,想要子嗣了,趁早寻个年纪大些的早日完婚便是,何苦这样打她的脸!若早知你是这样的,哀家断然不会让你父皇为你和福儿指婚!”

太后一向和蔼,上了年纪后,脾性越发温和,鲜少动肝火。更何况,太子一直以来,说是她的心肝儿也不为过,就算是明宣帝挨骂,太子都不会看太后一分脸色。

眼下,太后却问都不问,直接把太子给骂个狗血淋头,可见她有多生气了。

到底精力不济,太后才这样骂了太子一通,面上看着便有了些许倦怠之色。太子赶忙上前扶住太后劝道:“皇祖母,莫生气,您的身子可受不住这些。”

太后一把挥开了太子的手,拄着拐杖冷笑道:“你还怕哀家生气?哀家看,你是巴不得把哀家给气死吧!哀家早些去了地下,便再也没有人管你这些混账事儿了!哀家早与你说过,你若是实在憋不住了,寻几个宫人泄泄火也不妨事,可你呢?你倒好!当着哀家的面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说除了福儿之外,再也不愿意碰别的人,私底下却在宫外金屋藏娇,还弄出个庶长子来!你,你说,哀家怎么跟福儿交代啊!若福儿嫁的不是你,她嫁给哪个人,不是被人宠着捧着的份儿,偏你这样作-践她!”

太子心中早已将罪魁祸首三皇子给骂了千百遍:“皇祖母,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的。孙儿没有什么庶长子,那个孩子,是福儿二哥的嫡长子……”又将在明宣帝面前的那套说辞拿出来说了一遍。

太后听得将信将疑:“真的,你不是在唬哀家吧?若那个孩子不是你的庶长子,你为何默许村民称他为小皇孙?”

明宣帝可以一眼看透太子的小心思,太后毕竟年虽有些大了,不若年轻时那般机敏,太子只得苦笑着继续对太后解释道:“原也是孙儿的一点小心思……孙儿见那孩子生得实在可爱,便一直抱着他……后来,有人将那孩子误认为孙儿与福儿的孩子,孙儿听了心中十分高兴,便也没有反驳……”